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身上有白点是怎么回事?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7 | 2009-1-30 06: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买的金鱼 回来两三天之后就这样 是不是买的时候就带着病菌?如果用手捞鱼 会不会传染给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30 06: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应该是白点病,这种病在养鱼时经常出现.什么季节都会出现的喔!! 由于昼夜的温差大,未添置恒温设备的鱼缸里的热带鱼最易得白点病。白点病又名小瓜虫病,热带鱼得此病后,先于鳃盖和各鳍条上长出细小白点,然后长满全身,后期体表粘液增多,白点成白色囊肿泡状,似覆有一层白膜。病鱼往往活动明显减少,浮于水面或群聚一隅,若不及时治疗,则会日渐消瘦直至死亡。 小瓜虫是一种寄生虫,最喜在摄氏温度10—20度时寄生于鱼体表面,所以在春秋季节最易发病,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要对付白点病其实十分简单,除了可以采用水族店里有售的专治白点病的药品之外,也可以采用经济、简单又有效的方法。 按照本人的治疗经验,一般饲养热带鱼的鱼缸,只需将温度调至30℃即可也可以是32℃,3—4天后,白点会自然消失,这是因为在28℃以上的水温中,小瓜虫无法发育生长,按其短暂的生命周期,必可消除白点隐患。但若是水草生态缸,30℃的水温会对水草生长不利,此时可用甲基蓝和孔雀石绿按1:1配置化于水后,滴入鱼缸,使鱼缸的水呈微蓝即可,连续2天亦可杀死小瓜虫,甲基蓝和孔雀石绿对硝化细菌没有影响,不会破坏鱼缸的循环过滤生态系统,而且1—2天后,水中的微蓝会自行消失。 要防止白点病的发生,关键是要控制水温,勿让水温低至22—25℃以下,尤其是春秋季节,一定要注意晚间的保暖。 如果还有其它病症,就到我的空间看看: http://hi.baidu.com/wwwz9/blog/item/56be213fb35175ec55e7237a.html 用手捞鱼是不会传给人的,不用担心,但可以可以像上面说的,捞完鱼用肥皂洗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30 06: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30 06: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金鱼得的是小瓜虫病
又称白点病。[病原体]为凹口科、小瓜虫属、多子小瓜虫。这是一类体型比较大的纤毛虫。它的形态在幼虫期和成虫期有很大的差别。小瓜虫的幼虫侵袭鱼的皮肤和鳃,尤以皮肤为普遍。当幼虫感染了寄主后,就钻进皮肤或鳃的上皮组织,把身体包在由寄主分泌的小囊胞内,在胞内生长发育,变为成虫。成虫冲破囊胞落入水中,自由游动一段时间后落在水体底部,静止下来,分泌一层胶质的胞囊。胞囊里的虫体分裂法繁殖,产生几百甚至成千的纤毛幼虫。幼虫出来,在水中自由游动,寻找寄主,这就是小瓜虫的感染期。幼虫感染了新寄主,又开始它的生活史。[症状]观赏鱼因小瓜虫寄生而发病的病例较为普遍。鱼体感染初期,胸、背、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分布,此时病鱼照常觅食活动,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鱼体失去活动能力,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游动迟钝,食欲不振,体质消瘦,皮肤伴有出血点,有时左右摆动,并在水族箱壁、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游泳逐渐失去平衡。病程一般5~10天。传染速度极快,若治疗不及时,短时间内可造成大批死亡。  小瓜虫的适宜水温为15~25℃。此病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节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缺乏活饵的情况下容易流行。当水温升至28℃时,小瓜虫就会开始死亡。[防治方法]多采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弱点,提高水温,再配备药物治疗,通常治愈率可达90%以上。若治疗及时,治愈率可达100%。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绿和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处理,疗效较好;也可用1%盐水浸泡数天,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或用28~30℃的百万分之二(2ppm)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硝酸亚汞药液浸泡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浓度的红汞溶液浸泡5~15分钟,或用百万分之零点一至零点二(0.1~0.2ppm)的硝酸汞溶液泼洒,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30 06: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鱼身上有白点是怎么回事? 