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0年,财税再救中国?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09-1-30 06: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前三季经济数据的出台,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正在加大,而决策层面已经提前作出反应。就在上周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刚刚针对第四季度的经济情况作出了安排部署。有学者分析,决策层或将效仿1998年应对金融危机时的经验,动用多项财政政策力挺出口、加大投资。
  但昨日不少专家纷纷提出,面对本次经济难题,财政政策发力的空间或许不会再像1998年那样明显。
  出口占比不减反增
  根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昨日新闻发布会上的表态,此次我国经济面临下滑风险显然是受到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很大影响\"。
  最为明显的佐证是,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对部分新兴国家的影响也正在逐渐显现,我国经济的支柱--出口再次遭遇重挫。这和1998年发生在中国的事情颇为相似。其时,中国出口的快速下滑成为当年经济快速下滑的重要原因。
  但不幸的是,这次的情况或许更加严重。《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分析认为,从内外需的比重来看,近几年中国对外需的依赖程度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呈上升趋势。
  \"出口占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19.2%增加到了2007年的37.5%。\"沈明高说,\"而净出口则从1997年占GDP的4.3%上升至8.1%的历史新高。\"如是状况意味着的是,对外需的过度依赖必将导致中国经济在明年继续放缓。
  投资拉动或难见效
  根据温家宝总理针对四季度经济工作作出部署的十条具体举措,加大投资力度的思路显而易见。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近日也在清华大学明确表示,政府正集中精力加大对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铁路领域,并放宽对房地产部门的限制。
  这和1998年决策层所采取的措施如出一辙。\"上次我们建造公路体系来增加内需,这次我们很可能建造铁路网。\"郑新立说。
  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看来,当前中国的情况和10年前已经大不一样,紧紧依靠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或许已经不足以提振经济。
  \"10年前,政府只需要3倍增量的投资就可以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但如今,我国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完善,同样的效果可能需要5到7倍的增量资金。\"刘煜辉表示。
  沈明高的观点是,如果经济放缓持续,政府有可能再次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如果不能配合消费增长,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未来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重点很可能将是消费导向的。
  财政减收成隐忧
  在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的同时,财政部耐人寻味的发布信息称,三季度财收增长下滑趋势明显。
  财政部表示,1-9月全国财政收入48946.86亿元,同比增长25.8%。但由于经济增速回落,以及相关政策形成的减收效应进一步显现,第三季度财政收入增长下滑趋势明显。
  事实上,此前财政部公布月度收支数据并无定规。但今年以来,公布季度和月度数据日渐频繁,同时还附以数据详解,不断强调后半年收入增幅下降趋势日益明显。
  此前就曾有报道猜测,财政部的表态明显向市场传递这样的信息--因未来几个月财政收入增幅将持续下降,同时支出压力大增,大规模\"财政刺激\"将面临现实的压力。
  而鲁政委就在昨日旗帜鲜明地指出,面对决策层希望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速的愿望,\"地方财政力量可能力不从心\"。
  \"今年以来地方项目投资实际上增速则是在放缓的;而在第二季度开始大幅加速的是中央项目。\"鲁政委认为,地方政府试图以投资求稳定的意愿\"缺失\"极有可能意味着:楼市疲软对地方财政实力造成了重创。
  \"这一因素也构成了未来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软肋之一。\"鲁政委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