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政治改革中有一条措施是变土地国有为土地私有,它的意义和弊端是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13-8-20 17: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治维新在经济方面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首先就是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废除禁止土地买卖的禁令,正式保障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统一征收地税。明治维新是日本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水岭,此前的日本在封建社会难道没有土地私有制吗?如果有土地私有制,那么明治政府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政府,又为何承认土地私有?这不是加强了土地私有制吗?这难道不有悖于消除封建主义任务?在封建社会,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财富。公元645年,孝德天皇即位,改元“大化”,他借鉴一水相依的“大唐国”的制度,颁布了一系列革新诏令。其中包括:土地归国家所有,一般民众为公民;取消土地私有和部民制。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进入封建社会。从大化改新来看,日本最初是土地国有制,取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