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是对付通胀的不二选择吗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09-1-30 06: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欧洲央行的加息及周小川行长在油电价格上调后第一时间所表达的反通胀强硬姿态,近期市场上关于加息的传言甚嚣尘上。
  从目前情况看,主张加息的一方明显占上风,其论据主要是:通过加息来改变实际利率为负的局面,通过加息来抑制消费与投资需求,通过加息来对付居高不下的通胀、避免重蹈越南覆辙等。
  加息果真对抑制通胀有效吗?对付通胀必须借助加息这一手段吗?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关系到政策的选择、关系到宏观调控的得失成败。
  持“加息可有效抑制通胀”观点的人最喜欢拿费雪效应说事,因为费雪效应表明,一国的利率水平与通胀水平之差(即实际利率水平)不随时间而变化,也就是说,利率水平与通胀水平是一种水涨船高的关系:通胀高,利率也跟着高。基于费雪效应,在通胀较高时,就得提高利率,以确保利率与通胀之间差额的相对稳定。
  但是,费雪效应只是特殊情况下的产物,并不适用于任何国家、任何时期。考察我国年度CPI和1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数据,可看出两者并不存在费雪效应所描述的关系。在一些年份,实际利率为正;而在另一些年份,实际利率为负。
  在笔者看来,在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加息可有效抑制通胀”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这至少有以下三条理由:
  1.对付成本推动型通胀,治本的办法是降低成本、增加供给。
  我国当前面临的通胀很大程度上是成本推动的,而非需求拉动的。不同成因的通胀,其治理方法应有所不同,否则会药不对症。加息对治理需求拉动型通胀或许有效,但对治理成本推动型通胀不仅无效,反会令其恶化。原因很简单:加息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成本。
  2.在汇率形成机制缺乏足够弹性的国家,加息只会导致流动性进一步增加。
  加息能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前提。在汇率机制相对灵活的国家,如欧元区国家、美国等,加息或能缓解通胀压力。但在我国,由于汇率机制相对缺乏弹性,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程度较高,加息只会导致热钱的涌入(特别是在其他国家并未加息的背景下),以及与之伴随的外汇占款的激增。
  3.对付全球性通胀,最有效的办法是美国加息,其他国家加息只会使问题进一步恶化。
  人们似乎已达成一种共识,那就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程度不一的通胀问题,而祸因在美国。美国为了摆脱自身的经济与金融困境,听任美元长期疲软。由于国际上的大宗商品均以美元计价,美元的疲软直接导致这些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从而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通胀。
  欧洲央行或其他国家央行的加息,可谓“本末倒置”,只会导致美元的进一步疲软,通胀问题根本得不到缓解。(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