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关于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派别?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09-9-6 21: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唯物主义派别第一个派别:自然唯物主义笛卡尔关于“形而上学”与“哲学”的关系笛卡尔的两面性: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同时并存,法国后来的机械唯物主义者反对笛卡尔的形而上学而继承了他的唯物主义,并由此而发展了自然科学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运动本身是由当时法国生活的实践性质促成的“这种理论运动本身是由当时法国生活的实践性质所促成的一样。这种生活趋向于直接的现实,趋向于尘世的享乐和尘世的利益,趋向于尘世的世界。和它那反神学、反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实践相适应的,必然是反神学、反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理论。形而上学在实践上已经威信扫地” 。17世纪的形而上学的世俗内容(数学、物理学和其他精密科学)是唯物主义的,但到18世纪,随着实证科学的独立,形而上学变成了纯粹的幻想(想象的本质和神灵的事物)。培尔(反形而上学是因为它与宗教的联系)与费尔巴哈(反思辨哲学是因为它与神学的联系)的对比2.第二个派别:社会唯物主义洛克唯物主义的本土渊源:邓司?司各脱:物质能否思维培根:感觉的可靠性;观察、思考、实验;全面的唯物主义(人和自然):运动的多种形式霍布斯:唯物主义的片面化和系统化——单一化(物理运动成为机械运动的牺牲品)——纯理智的唯物主义和敌视人的唯物主义霍布斯“无情的彻底性的表现”:实体与观念、名称的名称;神不存在,只有我存在;情欲是机械运动;强力即自由洛克的贡献:论人类理性的起源,关于健全理智的学说洛克的法国学生孔狄亚克:人的全部发展都取决于外部教育和环境爱尔维修:把唯物主义学说运用到社会生活方面;霍尔巴赫:法国唯物主义与英国唯物主义的结合拉美特利:论自然和论道德
唯心主义派别1.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因此,在主观唯心主义者看来,主观 的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客观世界的事物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主观唯心主义必然导致荒谬的唯我论,因为它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的显现和产物,实际上就是认为世界上 的一切事物都只能存在于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之中,没有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也就没有世界上的事物。中国宋明时期的陆王学派所谓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英国贝克莱的所谓“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观点,就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我论观点。2.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中的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中国宋代程朱理学的“理”,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德国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就都是这种作为世界本体的客观精神或原则。客观唯心主义的所谓客观精神或原则,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是通过抽象思维把它们升华或蒸馏为不仅脱离人头脑并且脱离或先于物质世界及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同时还进一步把它们神化、偶像化,以致陷于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因此,客观唯心主义同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客观唯心主义是宗教的一种比较精致的形式,而宗教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一种粗俗化的形式。客观唯心主义承认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强调作为世界本原的“精神本体”,是内生于客观世界自身的,而且这种“精神本体”又都不约而同地带有“事物规律”的含义,这就使客观唯心主义常常不自觉地走向自然,走向客观。同时,由于“客观”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所以其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些合理的思想成分绝非偶然,而应视其为客观唯心主义之“客观”所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