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 X之XX 这个格式的成语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4 | 2009-8-27 11: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之若素谓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持之以恒亦作“持之以忄互”。谓有恒心,长期坚持下去持之有故谓立论有根据避之若浼《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也。”赵岐注:“与乡人立,见其冠不正,望望然,惭愧之貌也,去之恐其污己也。”后以“避之若浼”谓躲避惟恐不及,生怕沾污了自身藏之名山见“藏诸名山”操之过蹙犹言操之过急。语出《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扞齐人伐山戎呴,此齐侯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子司马子曰:‘盖以操之为已蹙矣!’”操之过激处事过于激烈操之过急办事太急躁操之过切见“操之过急”嗤之以鼻用鼻子吭气,表示看不起处之绰然谓处于险促的境地而显得宽绰坦然处之泰然①形容对待困难或紧急情况沉着镇定的样子。②指对某件事情毫不关心处之晏然同“处之泰然”处之夷然同“处之泰然”处之怡然同“处之泰然”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而无愧色天之骄子①汉时匈奴用以自称。后亦泛称强盛的边地少数民族或其首领。②比喻有才能、有影响的人。③现有时亦用于讥讽骄气十足的人天之僇民见“天之戮民”天之戮民亦作“天之僇民”。受天惩罚的人;罪人付之东流比喻完全葬送或落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8-27 11: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包含“??之?”的成语:鸿鹄之志 莫逆之交 一丘之貉 无稽之谈 不刊之论 天伦之乐 赤子之心 中庸之道 不速之客 掎角之势 众矢之的 惊弓之鸟 过江之鲫 恻隐之心 靡靡之音 乌合之众 城下之盟 强弩之末 不毛之地 一孔之见 涸辙之鲋 井底之蛙 不情之请 大方之家 一念之差 害群之马 自知之明 中冓之言 秦晋之好 燃眉之急 他山之石 九五之尊 弥留之际 床笫之私 举手之劳 知遇之恩 率土之滨 不经之谈 权宜之计 王佐之才 多事之秋 八斗之才 天壤之别 丰屋之戒 不解之缘 八拜之交 前车之鉴 肺腑之言 嗟来之食 丰屋之祸 忘年之交 蒲柳之姿 不虞之誉 鼎足之势 不惑之年 丰屋之过 难言之隐 乘人之危 黄台之瓜 薏苡之谤 伯仲之间 当务之急 天作之合 琴瑟之好 刎颈之交 乌集之众 栋梁之才 无价之宝 季孙之忧 暧昧之情 栋梁之材 美芹之献 饕餮之徒 杞梓之林 成人之美 不时之需 不易之论 无妄之灾 鲍鱼之肆 灭顶之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8-27 11: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安之若素谓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持之以恒亦作“持之以忄互”。谓有恒心,长期坚持下去持之有故谓立论有根据避之若浼《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也。”赵岐注:“与乡人立,见其冠不正,望望然,惭愧之貌也,去之恐其污己也。”后以“避之若浼”谓躲避惟恐不及,生怕沾污了自身藏之名山见“藏诸名山”操之过蹙犹言操之过急。语出《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扞齐人伐山戎呴,此齐侯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子司马子曰:‘盖以操之为已蹙矣!’”操之过激处事过于激烈操之过急办事太急躁操之过切见“操之过急”嗤之以鼻用鼻子吭气,表示看不起处之绰然谓处于险促的境地而显得宽绰坦然处之泰然①形容对待困难或紧急情况沉着镇定的样子。②指对某件事情毫不关心处之晏然同“处之泰然”处之夷然同“处之泰然”处之怡然同“处之泰然”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而无愧色天之骄子①汉时匈奴用以自称。后亦泛称强盛的边地少数民族或其首领。②比喻有才能、有影响的人。③现有时亦用于讥讽骄气十足的人天之僇民见“天之戮民”天之戮民亦作“天之僇民”。受天惩罚的人;罪人付之东流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东流,指向东流入大海的江河。后因以“付之东流”或“付诸东流”比喻完全葬送或落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8-27 11: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之常情,为之动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8-27 11: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挥之不散 避之不及持之以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