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无处不在的“对比”?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6 04: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不要和他人做比较”与“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两句话我更喜欢后者。因为前者多多少少有些自我欺骗、自我安慰、自我麻痹的意味。
  试想一下,当一个人身边没有比自己更加出色的人,或者是你比周围的人无论是能力、财力、还是实力都要强时,又或者说得更直接一些就是你比周围的人都要过得好时,你是否还会发出此感叹呢?我相信没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想法。
  再者就是说“不要和他人做比较”,通常后面会紧跟另一句“人比人气死人”的话语。因此细细琢磨这句话,便能够体会到其中有一种不太情愿去面对心理落差的感觉。
  相比之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就显得真诚了许多,也相信能够说出此话的人,最起码表明已经坦然的面对与他人之间存在着差异化。
  而这样的差异化也似乎从我们选择投胎来到这个世上便存在了。原生家庭差异,有人含着金钥匙出生,有人出生在普通工薪家庭里,有人则出生在贫困的家庭中,每天仍旧在为三餐而发愁,这是最初的差异化,也似乎决定我们命运道路的不同(当然,这里只是表达差异化的存在,并不是要将某类人群的人生定格于幸与不幸之间)。
  随后这样的差异化就开始在言语间出现,通常我们会听到父母对自己说道:“谁谁谁家的孩子比你聪明、听话”等话语。当我们进入到小学阶段更是与分数排名和对比论一个学生的好坏(如今貌似幼儿园就出现了类似的对比),这样的现象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激烈。
  总而言之,说了半天,我想要表明的意思就是无论你是否意识到、或是承认对比,它都无处不在,与我们终生相伴,并且说实在的只要我们把心态调整好,对比的利是远远大于弊的。
  没有与他人的对比,我们就无法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失,对比也如同我们人生前进的方向时刻指引与提醒自己要不断的前行、不断的努力。
  记得自己二十五六岁时,一次和妈妈的聊天,她跟我聊到我比较佩服的两个姐姐,她们不断的努力过程。当时我就在想同样的年龄阶段,姐姐们取得了不小成绩,而自己还什么都不是,原来这是源于自己对目标的不确定性和不够努力所造成的。
  还有就是前不久跟朋友分享了一下读书心得,觉得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反而觉得自己懂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难怪会没有人家成功,朋友也表示深有同感。这就是对比所带给我们要不断完善自我、改变现状的动力。
  当然在对比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否则弊就大于益了,这样就起不到一个推进作用。还有就是当找到和同行的差异化,并开始把对方所取得的成绩当作目标来努力的话,这时就需要学会和自己的昨天去对比,而不是和对方多少时日取得怎样的成绩进行对比。
  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根基不同,掌握知识的进度也有所不同,如果你这时仍旧按照人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话,那就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和自我否定的状况。所以,这时的我们就只需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规划,之后付出努力,进而达到目标即可,不论快慢,只要自己肯努力,达到目标只不过是时间的早晚问题而已。
  而只要我们能够保持一个比较平衡的心理状态,那么“对比”只会对我们有利,并且对我们实现人生目标起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