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投资机会是否来临?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09-1-30 06: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要】周二深沪大盘呈现探底反弹的走势,两市股指双双以带较长下影线的“锤型”阳线报收,成交约895.65亿。从全天股指运行的态势来看,承接上日高开低走的态势,早盘上证综合指数以3076.72点低开后继续震荡下行,并一度跌破3000点整数大关,最低跌至2990.79点,此后在抄底资金进场的推动下展开放量反弹的走势。深成指相应呈现探底反弹的走势。
==本文精彩导读==
(一)大势分析
1、战略布局关键区域的投资机会
2、基金增仓方向隐藏重大机会
3、近日留意5日均线的得失
(二)盘面热点聚焦
4、资金流向与热点板块前瞻(04/22)
5、城商行概念狂飙真金白银造领涨先锋
大盘止跌七大信号战略机会来临
  在券商金融煤炭板块持续反弹的带动下,午后沪深两市分别击破3000点与11000点之后温和反弹,分别报收3147点和11174点,上涨30点与80点,虽然两市股指仍在五天线之下,但有七大因素预示大盘有止跌甚至见到重要阶段性底部的可能,持股的朋友已经不必在地板上杀跌,而空仓的朋友可以择股中短线介入。
  一、管理层开始出台救市政策。周日晚间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虽然《意见》内容不尽人意,但这个信号是积极的,说明管理层认为当前股市的状况确实需要采取救市措施。后市不排除有新的更多的或更实质的救市措施出台。
  二、股指已经到了重要支撑位。股指从2005年的998点上涨到2007年的6124点,再6124点下跌到今天的2990点,下跌指数已经接近上涨指数的0.618位。本栏认为,2990点附近是沪指跌破“5.30”低点之后的又一重要支撑位。
  三、破3000点标志着空方完成了阶段性攻击目标。2008年以来,股指从5522点一路下跌,空头一路穷追猛打,从打压大盘指标股到题材股,从打压高价股到低价股,从再融资、大小非等利空消息的挖掘到行业业绩下滑的利空打压,空头利用所有打压股市的工具进行穷追猛打,目前已经很难找到新的打压市场的工具。
  四、外盘在60天线之上的强劲反弹预示内盘会有较大级别反弹。A股见顶较道指落后七个交易日,但道指2008年1月22日见底后一直在底部振荡,4月1日以大阳线站上60天线,经过半个月的振荡回抽确应后,最近几个交易日强劲上扬,成功站稳60天线向上突破。A股不会长期脱离周边股市大幅下挫,道指等周边股市的强劲反弹迟早会拉动A股的上涨。
  五、金融券商板块持续反弹有引导A股反弹的可能。以券商金融板块为首的季报利好题材股反弹行情的持续火爆,已经预示着A股的反弹行情在悄悄展开。如太平洋、国金证券、北京银行(601169)逆市持续放量反攻完全脱离了A股的整体弱势状态。而招商轮船(601872)、山河智能(002097)等业绩大幅增长的个股技术面上二次探底也较为明显。而业绩增长的焦炭板块如山西焦化(600740)更是成为熊市中的大牛股,屡创新高成为两市最闪光的亮点。
  六、基金减仓或巨亏的消息将是空头陷井。周二几大报关于基金大幅减仓与一季度巨额亏损有可能成为空头打压市场的最后一道工具,甚至有可能成为市场制造空头陷井,击穿3000点的最后工具。如果后市没有新的利空消息暴出,市场作空能量将告竭尽。
  七、大盘及部分个股MACD背离,预示大盘有反弹要求。沪指上周以来突破前期平台再续下跌通道,股指下跌10%左右,但MACD指标并没创出新低,这个指标的背离预示着股指有阶段性见底的可能。而太平洋、国金证券、北京银行、招商轮船、山河智能等个股技术面更支持见底反弹走势。(江苏现代)
战略布局关键区域的投资机会
周二深沪股市早盘低开后逐波下探,至下午13:49分上证综合指数破位3000点整数关口,但市场并未出现过度恐慌,相反随机出现了大量买盘推高金融银行股,使得大盘转危为安,两市双双收出长下影线的光头小阳。透过市场轨迹及品种表现来看,笔者研究认为周一深沪两市的探底回升,至少说明目前区域处于较为关键的技术点位,而结合基本面来看,目前区域的震荡很可能提供一定的投资机会,作为投资者应采取积极的心态战略布局其中的投资机会。
  时空结合显示目前为关键区域
  上证3000点位置为自高点6124点下跌以来的0.5黄金分割位,从历史行情来看,即使后市仍然会出现一下程度的回跌,但就拉据角度及多空因素的时空结合分析,关键区域总是会产生一定时期的拉据,在市场轨迹中也多次出现0.5黄金分割位到达后的阶段性反弹行情。从此次下跌的时间及跨度来看,上证A股接近了当时2245点跌至998点的水准,当时最大跌幅55.5%,时间跨度上是四年,而此次6124点跌至2990点则只用了半年时间,由于此次是从历史峰值高位回跌,时间之快,品种跌幅之深为历史罕见,也表明市场处于严重的技术指标超卖过程。