金鱼进入秋冬季,由于昼夜温差较大,很容易生白点,这种虽然不算是很严重的疾病,但如果照顾不好及治疗方法不当,那很容易造成金鱼的死亡,严重时会影响整个水族里的金鱼,一些鱼友提出白点病在治愈后还会反复,下面将白点病的成因及治疗方法做一下详细的介绍: 白点病:这种病是由原生动物所引起,病原体名为白点虫,它会深入皮肤的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白色的小点状胞囊。患有此病的金鱼全身满布白点,每个白点胞囊内含有许多幼小白点虫,白点虫吸取鱼体组织的营养而长大并增加数目,后来破囊而出,游到水中,再返回鱼体上侵袭皮肤,形成更多的小白点。在患病初期,病鱼会用身体磨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若不立刻治疗,病鱼身体会迅速受严重破坏而死亡。当白点虫侵入鱼体后,药物治疗不能奏效,只有当小白点虫在鱼体繁殖后,新个体游到水中,药剂才能杀死它们。治疗法为使用百分之0.01浓度的孔雀绿溶液,把病鱼浸泡多天,直至小白点完全消失,孔雀绿溶液的毒性很强,不可使用过量,否则金鱼亦会被毒死,或使用市售的Sera治白点剂、美利坚立灭白点、女王鲸治白点剂、AZ00治外寄生虫剂治疗。 有鱼友问,全缸施药后白点消失,好了一两个星期又会出现。老是这样循环为何?这也是养金鱼人经常能遇到的问题,一般的药治后可直接杀死成虫,但问题在于药治只能杀死成虫,而其幼虫,能够藏在鱼体表皮内,药性无法深入,所以还会反复。一些书籍上写将水温提高到30度,就可以将白点去掉,但对于金鱼来说这个温度太高了,就是治好了白点,也可能引起其它问题。建议在用药的同时,多一些日光照射,注意换水时水温相同,白点消失后坚持可以每天使用些净水剂,白点就会彻底根治。人不会传染,但得白点病的鱼要与好鱼分开,不然就会传染给其它的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30 06: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小瓜虫虫体(l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呈球形,全身披有纤毛,直径约0.8mm,为肉眼可见的小白点。在水温18-23℃的情况下,小瓜虫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因此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遍布鱼全身,个别金鱼发病会感染其它鱼。 鱼患此病时,表现在鱼鳍上先出现白点,鱼儿显得精神呆滞、漂浮于水面,很少活动。或者常在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严重时,导致鱼体周身密布白点、停止摄食、肌体消瘦、呼吸困难直至死亡,病程一般约为5~10天。 一般多发于秋末春初水温较低的季节。水温在10度以下或高于28度,水瓜虫幼虫发育停止或逐渐死亡, 因小瓜虫不耐高温,治疗并不太麻烦。只须将水温维持在28~30℃左右,一星期以后,鱼体表的胞囊就会全部脱落。如果此时在辅以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用药物治疗时,可在鱼缸中用0.1ppm的硝酸亚汞作药浴处理。对病重的鱼,可用2ppm的硝酸亚汞或0.5ppm孔雀石绿溶液侵洗病鱼2-3小时。当病鱼症状消失后,要及时更换新水,以免时间太长引致鱼的汞中毒。预防此病只须注意保持25℃以上的水温,引进新鱼时先将新鱼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盐水浸泡消毒后才放入鱼缸,一般就能杜绝白点病的发生。 简单,把水温调到30度以上,有几天就自然全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30 06: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寄生虫,用消毒水稀释后,倒入鱼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30 06: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应该是白点病,这种病在养鱼时经常出现.什么季节都会出现的喔!! 由于昼夜的温差大,未添置恒温设备的鱼缸里的热带鱼最易得白点病。白点病又名小瓜虫病,热带鱼得此病后,先于鳃盖和各鳍条上长出细小白点,然后长满全身,后期体表粘液增多,白点成白色囊肿泡状,似覆有一层白膜。病鱼往往活动明显减少,浮于水面或群聚一隅,若不及时治疗,则会日渐消瘦直至死亡。 小瓜虫是一种寄生虫,最喜在摄氏温度10—20度时寄生于鱼体表面,所以在春秋季节最易发病,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要对付白点病其实十分简单,除了可以采用水族店里有售的专治白点病的药品之外,也可以采用经济、简单又有效的方法。 按照本人的治疗经验,一般饲养热带鱼的鱼缸,只需将温度调至30℃即可也可以是32℃,3—4天后,白点会自然消失,这是因为在28℃以上的水温中,小瓜虫无法发育生长,按其短暂的生命周期,必可消除白点隐患。但若是水草生态缸,30℃的水温会对水草生长不利,此时可用甲基蓝和孔雀石绿按1:1配置化于水后,滴入鱼缸,使鱼缸的水呈微蓝即可,连续2天亦可杀死小瓜虫,甲基蓝和孔雀石绿对硝化细菌没有影响,不会破坏鱼缸的循环过滤生态系统,而且1—2天后,水中的微蓝会自行消失。 要防止白点病的发生,关键是要控制水温,勿让水温低至22—25℃以下,尤其是春秋季节,一定要注意晚间的保暖。 如果还有其它病症,就到我的空间看看: http://hi.baidu.com/wwwz9/blog/item/56be213fb35175ec55e7237a.html 用手捞鱼是不会传给人的,不用担心,但可以可以像上面说的,捞完鱼用肥皂洗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