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登上过月球吗

[复制链接]
查看12 | 回复12 | 2006-11-29 21: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69年7月16日,上午9时32分,美国“土星”5号火箭载的“阿波罗”号飞船发往太空,开始了登月行动。 7月19日下午,在太空飞行了三天的飞船进入了预先的轨道,宇航员们穿上了太空服,准备进入月球轨道。“阿波罗”号飞船飞行到了月球的背面,通过减速,飞船终于安全地进入了围绕月球轨道。这样,“阿波罗”号飞船在航行了近50万千米以后,终于到达了月球,只比原定到达月球的时间晚了3分钟,这真是一个奇迹。 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就要进行人类登月的尝试了,他们笑着对同伴说:“喂,我们要走了,等着我们。”然后,他们用手指做了个“V”形,随后就进入了登月舱。 7月21日,激动人心的一刻到来了。阿姆斯特朗作为人类的使者,首先登月爬出舱,第一次踏上了神秘的月球,这标志着人类在征服太空的道路又迈进了一步,他说:“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这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接着,宇航员们取出3项科学实验的装置,在月球上开始了新的科学实验。宇航员们在月球表面共停留了21小时18分,采集了22千克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作为这次太空之行的纪念物。然后,他们乘着“阿波罗”号宇宙飞船,返回了地球了。 阿波罗是古代希腊神话传说中,太阳神,传说他是月神的同胞姐弟。美国政府选用这个名字,来命名登月飞船,意义深刻。从那以后的11年中,美国政府又发射了“阿波罗”12号至17号6艘载人飞船,进行月球探险,共有21名宇航员进入了太空,12人成功地登上了月球!那是一个星期日。当晚,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没有入睡,他们在目不转睛地看同一个电视节目。与此同时,全世界十几亿电视观众也把自己的目光聚焦在同一个画面上。画面上是两个身穿白色臃肿服装的人,他们先后缓缓地爬出一个奇形怪状的物体,然后幽灵般地踏上了一片寸草不生的土地。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就是1969年7月20日。这一天,人类登上了月球。人类迈出登陆月球第一步1969年7月16日,是人类首航月球的日子。参加登月飞行的三名飞行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和迈克尔·柯林斯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进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其中,指挥舱和服务舱被称做“哥伦比亚”,登陆舱被称为“鹰”。美国东部时间9时32分,土星5号火箭将载有3名宇航员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送入太空。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有38万千米之遥,宇宙飞船的飞行路程比这还要长得多。在这漫长而又艰难的旅途中,三名宇航员精心操纵着飞船顺利地完成了地球轨道飞行、奔月轨道飞行和环绕月球轨道飞行。飞行中,3名宇航员除了完成每天必要的工作和休息外,还进行了多次电视转播。经过4个昼夜紧张的飞行后,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终于飞到了预定的月球着陆点上空。7月20日,3位宇航员为月球着陆做最后的准备。指令长阿姆斯特朗和登月舱驾驶员奥尔德林将乘坐登月舱“鹰”在月球着陆。当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宇航员们按照休斯敦指挥中心的命令,将“鹰”和“哥伦比亚”号分离开来。阿姆斯特朗兴奋地向地面报告“雄鹰已经展翅”。关键时刻,登陆舱计算机的警报灯突然亮起来,这表明计算机出现了故障,可是它并没有显示出故障的数据符号,这说明故障是预先没有想到的。关键时刻,两名宇航员表现出特有的沉着和冷静。他们一面不不断用“沉着、沉着”的喊话互相鼓励,一面想方法找出故障的原因。与此同时,临危不乱的休斯敦指挥人员也在帮助他们分析。依靠丰富的经验和学识,在短短的几秒钟内,他们马上判断出故障很可能是计算机过载造成的,于是果断地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不用理会警报,继续降落!事实证明,指挥人员的决定是正确的,计算机的警报灯过了一会儿就熄灭了。后来才知道,正如指挥人员分析的那样,之所以出现这个故障,是两名宇航员为了和“哥伦比亚”号保持联系,除了打开着陆雷达外,还打开了会合、对接雷达,这些数据给计算机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然而,计算机故障的排除并不意味着惊险登月过程的结束,月球好像是在故意考验这两位外来的客人,紧接着又给他们出了一道难题。在接近月面时,阿姆斯特朗顺势往舷外看了一眼,顿时他的心被吓得怦怦直跳。原来,在 即将着陆的地方布满了下像汽车一样大小的乱石头,要在这样的地方安全降落地点是根本不可能的。