  从时空结合的另一关键来分析,居民财产性收入下降定会引起管理层的高度关注,据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有稳定增长,但受股票等投资市场不景气影响,人均财产性收入出现大幅下滑,一季度财产性收入为193.33元,下降幅度高达14.6%。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大都如此,这种情况不可能不引起管理层关注。而细分两个因素表明目前A股处于关键区域,一是管理层开始出台针对股市的相关政策,如证监会近期出台的大小非解禁数量及大宗交易的相关规定、大量的推出新基金及放宽QFII基金额度等;这些显示政策层面与管理层面有积极因素转变的迹象,但市场仍需相关恢复市场信心的政策多方面配合;二是上市公司年报及季报进入尾声阶段,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年报或季报进入尾声阶段时期的市场有做空动能向阶段性做多动能转化的可能,历史行情多次表明,年报或季报风险释放后个股机会将是明显增多的时期,因此从上述两个时空结合点来看,在大盘重挫至黄金分割位之时,其关键区域性的投资机会将会体现。
  关键区域把握哪些品种
  在基本判别目前区域为市场关键点位的同时,从“历史会重演”的角度来看,选择品种应集中在三个方面为佳。首先,选择此次下跌过程中关键区域品种明显放量的品种。如近期A股不断重挫,银行股体现了极大的抗跌性,业绩年、季连续增长的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不仅不再创新低,而且在关键区域还放出了较大的成交量,以工商银行为例,基金持有家数从2007年数十家到增加到年终的132家,表明品种为机构增持重要品种。其次,选择宏观经济调整中行业影响度较小、股价调整幅度较大且有预期资产注入的品种。从行业周期来看,地产、钢铁、机构等行业周期性影响较大,而处于大国博弈期的传媒行业则身兼防御性和奥运会商机、大国传媒崛起等利多环境的支持。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昨日发布的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显示,根据2008年2月为止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和测算,2007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4811亿元,比2006年增长13.6%。2008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约为5440亿元,比2007年增长13.1%。随着奥运会的即将在北京开幕,国人及世界对新闻媒体特别是中国强势媒体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大国传媒的博弈也为行业内的潜力公司奠定了极佳的发展机会与空间。投资者可对行业内潜力较大、股价优势明显的公司进行深入挖掘,比如有首都机场强烈广告业务注入预期的华闻传媒(000793)、安徽出版集团准备借壳上市的科大创新(600551)、上市业绩强劲增长的博瑞传播(600880)等,最后选择严重超跌的品种,深沪A股从上方深跌下来,一些品种出现了50-80%的跌幅,其技术性反弹有可能在年报及季报尾声阶段出现,历史经验表明,超跌股的反弹往往出现在年报期即将或结束之时。
  总体来看,笔者研究认为目前上证3000点区域为多空时间结合点的关键区域,而在深沪A股重挫之后配合政策面关注、年报及季报风险进入尾声之时,建议投资者可战略布局关键区域的投资,而阶段性来看,关键区域内的投资仍应对资金介入程度、行业周期及防御性、行业发展机会及股票超跌情况等进行分析,从中挖掘关键区域内的投资品种进行波段运作为佳。(九鼎德盛)
基金增仓方向隐藏重大机会
周二深沪大盘呈现探底反弹的走势,其中上证综合指数盘中跌破3000点整数大关后激发了部分抄底资金的进场。进一步观察盘面可以发现,金融、煤炭板块整体表现较为活跃,成为推动大盘探底反弹的主要做多动力。从基金增仓的方向来看,主要包括煤炭及煤化工、农业、化肥、钢铁、机械、造纸、煤化工、铁路等行业,同时,从基金持仓前50只重仓品种来看,金融股就有11只,说明金融板块仍是机构战略性持仓的重点板块。笔者认为,上述行业很可能意味着未来行情发展的热点方向。
  [今日市况]
  周二深沪大盘呈现探底反弹的走势,两市股指双双以带较长下影线的“锤型”阳线报收,成交约895.65亿。从全天股指运行的态势来看,承接上日高开低走的态势,早盘上证综合指数以3076.72点低开后继续震荡下行,并一度跌破3000点整数大关,最低跌至2990.79点,此后在抄底资金进场的推动下展开放量反弹的走势。深成指相应呈现探底反弹的走势。
  从盘面情况看,尽管两市股指均以红盘报收,但个股仍然跌多涨少,其中深圳市场涨跌家数比例为207:491,上海市场涨跌家数比例为294:552。涨幅榜方面,通葡股份、深高速、航天晨光、深国商等17只个股涨停。从板块风格来看,金融行业以4.17%的涨幅位居各板块涨幅之首,其中太平洋、国金证券、北京银行涨停,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等大幅反弹。除了金融行业之外,煤炭行业整体表现相对活跃,其中山西焦化涨停,中煤能源、安泰集团、露天煤业等均有良好表现。
  周二,上证综合指数以3076.72点开盘,最低2990.79点,最高3148.73点,报收3147.79点,上涨30.81点,涨幅0.99%,成交607.16亿;深成指开盘10856.19点,最高11208.71点,最低10586.36点,收盘11174.77点,上涨80.44点,涨幅0.73%,成交288.49亿。
