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进驻信托业渐入高潮 欲谋求更大股权比例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09-1-30 06: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本土信托公司试图借壳上市节节败退的同时,外资机构入股中小型信托公司却“捷报”频传。知情人士7月8日向本报记者确认,报批已多时的苏格兰皇家银行入股苏州信托、摩根士丹利入股杭州工商信托已经获得银监会批准,具体的交易价格即将公布。
  自去年9月以来,已经有巴克莱与新华信托、澳洲国民银行与联华信托、英国安石与北京国际信托“联姻”的案例,而麦格理、汇丰、美林、瑞银、日本三菱信托正在坚持不懈地与各自中意的信托公司接触,外资进驻信托公司已渐入高潮。
  信托公司的全牌照功能吸引着外资不仅仅局限于20%的比例,上述人士说,收购信托公司的成本相对较低,外资寄希望于取得控制权。下一步信托业有很大可能性按照基金业的比例,将外资入股的上限提高至49%。
  外资进驻渐入高潮
  摩根士丹利入股杭工信的股权比例为19.9%,摩根士丹利的董事总经理、北京代表处首代杨凯有望出任杭工信的CEO。
  而苏格兰皇家银行(RBS)牵手苏州信托颇有些无心插柳的意味。初始是联想控股意在介入苏州信托,但出于经验不足的考虑,联想控股被建议联手一家外资银行。于是,其找到了RBS,而RBS目前也是中行的股东。
  巴克莱与新华信托、澳洲国民银行与联华信托、英国安石与北京国际信托已经完成联姻,还在谈判中的有麦格理联合北京三吉利公司与昆明信托;汇丰与山西国投、国民信托;美林与西部信托、江苏国投;同时,瑞银也正在与江苏国投接触;日本三菱信托与中信信托,密密麻麻地已完成和潜在的交易涉及了10余家外资机构和10余家本土信托,显而易见,外资进驻信托的热情和行动都空前高涨。
  毕马威中国的交易服务合伙人周国民告诉本报记者,鉴于信托公司营业范围的大幅扩大,近期外资对该行业兴趣大增是情理之中的,因为范围的扩大为外资公司进入中国金融市场以往最为封闭的领域提供了潜在机会。对信托公司地域限制的大幅取消也为全国范围的扩张创造了机会。
  重庆国信总裁助理孙飞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信托有着灵活的业务范围,凭借着信托公司强调功能的平台,有利于外资机构完成对中国市场的布局。
  周国民补充说,这一行业另一个重要的吸引力在于信托公司给了境外机构进行本土融资(通过信托公司的客户)然后将资金投入所期望的投资目标的机会,这就给境外机构投资中国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而且,这一行业中的其他公司,如证券公司和银行,由于当前利润惊人,外资的投资入股难度日益上升,且只有在非常高昂的代价下才能实现。相比而言,投资信托公司的花费要相对较少。
  信托行业正在日益回暖。根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的数据,2007年,信托行业的盈利和资产规模继续上年的快速增长,信托公司营业收入总和增长了1.77倍;净利润增长了0.9倍,公布年报的50家信托公司的净利润达到159亿元;信托资产增长了107倍,达到9033亿元。
  期望扩大比例
  信托以前是令人头疼的“麻烦孩子”,与灵活的业务模式伴生的是各项违规事件层出不穷。直至2007年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发布,明确信托公司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专业化机构,明晰了其发展定位。也使其作为唯一一个可以投资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产业市场的金融机构,在业务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
  因此,外资机构希望有更大的控制权。迄今为止,完成的入股比例皆逼近了政策允许的上限。孙飞也指出,外资入股的比例在未来也有望放开,可能参照基金业49%的上限。
  周国民介绍说,为将国内的信托公司改造成为专业的财富管理公司,中国向外资开放了信托产业。起初,国家对外资投资信托行业的规定和对投资银行业的规定类似,例如单个境外机构投资入股比例不能超过20%,外资所占的总投资入股比例不能超过25%。
  2007年8月9日,银监会出台了新规定《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允许海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国内信托公司。以往的单个投资者及其关联方向信托公司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20%,且投资入股信托公司的境外投资者不得超过两家的规定予以保留。但是,办法中没有明文指出外资所占的总投资入股比例不能超过25%。他认为,可以将此理解为允许两家境外机构的投资入股比例分别达到20%的上限,即,外资所占的总投资入股比例的上限可以达到40%。但是,目前正式的官方解释仍未出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