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的药该留给谁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7 01: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假设一种人对人的A型禽流感病毒已经出现,而数量有限的X药物可以有效降低病人的死亡率。您所在的医院对如何分配此药存在不同的看法:A.应该把药留给照料禽流感病人的医务人员。B.给病情最严重的禽流感病人。C.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存活率,药应该用在最可能受益的病人身上。D.凡是暴露的医务人员和确认的病例,不论其严重程度,都应该使用。E.优先治疗已经感染的年轻病人。
读者发言
应该平等对待生命
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故生命在本质上是平等的。医院没有权利因为病情重而剥夺一个人生存下来的希望,特别是在非正常情况下,这一起码的社会公平应该得到维护。把药留给最可能受益的病人,然后眼睁睁地看着那些重病号遭受病痛的百般折磨,多么残酷!把药留给已经感染的年轻病人,然后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垂暮之年的老人一点点死去,多么不入道!所以我认为,凡是暴露的医务人员和确认的病例,不论其年龄、性别、身份、地位和病情轻重,都应该得到充分重视和全力治疗。(何 伟)合理的才是公正的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C选项无疑是最佳方案。当一种卫生资源极为紧张时,我们就要合理地、有效地利用它,让它尽可能地发挥作用。X药物可以有效降低A型禽流感病人的死亡率,而这种药物数量有限,这就表示并非什么人都可以无所顾忌地使用。医院作为这种药物的分配方,必须在遵守公正原则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如果根据临床指征,医院或者医生已经能够确定哪些人是“最可能受益的病人”,那么X药物就应该用在这些人身上。这无疑是疗效最好、浪费最小的办法。在迎击任何疾病时,最可宝贵的都是人的生命。医院分配和使用药物只有一个目的:治病救人,说白了就是要让更多的病人活下来。所以从全局来看,把药留给那些最有可能得到挽救的病人才是最合理的解决方案。我想,医院应该坚持一个信念——合理的才是公正的。(future医生)专家点评
多标准需综合衡量
北京大学医学部 丛亚丽
稀有卫生资源除了案例中涉及的药物,还有器官和ICU床位等。这些资源到底该如何分配才符合公正原则,一直是医学伦理学探讨的问题。公正公平,在普通伦理学领域中占有基础性的地位。但如何将其应用到现实的卫生资源分配中来,仍需进一步研究。具体说来,我们一般把分配的标准归纳为两个方面:医学标准和社会学标准。医学标准,就是我们要视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稀有资源在病人身上所能发挥的效力来决定分配方式。社会学标准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如下原则都适用:一个人以前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大小——回顾性原则;这个人以后可能为社会作出怎样的贡献——前瞻性原则;一个人等待该资源的时间——先来后到原则;一个人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如依赖他生存的人数——家庭角色原则……很多情况下,我们还要考虑病人是否消费得起,即经济原则。另外,还有人提出科研价值、国籍等其他标准。一个见义勇为的青年需要这一资源,但他的经济能力有限;而另一个普通人正好有足够的金钱,该怎么办?这表现了一种典型的不同标准之间的冲突。很显然,这时我们心中那把衡量的尺子会有所偏移。可是,当需要在一位为社会做过贡献的老人和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之间作出选择时,我相信所有人都会感到很为难。现实的冲突通常不是发生在两个标准之间,而是多重原则相互交织,这也是我们很难给出标准答案的原因。其实,案例中给出的5个答案,分别代表着某种利益群体、疾病严重程度、受益最大化、先来后到、年龄等分配标准。如果人们能够综合考虑医学标准和社会标准,同时结合卫生经济学中一些定量的测量方法,就能得出相对客观的决策。中国一向有“老吾老,及入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道德准则。而《论语》中也有“不患寡而患不均”这种典型的对于社会公平的企盼。我相信,这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价值取向。令人欣慰的是,这种价值取向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关于卫生体制改革的清晰的指导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