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里神有几个名字?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3 | 2006-10-3 22: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耶和华(耶稣)圣母玛利亚(耶稣的母亲)赫尔魔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10-3 22: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旧约神的许多称谓中,主要有三—以罗欣(Elohim)、耶和华(Jehovah), 和阿多乃(Adonai)。以罗欣在希伯来文是复数的,意为‘信实的大能者’。神是大能和信实的一位。他在能力上是大能的,在他的话上是信实的。耶和华意思是‘我是那我是’(I AM WHO I AM),启示出他是那自有永有者。他是昔是、今是、以后永是的一位。阿多乃意为‘主人’或‘丈夫’。参考资料:圣经中启示的上帝http://www.wangzui.com/com/ArticleShow.html?dirid=0404&id=04040000029

已赞过已踩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10-3 22: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诚然,创世记第一章的全部三十一节经文中,作者只用「伊罗兴」(Elohim)来称呼神;但到了第二章,却用了神自己的名字——「耶和华」。无论如何,神名字的相异,不足以证明这两章圣经出自不同的作者。法国医生雅思突(Jean Astruc)在一七五三年首次提出这项理论,他认为创世记第一章乃取自某些早期的文献来源,而作者只知道神名叫「伊罗兴」;但创世记第二章却取自另一些来源,作者称神为「耶和华」。德国来比锡的艾思汉(J.G.Eichhorn)根据出埃及记六3,将雅思突的理论推演至包括整卷创世记。艾思汉解释出埃及记六3的意思是,依照与创世记第一章相同的「文献来源」,在摩西的时代以前,「耶和华」此名仍未被人知晓。暗示了在创世记内用「耶和华」来称呼神的经文,都出自不同的来源——J:而假设在摩西以前,J文献来源的作者已知道神名叫「耶和华」。
出埃及记六3记载:「我从前向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显现为全能的神(El Shaddai),至于我名耶和华,他们未曾知道」。经文似乎暗示在摩西以前未有人知道这名字,然而,这个解释与希伯来文的使用方法有冲突。「知道我名耶和华」或「知道我是耶和华」这句子有特别重要的含意,在旧约圣经至少出现过二十六次,而每次使用这句子时,含意都是人藉着自己的实际经验,知道神是耶和华——他是守约的神,他磨练、关怀,并把自己的约民从痛苦中拯救出来。因此我们从出埃及记六7得知:「你们要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是救你们脱离埃及之重担的。」神把十灾降给埃及人,他们也是藉着痛苦的经历而了解神是守约的——「埃及人就知道我是耶和华。」(出十四4)
法老显然知道摩西的神名叫耶和华,所以出埃及记五2记载埃及法老的说话:「耶和华是谁,使我听他的话,容以色列人去呢。」因此,出埃及记六3的意思是:「我从前向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显明为超越一切自然力量的神,是无所不能的创造者及统治者(即EI Shaddai——「全能的神」);但我还没有向他们显明我自己是守约的神,会以神奇赎罪的方法施行拯救,将全部以色列人从埃及人的捆绑中拯救出来。」 「耶和华」此名显示神的信实和对约民的关心,虽然这名字也适用于表明他对每个信徒的关怀。因此,创世记记载神与亚伯拉罕及其家族的关系时,作者称呼神为耶和华。然而,要等待摩西的那一代人,才看见神行奇事的能力并为他们开创一个新纪元。神为拯救以色列人而行的神迹,一个接着一个,成为出埃及记的特色。与此同时,当以色列人背叛神时,神亦会施行惩罚。直至最后,约书亚带领他们安全地进入迦南,并依照摩西的律法而建立一个新联邦。我们应循上述方向来解释出埃及记六3的真正含意,而不是照底本学说(JEDP)学者艾思汉(Eichhorn)及其追随者所持的方法。
讨论至此,我们要返回问题的中心,解释创世记二章与一章中神的名字为何不同。事实上,从上文讨论的亮光中,我们已知道其中的原因。创世记第一章描述创造之工,并陈明他是宇宙及自然界的统治者,因此,「伊罗兴」是唯一的名字,适合用来称呼神。但到了第二章时,神与亚当及夏娃立约因此,神(伊罗兴)以「耶和华」陈示自己,表明他是满有恩慈及立约的神。因此,在第二章内,「耶和华」此名与「伊罗兴」(译按:中文和合本作「耶和华神」)连在一起,共出现十一次,而「耶和华」从未有单独出现。由此可知,那位在六个阶段内创造宇宙的神,亦是那位照自己形像创造亚当,爱他如自己儿子一样的主。第三章的情况也一样,「耶和华」从未单独出现,只与「伊罗兴」连在一起。要到四章一节,在夏娃的评论中,「耶和华」此名才首次出现,未有与「伊罗兴」连在一起。
创世记第二及第三章中,神的两个名字都是连起来使用的。由此看来,我们着实很难想像,为何雅思突(Astruc)与艾思汉(Eich-horn)或其他学者,会建立一个理论说,有一种早期的资料来源是只懂得神名叫「耶和华」的。在创世记二与三章内,神的两个名字都联合在一起出现,于是,会有人认为某些后期的编辑,把一小段以「耶和华」作结的「耶典」,与一小段用「伊罗兴」开始的「伊典」或「祭司典」缝合在一起。然而,若我们考查其他国家或任何时代的文献,便会知道这种人为而异乎寻常的过程,从不会在连续两章内不断出现。假如要相信创世记二与三章的情况一如上述,那不就是太过幼稚而轻信吗?
结束本段讨论之前应指出,根据古代近东的比较文学可知,围绕着以色列人的民族,都有习惯用最少两个不同的名字来称呼他们的神氏,有时甚至是三或四个名字。埃及的阿西利斯神(Osiris,下界的神及死亡的审判官)被称为Wennefer(那良善的一位),Khent-amentiu(最重要的西方人)及Nebabdu(Abydos的神);这四个名称,都在柏林历史博物馆的伊克夏罗多法石碑(Ikhernofer Stela)出现。在巴比伦,巴力(Bel)被苏默及劳南尼人(Nunamnir)称为思里勒(Enlil)(比较Prologue of the Lipit-Ishtar Law Code);同样,月神被称为Sin及Nanna。而伟大的女神伊斯他(Ishtar)亦名为Inanna或Telitum。在摩西时代以前,叙利亚北部乌加列的迦南人文化,巴力(Baal)通常被称为A1iyan,而父神伊勒(EL)亦名Latpan:工匠的神(Kothar-wa-Khasis)亦名Hayyin(参看Prtichard.ANET,P.151,Aqhat条下)。
在古希腊的情况也是一样,宙斯(Zeus)亦名Kronion及奥林匹斯(Olympius),Athena是Pallas,亚波罗(Apollo)是Phoebus和Pythius;上述名字都可见于荷马史诗的平行句。
假若要坚持说创世记一与二章乃源自不同资料,就是忽视了以色列人周围民族所流传下来大量文学作品的证据了。艾思汉及雅思突等人以神的名字有差异为证据,而坚持创世记一及二章源于不同资料;但从研究比较文学而得的事实看来,上述意见着实难以被理智地接受。参考资料:http://c-highway.net/book/sjnt12/4/nthb7.htm

已赞过已踩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10-3 22: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