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心理学高人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3 | 2009-8-23 19: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遗憾楼上那几位都不是心理学专业人士。我试着用多元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辨析演绎法为你编译你所需要的答案在编译之前,我要着重说明几点。一,人格的多变性二,性格与外界联动的结果三,行为心理与潜意识的具象图腾人格,参杂许多复合性因素。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后天学习和认知后达成对这个世界的行为反应。人格是个变量,因外因而变,但其中也不乏性格的影响等等。待会我会以全息式的无数种可能描述你所要求的变式结果。性格除却跟基因有关外,后天的影响也不可忽略。简单来说,人的性格在胎盘里就已经确定。譬如某个科学杂志在做CT扫描的时候,发现一个规律(统计学),好动的胎儿长大后性格外向,而喜欢倚靠在子宫壁或者吸吮自己手指的胎儿却相反,性格内向害羞。那么我之所以要提及性格不可抹灭的先天性,就是给你的假设做两个二元定量。第一种可能是你文中描述的人是外向,以下简称A,另外一种是内向。以下简称X。第三点,假设某一条多选的事件可能达成后,结果却是全然不同的。我是说,你让心理专家列举一些该人可能或将要形成的性格,那么我想说的是,这个太复杂了。性格的形成离不开人格做为基准,人格的养成又不免要夹杂性格的复因,而两者的形成又都是在潜意识里(包括植物、动物性本能意识)提取关于经历体验进行比对从而联动或者拮抗的一种意识运动。因此,这种变量是难以全面表述的,因为其过于庞杂繁复,也因为其可能性过多而无法进行更多的列举。好了。明确了这种复杂的联动性之后,我开始大胆假设。这里我要提到一个确定性的概论。缺失亲人关怀。众所周知的是,一个不健康的家庭会使孩子人格畸变,性格有缺陷。更何况缺失了父母关爱的孩子。首先我想更正楼主的是,你所说的给那孩子的关爱比亲生父母更深。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即使他人给予再多的爱,也无法像亲生父母那种自然遗降的爱。所以我说,这孩子无论有多快乐,无论谁给过他多么深厚的爱,这孩子始终就像缺失了一种先天性功能的人,看到别人父母宠爱娇惯,那么他势必会产生一种葡萄酸的心理。这就是经常讲的“心理残障”。孩子在童年时期没有一个参照的浮标,这本身就是一种缺失。我举例。譬如可能有的人会思考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孩子像父母不像别人?除却遗传性的考虑外,孩子接触最多的成年人就是自己的父母。在孩子的潜意识里,男人(女人)就应该是这样。当然很多人没有思考到这一层面。孩子在童年时期缺少行为对照的参照,特别是在青春期时,他的行为甚至性格得不到类比与纠正,所以即使真的有谁谁谁给那个孩子胜于父母的爱,但遗憾的是,这种事情不可能替换,更不能做等价换算。即使可以替换,很多人也错过了宝贵的性格形成期。这种缺失会导致角色定位的混乱。譬如没有责任感,不知道该怎么跟长辈相处,将来甚至不知道怎样跟妻子沟通,或者不知道该怎样为人父母。言归正传。假设他可以将这块不可抹灭的阴霾以强大的制动A性格压制下去,那么他的未来必定会是积极的,有所改变的。譬如索取。通过自己的努力而索取。在先天缺失一种东西的时候,通过后天对其他事物的注意力转移和索取而满足自己。当然,这种强大的理性思维有好的一面。进取心强,敏感的天性使其具有强大的自我推动能力。如我所说,条件是A制胜X。在这样一个特定情况下,由于童年时期遭受的互动丧失(亲情所能汲取的关爱以及行为参照),很可能超过A的临界线导致需索过盛,在不能满足A过盛甚至扭曲的需索的情况下从而造成抑制障碍。简单说就是有可能自己的欲望在现实里满足不了(很可能是缺失的那部分,或者是相关联的替换刺激)而患有抑郁症。关键词:争强好胜,荣辱感和自尊心比一般人强。敏感。积极。热忱。不容易满足。或者有暴力倾向(嫉妒别人所拥有的而自己却没有)。假设X大于A,这孩子的感性比理性更有强大制动力时,他会念念不忘童年所体验到的那种缺失,借以转介到另一种条件需索下从而满足自己。我举个例子更好地说明这个过程和结果。小学我们学生物的时候都有学过关于狗的条件反射。实验内容是每次开饭前用铃声给予条件刺激,一定时间和次数后那么狗在没有饭食只听到铃声后也会分泌唾液,动物性本能告诉它主人准备开餐。我说的这种是原始性条件刺激。上过小学的人都知道。那么我要说的是高级刺激。这个孩子很可能在长大成年后在潜意识里有一个更深隐的条件反射。是什么呢?假设给予关爱的人为男性,年龄三十岁,那么在缺失亲人的互动与关爱之后,这种来自非亲属的关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那么这也就在他的潜意识里完成了一次条件转换刺激。