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救超厚聚丙板材制造技术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06-12-19 22: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北省荆门市粮食局 宋锋高大房式仓仓顶结构的隔热性能差,盛夏秋初仓温高,粮温上升快,特别是粮堆表层受仓温影响较大,粮食品质劣变速度加快和储粮害虫危害加大的问题十分突出。为此,我们选定北郊国家粮食储备库2000年新建的高大房式仓,采取薄膜密闭及稻壳包压盖粮面的一系列隔热保冷措施,通过度夏试验,达到了有效控制粮温,抑制虫害发生,延缓粮食陈化的目的。1 试验材料1.1 供试仓房供试仓房为湖北荆门北郊国家粮食储备库2000年新扩建的同一类型高大房式仓。30号仓为试验仓,仓房跨度为24m,长48m,顶高11m,檐高9m,装粮线高6m,全仓体积11500m3,粮堆体积6912m3,设计容量为4550t。31号仓为对照仓。仓房跨度为24m,长60m,顶高11m,檐高9m,装粮线高6m,全仓体积14400m3,粮堆体积8640m3,设计容量为5500t。1.2 供试储粮两仓储粮均为2001年收获入库的晚籼稻谷,无虫害。储粮情况见表1。 表1 试验仓和对照仓储粮情况仓号 数量t 检测时间(年·月) 水分% 脂肪酸值mgKOH/100g 粘度mm2/s 回归评分(分)30 4100 2003.4 13.0 22.7 8.5 80.731 5100 2003.4 12.7 22.6 8.4 80.61.3 其它材料及设备1.3.1 编织袋及稻壳。本市产普通纯白编织袋,稻壳为本库米厂提供。 l.3.2 防护剂。荆门产“安粮仙”防护剂。1.3.3 专用粮膜。山东济南产0.16厚聚丙乙烯专用密闭粮膜。l.3.4 泡沫板。本市产聚苯乙烯泡沫板,厚度为15cm,用于仓内窗户隔热。1.3.5 粮情检测系统。采用矩阵布点法布置粮温检测点,测温电缆间距与垂直方向测温点的间距均为5m,上下四周测温点距粮面下、墙壁和地坪均为0.5m。2 试验方法2.1 通风降温利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于2002年12月至2003年2月,分别对30号仓和31号仓用离心风机进行间歇式通风降温,将粮温均控制在10℃以内。2.2 粮堆密闭2003年3月及时对30号和31号仓粮堆进行薄膜密闭同时对门窗、通风地槽采取泡沫板隔热密闭等措施。2.3 稻壳压盖2003年4月初,集并稻壳,进行熏蒸杀虫,并按1:1000的比例拌入防护剂“安粮仙”后,装入干净无虫的编织袋中,要求编织袋填充饱满,平齐缝合,平放时厚度约20~30cm,运入试验仓内。压盖时要做到“平、紧、严、实、密”,横直一线,整洁美观。3 结果与分折(1)高大房式仓粮堆薄膜密闭加稻壳包压盖粮面隔热保冷效果明显。从表2(略)粮堆分层粮温变化情况可知,4月初,试验仓和对照仓各层的最高、最低和平均粮温均较一致。但至4月底,两仓粮温变化开始出现差异。到8月中旬,两仓粮温变化差异达到最大,其表层:对照仓最高粮温为34℃,试验仓最高粮温为28℃,相差6℃;上层:对照仓最高粮温为30℃,试验仓最高粮温为27℃,相差3℃;中下层:对照仓最高粮温为30℃,试验仓最高粮温为26℃,相差4℃。(2)稻壳包压盖粮面隔热保冷,可有效保持储粮品质。从表3可以看出两仓储粮品质中下层没有明显变化,表层和上层储粮品质各项指标均有变化,但试验仓要好于对照仓。表3 储粮品质分层变化情况仓号 粮层 检 测 项 目发芽率,% 脂肪酸值,mgKOH/100g 粘度,mm2/s 回归评分值(分)30 表层 78 24.9 5.6 74.5上层 89 23.8 7.2 78.6中层 92 22.0 7.4 79.2下层 93 21.1 8.0 80.431 表层 73 25.1 5.4 73.7上层 89 24.0 7.1 78.0中层 92 22.0 7.4 79.2下层 93 21.2 8.0 80.4注:检测时间为2003年10月8日。(3)稻壳包压盖粮面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仅3.90元/m3。4 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1)夏秋高温季节,应利用夜间或早晨温度较低时段对仓内空间排风换气,及时排除仓内积热;(2)耍经常开展仓内外综合防治工作,保持清洁卫生,防止害虫交叉感染;(3)在入库前,应对仓墙内四周采取稻壳包或泡沫板隔热等措施,减少墙体传热,效果更佳;(4)仓库四周应多种植高大叶茂、四季常青的树种,减少墙体所受的太阳辐射热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