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历史典故?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5 | 2018-3-30 19: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句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书面记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其句原为民间的俗语,广为进报者采用,后来清代朱用纯编辑收录,为教子醒世采用。成语“结草衔环”: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报德,至死不忘,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成语“结草衔环”的典故不仅向我们讲述了成就这美德的两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还告诉我们“善有善报”是一亘古不变的天理。“结草”的典故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公元前 594年的秋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撕杀在一起,正在难分难解之际,魏颗突然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使这位堂堂的秦国大力士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魏颗所俘,使得魏颗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8-3-30 19: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句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书面记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其句原为民间的俗语,广为进报者采用,后来清代朱用纯编辑收录,为教子醒世采用。成语“结草衔环”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报德,至死不忘,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成语“结草衔环”的典故不仅向我们讲述了成就这美德的两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还告诉我们“善有善报”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8-3-30 19: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处选自《说苑·复恩》典故鲁宣公二年(公元前607),宣子在首阳山(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一人非常饥饿,就去询问他的病情。那人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宣子就将食物送给他吃,可他却留下一半。宣子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离家已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还活着。现在离家很近,请让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给她。”宣子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又为他准备了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8-3-30 19: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来】:中国人教人向善,讲“善有善报”。教育人要感恩,讲“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方面的经典例子莫过于“衔环结草”的典故。 《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 颗(魏武子之子)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8-3-30 19: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意思是在困难的时候即使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以后也应当加倍报答。出自《增广贤文·朱子家训》。此句不是出自历史典故,原为民间的俗语,后来清代朱用纯编辑收入 ,为教子醒世采用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