  [今日消息面]
  周二主要有以下信息值得投资者关注:
  1、58家基金公司的346只基金2008年一季报今日披露完毕。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基金亏损6474.99亿元,资产管理规模缩水至24750.44亿元,股票仓位降至74.68%,但整体仍呈净申购态势。一季度末,基金股票投资市值占A股流通市值的23.2%,较去年年底下降3.3个百分点。
  2、沪深交易所昨日就实施《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有关问题分别发出通知,持有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股东可以通过大宗交易系统,以配售方式或公开发售方式转让其所持股份。两家交易所在通知中表示,对于持有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股东预计在未来一个月内公开出售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数量虽未达到上市公司总股本1%,但达到或超过150万股的,鼓励在大宗交易市场转让。
  3、统计显示,5月份将有91家公司的166.57亿股的解禁股出笼,合计市值达到1841.13亿元。其中增发限售股3家,首发上市限售股15家,股改限售股72家。
  4、2008年一季报全部披露完毕,根据对可比的250只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变动的分析,可以看出,通胀预期在一季度完全主导了基金投资,为了规避通胀风险,基金开始对农林牧渔、食品饮料、以煤炭为代表的采掘业中的龙头股大举增持,而对宏观调控压力较大的钢铁、石化、航空等周期性行业的龙头股进行了减持,证券、银行、保险等金融股也受到了基金的大幅减持。
  [后市简评]
  周二深沪大盘呈现探底反弹的走势,其中上证综合指数盘中跌破3000点整数大关后激发了部分抄底资金的进场。进一步观察盘面可以发现,金融、煤炭板块整体表现较为活跃,成为推动大盘探底反弹的主要做多动力。在上日的文章中笔者提到,规范大小非解禁的利好政策出台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随着利好效应的逐渐扩散和后续其它政策利好预期的推动,深沪大盘有望成功构筑“政策底”,并迎来阶段性的反弹行情。
  从大盘的调整幅度来看,经过半年的调整,上证综合指数从历史高点6124.04点下跌以来,截至周二的最低点2990.79点,累计下跌3133.25点,最大跌幅达到-51.16%。比较国外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A股市场半年即被“腰斩”的现象确实为历史所罕见。大盘的罕见暴跌除了宏观经济、紧缩政策、美国次按危机爆发等因素之外,大小非解禁带来的资金压力无疑成为拖累大盘下跌的实质性做空动能。
  实际上,从股改基本完成到进入全流通市场的过渡阶段,以“大小非”为代表的产业资本与基金等机构为代表的金融资本之间博弈开始进入短兵相接的阶段。由于两者定价估值体系存在的巨大差异和持有成本之间的不对等,简单地通过股改对价的支付不可能也不能够有效解决相互之间的定价差异。双方博弈的结果形成了占据绝对成本优势的大小非完全主导了全流通市场的话语权,主导着新一轮的“价值回归”行情,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和大量的中小投资者的被动接受最终引发的市场动荡就使得大盘持续暴跌成为必然。不过,随着政策利好的驱动,尤其是大小非任意解禁抛售行为受到压制,此前大小非主导市场定价的“一边倒”现象将得到明显遏制。可以预期的是,前一阶段市场价格的扭曲现象有望得到纠正。因此,规范大小非解禁政策的出台进而催生的“政策底”有望从根本上扭转市场持续单边下跌的趋势,并成为阶段性反弹行情的重要转折点。
  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58家基金公司的346只基金2008年一季报今日披露完毕。通过对比发现,面临经济增速放缓、持续紧缩货币政策以及其它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加大的市场环境,基金在今年一季度对于投资组合中的行业及个股相应做出了重大调整。显然,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基金的投资风格发生重大变化。从披露的投资组合变动情况来看,具备确定性增长、能够有效抵御通胀风险和经济增速放缓的行业及潜力品种成为基金在一季度重点增仓的投资方向。从基金增仓的方向来看,主要包括煤炭及煤化工、农业、化肥、钢铁、机械、造纸、煤化工、铁路等行业,同时,从基金持仓前50只重仓品种来看,金融股就有11只,说明金融板块仍是机构战略性持仓的重点板块。笔者认为,上述行业很可能意味着未来行情发展的热点方向。(凌学文)
政策救市不会“无功”而返
提要:3000点是不是政策底,会不会有持续的政策出台救市?市场为什么会对政策救市反应如此平淡,市场行为和政策意志两者之间将如何博弈?这是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
  一、3000点是不是政策底?
