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反应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4 | 2018-4-4 11: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写的一篇小文章,个人感受:
《巴黎圣母院》:真善美的执著追求
《〈克伦威尔>序言〉》被视为法国浪漫主义宣言,作者在序言中倡导了“美丑对照”原则。《巴黎圣母院》的创作使“美丑对照”原则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在作家的浓墨重彩之下,构成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使美与丑、善与恶得到了深刻的对比体现,使作品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伽西莫多在小说中是外在丑与心灵美的典型,他外表丑陋,是个驼背、独眼,又聋又跛的畸形人,从小就受世人的歧视与欺凌。在愚人节被选为“愚人王”,成为人们调侃和愚弄的对象。然而,他的内心却崇高无比,他对爱斯梅拉达怀着一种混合着感激、同情和尊重的柔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8-4-4 11: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小说中的反叛者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加西莫多是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富洛娄和贵族军人弗比思身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情欲。作者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有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8-4-4 11: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巴黎圣母院》(创作于1831年)(又称《钟楼怪人》)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丝美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8-4-4 11: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小说中的反叛者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加西莫多是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富洛娄和贵族军人弗比思身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情欲。作者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有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