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孔邮票的价值问题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4 | 2009-1-30 06: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是否是完整套的?有价值吗?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30 06: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中华民国邮政限新疆贴用邮票中的“公文贴用邮票”。1915-1940年由新疆邮政管理局在各种“限新疆贴用邮票”上凿孔发行。共84枚新省“公文贴用”邮票系由各邮局供应各级政府机关贴用于公文邮件上。邮费统一由新疆邮政管理局向省政府财政部门结算。目前,这类票的市价不高,“公文贴用”只是面值票的5倍左右。“公文贴用”邮票的发行具体如下:1、1915年在“北京一版帆船“限新疆贴用”偏“限”字邮票”(6分、7分、30分和1元除外)12枚上凿孔。2、1916年在“北京一版帆船“限新疆贴用”邮票”22枚上凿孔。3、1924-1936年在“北京二版帆船“限新疆贴用”邮票”(0.5分、1.5分、4分、10分和20分除外)19枚上凿孔。4、1932-1938年在“伦敦一版孙中山像“限新疆贴用”邮票”的2分、4分、15分(蓝绿)、15分(红)和25分邮票上凿孔。5、1933年在“伦敦二版孙中山像“限新疆贴用”邮票”的1分和20分邮票上凿孔。6、1933年、1938年在“北平烈士像“限新疆贴用”邮票”的0.5分、1分、3分、8分、10分、13分、17分、30分、50分(北平加盖)、3分、13分、20分和40分(上海加盖)邮票上凿孔。7、1940年12月3日在“香港版烈士像邮票”0.5分、1分、3分(无水印)和1分(有水印)邮票上凿孔。8、1940年12月3日在“香港中华二版孙中山像“限新疆贴用”邮票”的5分、8分、10分、15分和25分邮票上凿孔。9、1940年12月3日在“香港大东版孙中山像(有水印)邮票”的5分、10分、30分和50分邮票上凿孔。参考文献:《中华民国邮票目录》人民邮电出版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30 06: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30 06: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肓文免资邮票,供双眼失明的残疾人免费使用。作为一个收藏品种,应该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楼下“罐头”网友说的对,的确是针孔邮票,是我把盲文邮票和针孔邮票搞混了,特此吏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30 06: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凿孔邮票也叫针孔邮票、打孔邮票等,这些名称和其邮票本身一样曾让我国集邮者感到非常陌生。我国最早的凿孔邮票诞生在90年前的1915年,即在“限新省贴用”邮票上加凿针孔“公文贴用”字样,作为公文贴用邮票(见图)。如今,随着专题集邮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专题邮集作者开始将目光盯上了更多的素材,凿孔邮票逐渐进入了邮集作者的视线。随便搜索一下,网上关于凿孔邮票素材的信息铺天盖地,比如德国1924针孔邮票实寄封,上贴6枚邮票均凿有针孔字母“CB”,即卡尔图书有限公司首个字母缩写;比如法国1932年针孔邮票实寄封,在邮票上凿有针孔字母“C”,即哥伦比亚留声机唱片公司首个字母;比如爱尔兰1947年针孔徽志邮票实寄封,在邮票上凿有针孔字母“AIOC”,即爱尔兰美国石油有限公司简称。在邮票的中心部位凿出文字、字母或简单孔洞的凿孔邮票,邮集作者非但没有认为破坏邮票的完整而不集,反而认为是专题邮集的好素材。《中国集邮百科全书》在“针孔邮票”辞条中就明确指出:“针孔所显示的图文也是专题邮集中不可多得的专题信息。”曾几何时,邮票是专题邮集中的绝对主角,后来,封、片、简、戳等开始取代邮票成为专题邮集中比例最高的素材。今天,邮票在专题邮集中的地位又开始回归,因为相对于封、片、简、戳而言,看似貌不惊人的邮票更体现了一定的收集难度。诚然,封、片、简、戳信息丰富,特别是非常难得的封、片、简、戳对专题邮集上档次提供了极大的几率,但我们不能否认,邮票、特别是对展示专题邮集主题有密切帮助的邮票,才是专题邮集夺高奖的基础。因为在评审员看来,一部专题邮集中若邮票比例很少,而封、片、简、戳比例很高,特别是一些封、片、简、戳的展示并不能提供有效的专题信息,那么放在贴片上无疑是浪费空间,且有缺乏相关素材凑贴片之嫌。FIP规则对于专题邮集的适用素材有着最大程度的许可和宽容,这就要求邮集作者在展示素材时应体现多样性,即使在展示同一素材种类(比如邮票)时,也要尽量做到种类齐全,不仅展示常见的普通邮票、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对不常见的附捐邮票、加盖邮票、改值邮票、凿孔邮票等,也要予以展示。凿孔邮票作为邮票中比较难得的邮票,在丰富素材的多样性、提高素材的珍罕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上述的德国1924针孔邮票、法国1932年针孔邮票、爱尔兰1947年针孔邮票,其针孔所显示的图文可用在“图书”、“留声机”、“石油”等专题邮集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有的邮票上还凿有英文“SPECIMEN”字母,表示样票。样票虽不能作为邮资凭证使用,但这些凿孔样票因为是专题邮集的素材而令邮集作者趋之若鹜。凿孔邮票已引起了我国集邮者的兴趣,日前在国内某拍卖会上首次亮相的“限新省贴用”凿孔“公文贴用”邮票,共11组130枚,以4.1万元落锤,价格的确不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