  3000点附近的政策态度是有明显和关键性转变的,和之前仅有证监会采用基金救市不同的是,目前表达救市意愿的部委已经越来越多,救市措施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比如从上周以来,管理层终于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银监会、国资委、央行等相关负责人都对股市发表积极言论,20日证监会更是扣响了救市第一枪。
  并且和以前不同的是,管理层终于拉下了对规范大小非抛售行为遮遮掩掩的不明朗态度,证监会的指导意见虽然对大小非行为约束缺乏足够的力度,但毕竟已走出关键性一步。
  我们认为,以上的这一系列现象反映出一点最关键的因素:即主管金融的最高层在股市政策的态度上已经发生明显转变,政策意志已由观望转为救市为主,目前阶段确实已经处于政策底附近,这从根本上为系列政策出台奠定基础。
  二、市场为什么对政策救市反应平淡
  不过令人略感意外和失望的是,证监会指导意见出台和救市意图似乎并没有得到市场的积极响应。实际上,从近两日的市场走势来看,指数表现很可能是出乎管理层意料之外的。我们认为,这是由于市场本身对信息解读的不完全和不同理解所致。
  1.对政策的不明朗预期导致主力机构观望
  客观来说,虽然证监会通过规范大小非流通指导意见表达了其救市意愿,但这一指导意见确实过于粗糙,对大小非的约束力度是远远不够的,也不足以打消市场主力的疑虑。甚至还有部分机构会担忧,出于恐惧更加严厉的限制措施出台,大小非们会不会加快出逃的步伐。
  这些担忧必然遏制金融机构们的做多激情,也就限制了市场做多行为。
  2.部分大小非出逃
  和金融资本行为模式不同的是,大小非们的思考角度是不同的。忧虑更严格的限制措施出台,会逼迫大小非们尤其是有一定减持打算的大小非们加快其减持步伐。
  3.市场非理性情绪是需要一个释放过程
  中小投资者们出于政策救市和市场下跌之间的反差,其对政策失望和对市场持续下跌的恐惧,也最终会推动其杀跌意愿和恐慌行为的完全释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小投资者都往往会成为最后的杀跌动力。
  三、市场行为和政策意志之间的博弈将如何演化
  目前阶段政策意志和市场行为之间的矛盾,已经构成了决定市场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并且我们认为,政策和市场行为两者之间的博弈将持续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内我们应注意两点:
  1.政策和行为之间相互影响主导市场走势
  市场参与者对政策的不满,必然会演化会成为抛售冲动,这必然会导致股市危机的进一步扩大化。但是另外一方面,市场危机扩大也会进一步逼迫管理层加速政策出台的步伐。在这里市场行为和政策两者都不是静态的,而是在一个相互博弈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最终的实际结果。
  2.市场越是临近奥运,救市的政治压力就越大,政策意志也就越不可动摇
  应该说随着指数持续暴跌,股市崩盘就已经不再只是资本市场本身的问题了,而是和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等因素联系在一起。对于想要办一个成功奥运的本届政府来说,对这种情况不可能坐视不理。政治上的压力决定了金融高官们越是临近奥运,救市的迫切感必然就会越强烈,利益阻挠政策出台的可能性就越小。(广州万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