而这时登月舱携带的推进剂已经所剩无几,必须抓紧时间另找降落地点。依靠有限的推进剂,阿姆斯特朗冷静地操纵着登月舱避开了这个乱石堆,选择了一个合适的地点,把登月舱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这时,“鹰”的推进剂只能再用30秒钟!登月舱刚刚着陆,阿姆斯特朗立即向地球发出报告:“休斯敦,鹰已经着陆。”整个世界也掀起了欢呼的浪潮。在登月舱里,奥尔德林默默地把手伸过仪表板与阿姆斯特朗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与此同时,地球上的人们正在慢慢醒悟着眼前这个难以置信的事实:人类成功地登上了月球。时间是美国东部时间1969年7月20日16时17分43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11-29 21: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1969年7月16日早晨9点32分,阿波罗11号飞船连同它的三十六层楼房高的土星5号火箭在肯尼迪角的39A综合发射台发射了。在飞船上的是民航机长尼尔-阿姆斯特朗和两个空军军官小埃德温-“嗡嗡叫”奥尔德林上校和迈克尔-科林斯中校。土星号的第三级把他们送进了一条一百一十八英里高的轨道。把一切工作系统检查了两个半小时之后,他们再度发动了第三级火箭,这使他们获得了每小时二万四千二百四十五英里的速度,脱离地球大气层向二十五万英里外的月球前进。 在离地球五万英里处,科林斯操纵名为“哥伦比亚”的指挥舱,使它与称为“鹰”或简称L-M-的脆弱的登月舱正面相对。“哥伦比亚”和“鹰”互相一钩住,土星号的第三级就被抛弃了。航行的第二天,星期四,他们开动了“哥伦比亚”的发动机,使他们进入到星期六就可以在月球背面六十九英里之内的一条轨道上。在肯尼迪角时间星期五下午,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爬过两个运载工具之间的管道,进入了登月舱“鹰”号,那天黄昏,宇航员们就进入了月球的重力场。这时他们离月球已不到四万四千英里,速度越来越快了。 星期六下午,他们把速度降低到每小时三千七百三十六英里,进入了绕行月球的轨道。航控台(它们与设在休斯敦的国家宇航局载入宇宙飞船中心联系的无线电报机)于7月20日星期日上午7点零2分钟叫醒他们,因为这一天是预定在月球上着陆的一天。在“鹰”舱里,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把登月舱着陆用的四条难看的腿伸展出去。航控台告诉他们说:“你们完全可以驶离船坞了。”于是,登月舱就和“哥伦比亚”分开,这时阿姆斯特朗说,“‘鹰’已经长了翅膀了!”下午3点零8分,他发动了宇宙飞船的引擎,于是他们朝着月球上的静海飞去。 他们在离月球表面九点八英里处进入了一条低轨道,在一片可怕的满是高山和火山坑的月球荒野上飞行。这时,休斯顿的一部计算机开始在他们的仪表盘上闪光,向他们发出警报。现在已如此接近目的地,他们当然不能回头,于是他们就根据在休斯顿的一个青年指挥官员的指示向前飞去,阿姆斯特朗掌握着操纵器,“嗡嗡叫”奥德林不停大声读出仪器上显示出的航行速度和高度。他们在下降的最后时刻,遇到了一些麻烦。当阿姆斯特朗发现他们将落在广阔的不可接近的西火山坑(因处于他们的目标之西四英里处,故有此称)时,“鹰”舱月球之间的距离已不到五百英尺了。他向那火山坑外面飞去,但这计划外的延长旅程,意味着他快要用完燃料了;他必须立即作出决定,要么转向那边去,要么冒坠毁的危险。就在这一刹那,他前面的仪表盘上发出两道白光,显出接触月球字样。“鹰”舱已经着陆了。 他说,“休斯顿,这里是静海基地,‘鹰’舱已经着陆。”这时是1969年7月20日,星期日,东部日光节约时间下午4点17分42秒。
把仪器检查了三个小时之后,两个宇航员问休斯顿,他们可否省去预定的四个小时休息时间而就在现在下机。休斯顿回答说,“我们支持你们这一行动。”他们穿上了价值三十万美元的太空衣,降低了登月舱内的压力。接着,阿姆斯特朗背朝外,开始从九级的梯子上慢慢下去。在第二级阶梯上他拉了一根绳子,打开了电视照相机的镜头,让五亿人看到他小心地下降到荒凉的月球表现上去。
他的九号半B的靴子接触到了月球表面,他说:“对一个人来说,这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这时是下午10点56分20秒。他拖着脚步在地上走来走去。他说,“月球表面是纤细的粉末状的,它象木炭粉似的一层一层地粘满了我的鞋底和鞋帮。我一步踩下去不到一英寸深,也许只有八分之一英寸,但我能在细沙似的地面上看出自己的脚印来。”
阿姆斯特朗把那细粉放一些在他太空衣的裤袋里。接着,在他下舱后十九分钟,奥尔德林走到他身旁来说,“美呵,美呵,壮丽的凄凉景色。”阿姆斯特朗把一根标桩打入土里,把电视摄影机架在上面。样子象蜘蛛的“鹰”舱离镜头六十英尺远,正处于电视图象的中央,它后面就是外层空间的永恒的夜。这里的重力是六分之一个G,仅及地球上重力的百分之十六点六。电视观众们看到这两人象羚羊似的跳来跳去,并听到奥尔德林说,“当我要失去平衡的时候,我发现恢复平衡是十分自然而又非常容易的事。”他树起了一面三英尺长五英尺宽的美国旗,它是用铁丝缚在旗杆上的;奥尔德林向它行礼。他们还存放了一个盛有七十六国领导人拍来的电报的容器和一块不锈钢的饰板,上面标着下列字样:“来自行星地球的人于纪元1969年7月第一次在这里踏上月球。我们是代表全人类和平地来到这里的。”
