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多是怎么回事?应该注意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09-9-22 17: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汗多是怎么回事?应该注意什么?
男 | 27岁
来自山西
2009-09-22 17:28:22
2人回复

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特别爱出汗
发病时间:一年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9-22 17: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手脚多汗,医学上称做"局限性多汗症,多发生在情绪波动度较大的青壮年身上."局限性出汗症的治疗,一般采用维生素B1,谷维素,安定片等.如果汗出很多,可适当服一些阿托品或普鲁本辛等抗乙酰胆碱药.但是,安定和抗乙酰胆碱药有一定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故临床上多配合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手脚多汗是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可分虚实两种类型.脾胃虚弱者还伴有口干舌燥,心烦不安,舌红少苔等症状,属于津液不足的虚热症.可选用增液汤(生地,玄参,麦冬各20克)加枣仁,牡蛎,石斛,合欢花各15克治疗.脾胃实症者多因饮酒过多及过食辛辣肥甘所致,伴有口臭口苦,大便不畅,小便黄浊,舌苔厚腻等症状.可选用三仁汤(杏仁,白蔻仁,厚朴,半夏,竹叶,通花各12克,苡仁,滑石各30克)加黄芩,莱菔子各15克治疗.中医还认为,会阴部多汗与肾的关系密切,也分虚实两种症型.虚症者汗出在梦中,醒来胯下汗津津,可用知柏地黄丸调治;终日胯下潮润,动时增多者,可用金匮肾气丸调治.
治疗局限性多汗症时应注意保持良好情绪,戒绝烟酒,少吃辛辣厚味食物.另外,用5%的明矾液每日浸洗局部,以及用松树,桉树叶煎水浸洗,都有一定疗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9-22 17: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前兆,应引起重视.以下就是从传统中医学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自汗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
盗汗 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盗汗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阴不御阳,津随液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咽干燥等症状.常见于肺结核浸润期患者者.
战汗 即全身战栗后汗出,是热性病过程中正邪抗争的一种表现.如战汗后热退,脉静身凉,表示邪去正安,元气恢复,是一种好现象.若汗出后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表示正不胜邪,正气随着虚弱下去,则是危重症候.战汗多见于各种传染病的初,中期.
绝汗 指病情危重,正气衰弱,阳气欲脱时,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象微弱,时有时无等危症,是阳气将绝之象,多见于心衰,虚脱的病人.
头汗 出汗仅限头部.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多见于阳明热症和湿热症.若见于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喘而头额汗出,则多为虚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额汗大出,是属虚阴上越,阴虚不能附阳,阴津随气而脱的危象.但小孩睡觉时也常常头部出汗,若无其他症状,则不属病象.
偏汗 俗称“半身汗”.它见于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皆为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周,或气血不和所致.多见于风湿或偏瘫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
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
此外,手心出汗往往是精神过于紧张;胸口出汗是思虑过度;经常稍一动就出汗者,不是过于肥胖就是体质过于虚弱;糖尿病人的汗微带芳香;肝硬化病人的汗带有一种特殊的肝腥味.

建议:一般无大碍,若有病状及时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