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联系一次父母”过分吗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7 03: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月联系一次父母”过分吗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日前修改的地方性法规《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新增专门章节“留守儿童保护”,提出构建全社会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救助保护机制。条例规定,父母外出后应当与留守儿童每个月至少联系一次,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12月5日《北京晨报》)
  在“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专门增加“留守儿童保护”的章节,以显示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权益的关注与呵护,这无疑是一种十分值得肯定的进步。而“条例”中呈现出来的很多亮点,同样值得称道。“条例”除了对“留守儿童”的概念进行明确界定之外,还特别规定:父母外出后应当与留守儿童每个月至少联系一次,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
  对于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来说,也许三五天就联系一次,也许一天就联系一次。但是,也有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却因为种种原因而疏于和自己的孩子进行联系,甚至是几个月、大半年都未必会和孩子通一次电话。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被抛弃感,这对他们心理上带来的伤害,以及对他们身心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无形却巨大的,很多留守儿童自此自暴自弃、自我放逐,最终从留守儿童沦为了“问题儿童”,这时候父母再想挽救,就悔之晚矣。
  “条例”规定外出务工谋生的父母,一个月至少要联系一次留在老家的孩子,对于外出务工的父母来说,问题应该不大,毕竟现在手机日益普及,很难想象三四十岁的外出务工人员还没有手机。而且随着智能手机和网络的普及,父母在对留守子女进行联系的时候,不但可以“听声”,还可以“看影”,会更好地纾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思念,密切双方之间的感情。
  但现在的一个问题,是留守儿童是否有能力和条件与父母保持每月至少一次的联系,尤其是通过现代化的手段进行视频联系。一般情况下,父母会担心影响学习,不给孩子配备手机,而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也往往因为年事已高,不懂得如此使用、操作电脑网络和智能手机。因此在我看来,我们一方面要尽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智能手机等等设备,让外出务工父母和留守子女之间有“亲密接触”的机会;另一方面要为这种“亲密接触”创造条件。
  在这方面,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可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比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自己的电教设备,让自己学校的留守儿童定期和外地的父母进行视频或通话;而没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由地方政府出资购买电脑、智能手机等等终端设备,以方便学校的留守儿童与父母进行联系。尽管这需要政府或学校在经费上提供支持,也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进行维护管理,但是相比于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相比于他们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维系,这点成本是政府完全可以承担,也应该承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