与此同时,全世界都在注意月球。从澳大利亚到挪威,从堪萨斯到华沙,人们将耳朵贴向收音机,或从电视上收看重大事件。据估计,电视观众约有6亿人,占地球上人口总数的1/5。即使在同美国不友好的国家里,这一登月任务的新闻也由电台以赞赏的态度或者至少以公正的态度进行报道。
开罗广播电台将阿波罗登月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伦敦的一位律师秘书将此举说成为“简直太了不起了”。女演员吉纳-劳洛布里吉达说:“这决不是娱乐行业的表演。”但是,“我今天在电视中看到的将会水远是最出色的。”
按计划,第一次月球旅行将持续不到一天的时间。登月舱将于明天下午1时55分从月球起飞。在指令舱飞回地球之前,它将被抛弃掉。
他们一面收集五十来磅石块供科学研究之用,一面测量他们太空衣外面的气温:阳光下是华氏234度,阴处是零下279度。他们摆出一长条金属箔来收集太阳粒子,架起测震仪来记录月球震动,还架起反射镜来把结果送给地球上的望远镜。他们在半夜里回到“鹰”舱,总共在月球上停留了二十一小时又三十七分钟之后,发动引擎离开了月球,(航控台说:“你们可以起飞了。”奥尔德林说:“对!我们是这条航道上的一号机。”)返回轨道之后,他们就和呆在“哥伦比亚”里的柯林斯会合,柯林斯把两个飞行工具重新钩在一起。他们就从管道里爬过去和他呆在一起,“鹰”舱则被放走而飘入太空,最后将坠毁在月球上。
上午1点56分,柯林斯使“哥伦比亚”朝向地球,就发动引擎,使指挥舱摆脱了月球的引力。回程需要六十个小时。那天晚上,宇航员们通过电视送到地球上来一幅摄自十七万五千英里外的地球本身的照片。奥尔德林说:“坐在这里看着地球变得越来越大而月亮变得越来越小,这情景多美呵。”阿姆斯特朗说:“不管你航行到哪里,回家总是好事。”星期四,他们以每小时二万四千六百零二英里的速度航行,在太平洋上空五十七英里重新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在这一阶段的最关键时刻,宇宙飞船的挡板被四千度的高温烤焦了。云把指挥舱包围起来,因此无线电联系中断了三分钟。
守候着的航空母舰“大黄蜂号”上的雷达已探测到正降落的“哥伦比亚”在十三点八英里外,在三个八十三英尺的橙色和白色的降落伞下疾降。接着,这指挥舱就溅落在海面上,激起六英尺高的大浪,并倾翻了。但经舱内三人努力把舷边的气袋充了气,就立即使它恢复了平衡。“大黄蜂”号上起飞的直升飞机在头顶盘旋,引导这只飞船开往目的地。尼克松总统在舰桥上挥动双筒望远镜。舰上的乐队吹奏起了“哥伦比亚,你是海上明珠”,在整个美国和许多外国城市里,教堂钟声四起,气笛长鸣,汽车驾驶人都按响了车上的喇叭。
楼下的同志,国旗是展开的确实令人很诧异,也一直是证明照片是伪造的最重要证据,但最近已真相大白,国旗是由塑料材质制成的,之所以展开不是由于风力,而是支架的支撑.
Do you understan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11-29 21: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登上过了。 当时美国国内有个电视节目找了一些所谓的“证据”来怀疑登月只是美国的一个骗局, 但是那个节目受到了上千名科学家、工程师的反驳。 科学家们都认为当时登月是真实的, 而那些所谓的“证据”其实只是些无知的推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11-29 21: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给你一个证据,看看那张由美国国旗的照片,国旗是展开的,而月球上是没有风的……月球上的第一个人类的脚印是美国人阿姆斯特朗留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11-29 21: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 阿波罗号 上过去没有。 给你一个证据,看看那张由美国国旗的照片,国旗是展开的,而月球上是没有风的…… 回答者:wxd31314 - 魔法师 五级 11-29 23:05真空,旗就不会飘啊 回家多读两年书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11-29 21: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登上了,美国的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11-29 21: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949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11-29 21: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当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11-29 21: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相信登上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11-29 21: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登上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