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求,鲁迅<奔月>写作背景,还有内涵,看不懂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13-7-28 15: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奔月》是鲁迅作于1926年的一篇小说,收入《故事新编》中。关于小说的创作意图与“杂文”笔法,有诸多论者评析,多认为小说创作意图是为影射高长虹的“忘恩负义”和“过河拆桥”之行。高长虹曾与鲁迅交往甚密,也得到过鲁迅的大力帮助,在合办《莽原》周刊初期他们关系尚好。但后来两人交恶,彼此相互攻讦,留下不少文字,引得一些人频频考证并有诸多附会与联想。比如《奔月》中逢蒙这个人物,便被一些论者视为高长虹的化身。至于小说中的“杂文”笔法,更被视为鲁迅一向的风格,小说的人物对话里,夹有一些高长虹对鲁迅使用过的言语。如此这般,《奔月》似成了鲁迅纯粹为泄个人私愤而作的小说。然而,评价一篇小说,不宜只从作者现实生活经历来寻找与其中人物或情节相对应的种种因素,从而判定其创作意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