“河东狮”,“中山狼”,出自哪里?有什么典故吗?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06-9-15 21: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语大辞典》“河东狮子吼”条:
宋洪迈《容斋三笔。陈季常》”陈慥,字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忌,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按,河东是柳姓的郡望,暗指其妻柳氏;师(狮)子吼,佛家以喻威严,陈慥好谈佛,故东坡以佛家语以戏之。原著《中山狼传》 1.该寓言由古代传说发展而成(郑振铎推测是据宋代谢良所作增补而成)。2.故事揭示了“狼”的本性:遇危险,会装出软弱可怜之状,迷惑思想糊涂者以求得庇护;危险一过,立即露出吃人本性,连救命恩人也不放过。3.东郭先生是“仁陷于愚”者,其对“狼”的怜悯正好被“狼”所利用;尤为可悲的是,已经知悉“狼”的真面目后还对其发慈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9-15 21: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河东狮子吼 :宋洪迈《容斋三笔.陈季常》:"陈慥字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按,河东是柳姓的郡望,暗指陈妻柳氏;师(狮)子吼,佛家以喻威严,陈慥好谈佛,故东坡借佛家语以戏之。后用以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 中山狼 :明马中锡着寓言《中山狼传》(一说宋谢良着),记赵简子在中山打猎,一狼中箭逃命,东郭先生救之。既而狼反欲食东郭先生。明康海有《中山狼》杂剧演其事。后以喻恩将仇报、没有良心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9-15 21: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语大辞典》“河东狮子吼”条:
宋洪迈《容斋三笔。陈季常》”陈慥,字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忌,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按,河东是柳姓的郡望,暗指其妻柳氏;师(狮)子吼,佛家以喻威严,陈慥好谈佛,故东坡以佛家语以戏之。中国有一著名的成语故事“东郭先生和中山狼”,说的是满腹仁义道德的东郭先生,在路上碰到一头被猎人追赶的狼向他求救,于是不加思索地用装书的口袋把狼装进去,躲过了猎人。但是从口袋里出来的狼,反而翻脸要吃掉东郭先生,最后被路过的农夫略施小计解了围。其实东郭先生的错误不是不应该有爱护动物的仁心,而是在错误的时间和场合下,错误地运用了“仁心”,客观表象上反而给人留下“伪君子”的话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