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快乐30分”值得期待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7 03: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下学期开始,上海将在小学试点推行放学后“快乐30分”活动,鼓励学生放下书本,参加综合活动。据上海市教委介绍,“快乐30分”是放学后的学生综合活动,不列入课程计划。在放学后的30分钟内,学生可跨班、跨年级选择活动参加。“快乐30分”面向在校学生,但不强制要求每个学生参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活动,可以在此时间完成回家作业,也可由家长护送回家。(12月1日澎湃新闻)
  放学后不是忙着写作业,而是可以参加游戏和活动,这样的制度设计不仅体现出人文关怀,也是对素质教育的重视。
  长时期以来,放学后写作业,已经成为很多孩子的习惯,也是一种教育常态。放学后的时间属于孩子们的自由时间,理应由他们自行安排,而大量课余作业却严重占据了孩子们的业余时间,剥夺了学生的自由;而且,繁重的课余作业却将学生“绑架”在学习中,对孩子们的健康会造成不利影响,比如长时间伏案写作业,对孩子们的眼睛和身体会造成危害;学生在学校经过一天的紧张学习,可谓身心疲惫,在这样的情形下,再让孩子们投入到繁重的课余作业中,对其精神也会造成“二次消耗”,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如今,上海在小学试点推行放学后“快乐30分”活动,鼓励学生放下书本,参加综合活动。这种制度设计,不仅将学生从繁重的家庭作业中解脱出来,也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放学后可以参加综合活动,不仅能放松身心,愉悦心情,也可以缓解紧张的思维,使其身体和脑力得到短暂的休憩。这些活动都是自愿的,也就是说,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的,并非强制行为,学生可以选择参与,也可以选择不参与,可以选择参与自己擅长的项目,将选择权交给学生,不仅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一种科学化、人性化的设计。
  只是,放学后“快乐30分”,当然要建立在能保证学生享受快乐的基础上。一方面,这种活动纯粹是为了放松身心, 目的就是为了“玩”,并非比赛,不进行评比,也不是炫耀和攀比的舞台。因此,学校要对于这些活动的意义充分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活动的意义和价值,防止活动变成炫耀特长、攀比消费的一种形式,也要防止活动成为一种文化艺术教育压力,更不能被一些老师拿来补课。如果偏离了初衷,活动就很容易变味,也就失去了意义。
  另一方面,“快乐30分”也要控制好活动的度。比如控制好时间,确保活动在30分钟左右,时间不宜长也不能短,长则容易导致学生忘乎所以,沉迷其中,玩心过重;短则无法起到“玩和休息”的效果。因此,对于活动时间要拿捏好分寸,适可而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