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6 10: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好久没有进电影院了,这次,因为徐静蕾,因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我又一次独自陷入声影光画里。
  
  
几乎可以肯定茨威格的名字因了这部电影才在中国广为人知,尽管在此之前他已经遐名于世了。我既不喜欢茨威格的这篇小说,也不喜欢徐静蕾的这部电影。茨威格的文笔细腻,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很传神,无疑他对这一个陌生女人是充满同情和赞赏的。同情也许是因为她始终对男人保持着少女情怀的纯洁和专注,而赞赏应该是由于她对男人的了解——“你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我知道你在恋爱之中只喜欢轻松愉快,无忧无虑,欢娱游戏,…..”、“我要你一辈子想到我的时候,心里没有忧愁。”——文中多处这样写道。这是对男人多情和健忘的合理解释,也是女人给自己找到的最佳理由。她想成为他生命中独一无二的经历和记忆,因此,她自以为自己足够了解他,并愿意为此付出一生。而正是由于她的谅解,即使是手持死去的陌生女人的信件,男人也只是“悚然一惊:仿佛觉得有一扇看不见的门突然被打开了,阴冷的穿堂风从另外一个世界吹进了他寂静的房间。他感觉到死亡,感觉到不朽的爱情:百感千愁一时涌上他的心头,他隐约想起了那个看不见的女人,她飘浮不定,然而热烈奔放,犹如远方传来的一阵乐声。”这样的乐声是让他男人的虚荣心抖动呢,还是使他因错失了一段忠贞的爱情而遗憾?他应该是激动的、渴望的、兴奋的和忧伤的,但是——他不忏悔。
  

  
陈凯歌的前妻、时尚杂志的策划者、有过三段婚姻的洪晃给徐静蕾这部电影撰写的宣传词是“男人的一夜,女人的一生”,而导演兼主演徐才女却认为应当是“女人的一夜,女人的一生”更为恰当。徐是“清纯玉女”出身,当演员没有绯闻,当导演很多人喝彩,至今未婚,恋爱估计谈的也不多。说这些应该不算八卦,因为经历决定了人们的态度和观点。徐说她在读小说的时候就很为女人的爱情感动,因此她要演绎一个女人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付出一生的故事,一个人的故事——因为男主角实际上是缺席的——爱上和被爱、忠贞执着和被记住,都是女主角自己自觉的自我束缚和不自觉的幻想。与其说是女人的故事感人至深,还不如说是她自己被自己的情感和坚持所感动。如果是这样去理解,《来信》确实是一个女人自己的故事,与男人无关。但是,徐饰演的女人竟然对男人有一腔怨气,她之所以坚持只是为了得到男人的承认,男人对她的忘却否认了她忠贞的价值,于是当他们面对面的时候,徐是一副故作矜持和带着恨意的表情…….也许
  得有更多的情感经历,才能更加清楚地认识男女之间的种种纠葛纷争,才能明确自己在情感方面的态度和方式。
  
  
某位俄国女诗人在给俄国某位男诗人的诗中写道:“………我要和你睡觉,纯粹的睡觉。枕着你的左臂,搂住你的右肩, 在你怀中安睡。”我日益衰退的可怜的记性无论如何也写不出他们完整的名字,可是这几行诗却一直铭刻在脑海中。女诗人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才华横溢而穷困潦倒;男诗人同样才气过人但生活优越且风流倜傥、艳遇不断。照说这俩人是不可能相知、相遇和相爱的,但是女诗人却勇敢地以诗向男诗人表白,其炽烈的情感不仅打动了这风月场上的老手,而且成为她自己与贫穷、苦难斗争的精神动力。可是他们到死也没有见上面,后来男诗人病死,女诗人自杀身亡。而我常常揣测他们之间是否真的有爱存在。如果有,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爱?两个社会地位悬殊的人,他们的灵魂是平等的,但是他们的心灵是否相通?一个贫苦因而可能不美和优雅的女人,却大声地宣布自己对一个上流社会花花公子的爱情,除了超乎想象的自信之外,这种爱情,应该更多的是一种理想,而她对此理想是如此坚信和不由分说。她很有可能在寄出那火热的情诗之前,根本就没有想过男诗人将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因为——她爱,是因为她需要爱;她需要爱,所以她就爱了。男主角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她想爱那一个男主角!很霸道,这才是“爱你,但与你无关”。
  
可就算再自我或霸道的情感,也离不了向对方表白的俗套。哪怕是一个人的故事,故事的美满结局总是令人期待和向往的。不管是童年的梦还是成年后的伤,曾经为之魂牵梦萦的那个人,即使在现实中无法靠近,也依然会为之喜为之忧为之独自泪潸然……陌生女人在生命的尽头寄出了她的信,其实还是希望自己能够被记住,虽然她已经不可能知道自己能否被男人在有生之年一直记住,但是如果这信不寄出,她实际上将死不瞑目。没有人不期望梦想成真,没有人看着自己的理想破灭却不黯然神伤。当交际花江小姐看到徐爱友先生把钱塞进她的手筒里时,她心里想的是“你还是没有认出我来”。可我想这时候她感觉到的不应该仅仅是心痛,应该还有一种精神支柱、理想之塔呼啦啦倾倒而下的声音,这声音才具有摧毁人的终极力量。那一个俄国女诗人上吊之前留下的诗句中有“……..拒绝他们在我的唇…….”至死她都是骄傲的,可她却为何活不下去或者说不想再活下去?也许,一个人的故事虽然值得骄傲却不够美好;女人的一夜说到底还是男人的,女人的一生该如何剔除男人?!
  
  
喜欢徐静蕾,尽管很少看她的戏;喜欢黑眼睛布包,就因为看到她做的广告。可是我宁愿徐才女把她读茨威格的感想在经历了诸多情感之后再搬上银幕,因为观众不需要导演泛泛而谈自己的读后感,需要的是导演经过积淀的厚实的感触和用自己语言演绎的故事,而影片中的独白让茨威格无处不在,过于写实却弃而不用的社会历史背景兀显时空嫁接的生硬和混乱。十三岁到十六岁的共处时光被缩短为一年,男人给女孩带来的震撼大大减弱,那刻骨铭心的爱恋也就显得缺乏充足理由。而姜文大哥在拍戏之前居然不要求他减减肥!尽管他真的是目光柔若水,举止潇洒成熟,可实在是有点胖啊。结尾处,男人深深地低下了头,灯光昏暗情调哀怨,他后悔了?他在忏悔吗?徐导演希望如此,她认为应当如此。可真的会忏悔吗,这样一个男人,面对这样一份感情?如果真的爱你却与你无关,还需要他的忏悔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