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峡水库一蓄水,成都那边就地震?跷跷板?

[复制链接]
查看34 | 回复34 | 2021-1-27 08: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三峡水库一蓄水,成都那边就地震?跷跷板?去年512也是三峡水库蓄水时发生的,昨天晚上又是这样。有不有专家来研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7 08: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7 08: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
  
  512之前蓄水了?
  昨天晚上之前也蓄水了?
  
  
  有连接报道说蓄水没给个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7 08: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待专家出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7 08: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改变了地球的重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7 08: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峡工程蓄水带来系列难题渐显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08年10月16日 21:44共有 10 条点评
  打印
   推荐
   收藏
   RSS
   单页阅读 字号:
  现已暂停抬升水位,决定是否继续蓄水的各项检测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现已暂停抬升水位,决定是否继续蓄水的各项检测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财经网》专稿/实习记者 邓海】自9月28日零点开始试验性蓄水至156米后,三峡水库现已暂停抬升水位,决定是否继续蓄水的各项检测工作正在进行当中,蓄水所带来的系列问题逐步显现。
    按照2008年三峡库区蓄水计划安排,今年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先将水库水位从约145米的起蓄水位缓慢抬升至目前的156米,再根据实际蓄水情况,并经国务院审批后进一步提高水位。
    据有关专家统计,在三峡工程蓄水达到175米之后,将形成一个长600多公里、最宽处超过2公里的大湖泊。而随着每年水位夏冬两季在145米至175米之间的涨落,在三峡水库库岸将形成一个宽30米左右的消落带,面积在400平方公里左右。其中,重庆段消落带约占整个三峡水库消落带总面积的85%。
    2006年3月,重庆市发改委组织专家评审通过了《三峡水库重庆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该报告总结称,水位抬升后,三峡库区消落带将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恶化威胁,包括珍稀、特有生物的濒危与消亡;景观类似荒漠化;水库水质污染及支流河口区水体富营养化;库岸地质灾害加剧和库岸失稳再造;库岸城乡居民与移民生存环境和景区旅游环境恶化;容易引发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
    对于三峡水库在大幅抬升水位后可能引起的问题,重庆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周波告诉《财经》记者,目前整个三峡重庆库区尚未出现因蓄水引发的地质灾害。但他同时也指出,库区自然环境的改变,可能会引发寄生虫疫病的流行;而在水位上升期,三峡库区水流速度也将因此而有所减缓,导致河沙淤积,水自净能力降低,两岸污染浓度加大。
    目前,重庆已在三峡库区全面开展预防性监测,将对库区出血热、乙脑等自然疫源性疾病,霍乱、肝炎等传染病,吸血虫病以及居民饮用水进行监控;对小孩等高危人群进行疫苗接种;在库区淹没线以下进行灭鼠活动,并制定长江三峡库区重庆段鼠疫监测预案。
    消落带的局部低洼地方,因排水不净,还可能形成零星的小面积死水塘。特别是三峡水库冬、夏两季年年蓄退水位,上年沉淀在消落带内的污染物易滋生蚊蝇,而等到第二年水位抬升时,则将影响到水库水质,如此循环往复,对环境的破坏自然是不言而喻。
    周波告诉《财经》记者,截至2008年9月底,重庆已投入2.4亿元,用于消落带的综合整治和相关工程的前期工作。目前开县前置坝和奉节胡家坝的消落带整治项目已经开工,耐淹植物研究及试种已经开始,涪陵坪西坝孤岛,巴南桃花岛整治项目已经纳入国务院的试点示范项目,万州城区、武隆县等地消落带的保护工程已通过了市级审核验收。
    周波表示,接下来,重庆将组织卫生、环保、地质等部门,针对不同地区的消落带的特点,展开公共卫生方面的对应性策略研究,对三峡库区及其消落带的环境监测力度也将加强。■
  
  《财经网》既往相关报道:
  中国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逾十万处
  中国启动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
  三峡地质求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7 08: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峡工程蓄水接近100亿立方米
    http://www.xcgd.net 编辑: 来源:襄城广电信息网 发布: 2009-10-9 8:21:33 查看: 19次
    
    
    
    
     正在进行175米试验性蓄水的三峡工程蓄水水量接近100亿立方米,目前蓄水进展顺利,水库下泄流量仍然保持在8000立方米/秒以上。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三峡枢纽梯级调度中心介绍说,截至7日14时,三峡水库坝前水位已上涨至161.94米,比9月15日起蓄时的145.87米上涨了16.07米,三峡水库新增库容接近100亿立方米。 目前,长江上游来水的入库流量为13800立方米/秒,三峡大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的下泄流量为8410立方米/秒。
    
    采取“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方案建设的三峡工程,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已先后于2003年和2006年分别实现了135米水位和156米水位的蓄水目标。
    
    经国务院批准,三峡工程今年将首次蓄水至175米的最高水位。根据国家防总和长江防总批复的试验性蓄水方案,蓄水期间,三峡水库水位每天涨幅不超过3米,9月底水位不高于158米,至10月末或11月蓄水至175米水位。到明年6月长江汛期到来前,三峡水库水位将降至145米的防洪限制性水位,为长江防汛腾出约221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
    
    
    已先后于2003年和2006年分别实现了135米水位和156米水位的蓄水目标。 三峡水库水位每天涨幅不超过3米,2009年9月底水位不高于158米,至10月末或11月蓄水至175米水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7 08: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古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7 08: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熊金超 吴植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9-9-20 21:20:34选择字号:小 中 大
    
    
    曾新平:50年监测表明三峡工程蓄水不会诱发较大地震
    
    
    
    50年连续不断的监测表明,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不会诱发破坏性较大的地震。
    
    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勘测研究院地震研究监测处主任、高级工程师曾新平9月1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地质构造环境看,三峡工程所在地及其附近的断裂规模不大,历史活动不活跃,现今活动性也不大。国内权威专家经过论证、评估后认为,三峡水库蓄水至175米后,诱发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曾新平介绍说,早在1958年,我国就持续不断地对三峡地区的地震活动情况进行了全面监测,为三峡工程坝址的选择提供了完备的数据与资料。长达几十年的科学论证和监测资料表明,三峡蓄水可能诱发的极限地震为5.5级至6级,破坏性不会很大,而且,可能发生这种极限地震的断裂带分别位于仙女山和九畹溪附近的深山老林,对三峡工程和周边地区的影响较小。
    
    据介绍,三峡工程动工以来,有关方面于1996年和2001年先后两次对三峡地区的地震监测台网进行了改造,形成了三峡数字遥测地震台网,24个遥测台站和14个人工台站对三峡地区的地震活动进行着全天候监测,并建立了完善的地震防控应急预案。
    
    曾新平说,2003年三峡工程开始蓄水以来监测数据表明,蓄水后库坝区微震频度明显增加,且与库水位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但迄今为止所发生的水库地震的地段都在预期范围之内,绝大部分是发生在岩溶与矿洞分布地区、震级小于3级的浅层微震。2008年11月发生在湖北秭归县境内的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也只有4.1级,远低于预期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7 08: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万里当时就力劝不要修三峡大坝,勒哈安意了,完全印证了他老人家的说法。哎,又是一个马寅初,真理确实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