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滴滴一下,美好出行”咋成了一道催命符?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7 06: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滴滴一下,美好出行”咋成了一道催命符?作者: hlhw随意

滴滴平台频发安全事故,再次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因为滴滴顺风又出事了。根据浙江省乐清市公安局今天(8月25日)的官方通报,8月24日13时,被害人赵某(浙江乐清人,20岁)乘坐滴滴顺风车,从虹桥镇前往永嘉。14时许,赵某向朋友发送“救命”讯息后失联。


媒体报道:赵某的家人和朋友表示,在事发后曾多次联系滴滴方面索要司机具体信息,等到4小时候才得到最终反馈。据了解,事发前一天也曾有人向滴滴平台投诉该司机,但未被即时处理。对此,滴滴平台表示深感抱歉,承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一番表述我们是不是很熟悉?是的!因为三个月前“空姐遇害一案”的画面还没有褪色,当时滴滴也是这么诚恳,还悬赏100万寻找凶手,随后滴滴进入了整改期。面对女孩被害滴滴也表示:“让我们万分自责的是,在该车车主作案的前一天,有另一名顺风乘客投诉其‘多次要求乘客坐到前排,开到偏僻的地方。下车后司机继续跟随’,我们的客服承诺两小时回复但并未做到,也没有及时针对这一投诉进行调查处置,无论什么原因,我们都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滴滴接下来的表述十分令人反感,他们说:“未来平台上发生的所有刑事案件,滴滴都将参照法律规定的人身伤害赔偿标准给予3倍补偿。”有网友说:“滴滴真是把‘用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理解的透彻。”还有网友愤怒地说:“钱钱钱!命没了,再多的钱管屁用!”
其实“空姐遇害案”后就有媒体在问:为啥滴滴的事故频频,是司机人数基数大,还是该平台运行管理模式有问题。因为,在2016年4月计划利用滴滴顺风车接单载客的机会实施抢劫,并购买了迷药等作案工具。2016年5月2日9时,潘某驾车搭载乘客钟某,见钟某系单身女子,又住在高档住宅小区,遂产生抢劫的念头。潘某路上借口手机掉落停车,进入后座捡拾手机,并胁迫钟某通过手机转账7000元。后因有一辆警车经过并停在前方百米处,钟某见状挣扎并喊救命,潘某将其杀害后抛尸逃离,这就是当时所说的“滴滴杀人抛尸”;5月2日晚9点,24岁的钟姓女教师坐滴滴顺风车去学校。上车前,钟小姐还拍了一张顺风车车牌照片,微信发给了丈夫,照片显示滴滴顺风车车牌是粤C2S8N3。到了夜里11时,钟小姐一直没有报平安,电话也无法接通。无奈之下,家属只有报警。5月3日中午,深圳警方在宝安区发现涉案车辆,之后在宝安区一出租屋内将嫌疑人司机潘某抓获,家属才发现失联者已遇害。有由于被害人是一名人民教师,也被称之为“教师遇害案”,接着就是今年五月的“空姐遇害案”,加上刚刚发生的“少女遇害案”,“滴滴”再一次臭名远播。
凡是下载了滴滴app的网友,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句特别温暖的话“滴滴一下,美好出行”。也许“滴滴一下”十分顺手,至于是不是“美好出行”就另当别说了。因为,“滴滴打人”是属于常态,通过媒体报道的就有:2017年5月19日,滴滴出租车司机李某驾驶搭载乘客,发生口角后双方互殴,李某殴打致乘客左侧鼻骨及左侧上颌骨额突骨折(轻伤二级),后被判处拘役六个月,缓刑六个月。2017年1月24日,滴滴代驾司机要某驾车送被害人孙某,因支付代驾费用问题二人发生争执,殴打孙某致双侧鼻骨骨折(轻伤二级),后被判处拘役五个月,缓刑五个月。2015年12月24日,滴滴顺风车司机贾某与乘客发生口角后,要求乘客下车并在路边对殴打致轻伤一级。后贾某赔偿12万元并取得谅解,被判处判处拘役四个月,缓刑四个月。
然而,滴滴除了打人,强奸、猥亵,滴滴顺风也占同类中的大多数,见媒体报端的就有:2015年7月4日3时许,滴滴顺风车主郑某接到乘客后,在车内采取扇耳光等暴力手段,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郑某次日被抓获归案,赔偿人民币7万元后获得谅解,后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2016年8月15日5时许,顺风车主蔡某在其车内持电击枪威胁乘客并强行发生性关系,后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量刑含其他强奸案件);2016年11月10日2时许,滴滴车主(专职)侯某在将乘客送达目的地后,趁乘客醉酒之机实施猥亵,抚摸其胸部及下体。侯某于当日自首并取得被害人谅解,因犯强制猥亵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
此外,另有滴滴司机在运营过程中涉嫌盗窃、妨碍公务罪、贩卖毒品罪、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的事情常有发生,部分顺风车司机亦存在将借用他人豪车注册作为后续诈骗、强奸的犯罪手法情况。还有更离谱的,两年前有媒体报道:武汉李女士(化姓)乘坐了一辆滴滴专车回家,一路上司机态度良好,给李女士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但随之而来的事情,却让李女士印象更深刻。李女士到家后,接到司机的短信称,想约她出去吃点东西。遭到拒绝之后,司机又问“去湖边逛逛好不好?”。李女士再三推脱之后,司机居然发来一句“姐,我想强奸你。”
以上所列,我们不难看出,滴滴从地域范围上横跨全国,从时间范围上集中在近三年,从罪名性质从杀人、抢劫等恶性案件到故意伤害、诈骗、盗窃不等;但都显示,滴滴平台所衍生的刑事案件数量,远高于为公众知悉。尽管滴滴平台作为一个深植于日常消费产品、但是,当“滴滴一下”不再是“美好出行”,尤其是恶性事件频发,“滴滴一下,美好出行”成为一道催命符的滴滴顺风,“滴滴模式”是否真的有必要继续下去还真值得认真考量!(随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