当然,我的前提条件是X大于A,兼或他的基因里有这种隐性素质,那么他在长大以后很有可能怀恋童年时给予他关爱的男性,并把这种关爱无限放大和联并后转介成对性需求的满足。这个过程是相当复杂的。通俗一点说就是,很可能这孩子由于太缺少关爱了,而恰巧在正确的时间里那个三十岁的男人给了他最需要的东西,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会对达到类似条件的人产生一种好感,依赖感,进而转进成对爱情的需索。更直白一点说,如果给予他关爱的人是男性,那么他很有可能变成同性恋。关键词:敏感脆弱。多愁善感。自闭。不善沟通。悲观。依赖感强。孤独。不自信。当然,我以上我所说的只不过是梭型坐标点上的两个极端。这两种可能的任何一种未必会真实演绎。如同心理学的复杂程度,对于某个人的经历,基因性格,人格等等同处于联动状态,牵一发而动全身。几个多元的意识层也是串并连共存的一种状态。我要说的是,除却极端的可能,他的基本性格(事件影响)在经历了这些个如你所说的坎坷中,他的性格必然会是敏感而脆弱的,怀疑自己的存在价值,对某段经历特别怀念(很可能是填充了自己所缺失的情感意识),意识层的抑制障碍(过度思考)。等等。好的一面,如果可以掌控自己,那么他的进取心和荣辱感要比别人强得多。比别人更加努力,比别人更成熟。当然,也不排除我以上提到的两个极端中的任何一个。如果超过自身属性的临界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就看我们如何掌握。说了这么多,暂时只想到了无数种可能中的几种。性格和人格的成因,不单单是汲取了潜意识经验,经历,更有社会影响及文化宗教等等等等的协同作用。如果要解释每种可能的成因和结果,我想即使有十万字也未必说得清楚。那么在分析完了之后,我还是要惯例性的总结一下。既然知道了某些经历可能会带给我们的影响程度,那么我们能做的,我们该做的,就是更好的调整自己,尽量避免走向某个如我所说的极端。虽然这个过程很漫长,且原有的性格体系不能轻易改变甚至抹除。因为我们不能再回到某次事件的坐标轴上重新来一次,改变事件对我们潜意识的影响。既然不能改变事件,那么我们能做的,也就只有使自己处于相对平衡的一个点上吧。多做一些自我暗示的训练。告诉自己一定行,没有父母没什么大不了,失去至亲挚爱的人是在所难免的,因为自己要离去的那一天也会抛下自己至亲挚爱的人。没有谁完美。没有谁的生活一帆风顺。我们无需放大自己所缺失的那部分,只要知足于自己所拥有的,就会很快乐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不必在意别人怎么评价自己,做快乐的自己,就是对自己人生答卷的最好的答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8-23 19: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从小失去父母,所以自立能力会比普通孩子要来的强。生活在集体中并且十分的快乐,说明社交能力较好,可以比较好的和他人相处。我见过的这类人一般都乐观有自信。像你说的情况,这人的感恩心也不错,虽然18岁是一段心理的转变期,但我相信这些是改变不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8-23 19: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他从小就在集体中生活,肯定他的交际技巧要比其他人要好一些。还有,对社会的熟悉方面,比如对在社会上办事效果比其他人要好的多,他能很快的适应这个社会。而且,我认为他会很坚强,很懂事,因为没有父母的溺爱,他从小就要独立的处理任何事,自理能力比较强。在遇到有人纵火这样的事情,他的情绪会比较激烈,至于在这种情绪下的反应,那就因人而异了。他可能会对纵火者怀有仇恨,但这件事情过后,他会变得更坚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8-23 19: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集体中容易形成互相帮助,跟别人团结合作的性格,一般来说少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后来最亲的人死了,他(她)也成年了。由于是天灾不是人祸。我想他应该更能积极的面对生活,珍惜对他好的每一个人。这种人平常的表现嘛。应该是比较关心他人,有责任感的那种,但心理上比较有依赖思想。由于没有双亲,有时候也比较抑郁。从小离开父母,可能会造成孩子内向和抑郁,对待生活缺乏热情,逐渐形成自闭或偏执的性格,同时独立能力得到培养;在集体中生活,对孩子缺失父母的关爱会带来一定的弥补,并且会在社会交际上和自立上的能力有所培养;18岁的时候的意外,会再次给与孩子造成强烈的打击。当事人以后的生活热情和对待人事的态度冷淡,冷漠,内向,不爱与人交流,自闭孤独等。性格会是分裂性格。表现在性格内向,孤独怕羞,情感冷漠。社会适应较强,和人际关系很差,。喜欢独自活动。此种心理缺陷易发展为精神分裂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