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圣诞节的真正意义?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06-12-25 13: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圣诞节作为纪念耶稣基督诞生在这世界上的日子,但现在的人提起圣诞通常只会想起之前所讲到的,不只 是普通人,甚至我们基督徒都有这样的情形。撒但真是很狡猾,它不是把圣诞节在这个世上除去,而是扭曲了圣诞节的主角 。 今天我们分享的经文是提摩太前书的一章15节“‘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 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 大家都知道耶稣是在马槽里面出生的吧~为什么他要选择在马槽里降生呢?作为人子,他当然可以选择在 哪里出生。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在一个牲畜的食具里出生吗?其实耶稣选择做一个木匠的儿子,一出生就是在马槽当中,只 是用草包裹身体,是因为“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大家都应该知道“以马内利”的意思吧,是“神与我们同在” 。如果耶稣是在皇宫出生,那样行不行啊?在皇宫之中,那些牧羊人还能不能够接近耶稣呢?当然是不行的啦~皇宫里可是 守卫深严呢。或者那些在东方来的博士还可以的。但是,耶稣的目的是要拯救世上的罪人,他没有说要拯救怎么样的罪人, 行乞的、瞎眼的他也拯救;财主他也拯救,不过那个财主最后还是苦恼地走了,因为他的财产甚多;就算是以前逼迫基督徒 的保罗,他也拯救。 提摩太书就是保罗写给他的儿子提摩太的,里面开始就已经说“‘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 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其实之前保罗所做的事,全都是以当时他的信仰为动力的。他去杀害基督徒也是因为他觉得 基督徒与他所奉行的信仰不符合,所以他就报以仇恨去钉死他们、用石头打死他们。所以他说“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大 家接着看下面16节,“然而我蒙了怜悯,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他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 样。”所以他信靠了耶稣之后就没有以他那些信仰做动力啦~因为他觉得他的一切都是来源于神的,甚至是他的动力也是。 后来的他就效法耶稣,以自己的性命去拯救罪人。而他也从一个罪人而成为一个义人了。也是我们说的“因信称义”啊。 现今社会真是人类有史以来教育最发达的时代了,那边的小朋友,你不要看她那么小啊~已经懂英文ABC的 啦~~问一下在座各位,现在读到中学够不够啊?当然不够啦~~大学呢?勉勉强强啦~最好就继续读硕士、博士啦~而读完博士 就差不多三十岁了喔~现在的教育那么发达,但是看看现在的社会,自私、欺骗……是因为在人们的心中真正的需要没有得 到,而我们作为基督徒,应该效法耶稣,拯救在这世上的罪人。但是不是我们在街上见到人指着他说:“你有罪啊,应该去 悔改啊。”这样当然不行啦~拯救罪人当然是不容易的,但是这不是借口,记得以色列人以前有一个传统节日,在那个节日 里,所有的人都要找一个比自己穷的人,去真心送一份礼物给他。这是一个相当有意思的节日喔。 耶稣以自己的性命去拯救罪人,我们也应该一样。在这个圣诞节中,我们也试一下使多一个人信靠耶稣; 或者去了解身边的人的需要;或者原谅一个你之前不喜欢的人;或者全心全意为身边的人祈祷。希望大家可以过一个简简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12-25 13: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圣诞的真义:纪念道成肉身的耶稣:「耶稣」这名字在希伯来文中是「拯救者」或「神的帮助」之意。他的门徒称他为「弥赛亚」或「神的受膏者」。「基督」是「受膏的那一位」之意。早在耶稣降生之前七百多年,先知以赛亚已预言:「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赛七:14)「以马内利」就是神与我们同在之意,说明神临到人间。 由於耶稣的诞生是由圣灵降临在童贞女马利亚身上而怀胎,所以耶稣即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他的降生应验了旧约圣经中许多的预言。有关基督从童女而生,降生的时间地点,降生前的先锋预备和预取的名,降世后成人子所受的待遇,以及降生的目的,都不迟不早地按父神旨意成全,一一应验了众先知的预言。 一般以为「公元」是以耶稣降生那年为始计算的,公元本身是历史上记载耶稣降生的划时代标帜。「基督耶稣降世」应该是圣诞节的头条新闻,因为这是天使向惧怕的牧羊人所报的大喜消息,这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唯有耶稣基督才是唯一的「救主」,他是「神子」为把人类从罪恶里拯救出来,才降生成「人子」,这就是「道成肉身」的耶稣。 纪念为人舍命的救主:「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若没有主耶稣的降生,也就没有舍命赎罪这回事了。救恩的中心是主在十字架上的流血救赎,而十字架的中心是神的爱。关於十字架的救恩,在圣经中有很多预言和预表,从亚伯献祭起,直到主耶稣和门徒最后一次晚餐,都直接或间接地预言和预表,一致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各各他的十字架。主耶稣的舍命救人,「这一切的事成就了,为要应验先知书上的话。」(太廿六:56)。他虽是至高者,却为人类的罪,降生在最卑贱的马槽里,生长於平凡的木匠家,为传福音给心灵贫穷的人,谦卑顺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因他受的刑罚,使信他者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使凡接受者得医治,只有藉著神的羔羊——无罪的耶稣,才能除去世人罪孽,成全神的救恩,因此在纪念圣诞同时,切勿忘记他降世的目的。 纪念复活升天的基督:主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他甘心为罪人受死,并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复活之后曾先后十次显现给抹大拉的马利亚、十一个使徒和一些门徒看,甚至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复活后四十日之久,在使徒们众目睽睽之际,忽然有一朵云彩把他接去,他升天了,他在天上为众圣徒代祷和预备将来的住处。主耶稣的降生既是一个神迹,主基督复活又是另个神迹,因他不但有复活事实的铁证,也应验了旧约圣经的预言,「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腓二:9-11)复活的基督,是我们信仰的中心,只有相信从死里复活的救主,才能得救。当我们庆祝圣婴之降生,更重要是相信他是复活之主,他也把复活的生命赏赐给属他的儿女。 纪念必定再来的君王:主耶稣再来是一个肯定的事实,这个真理是新约圣经的一个重要主题,平均新约圣经每二十五节就有一节论及主再来的事。主耶稣在他死前和复活后,曾超过二十次以上用预言、应许、比喻等不同方式宣告他还要再回来,这个真理可以说是他一切教训的骨和肉,也是所有基督徒有福的盼望。 圣经说:「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启廿二:12)他第一次降生,是义者代替不义者,无罪者代替有罪者,也就是替死换生,救人灵魂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但是救主降生到今日已快两千年,主再来的日子确实近了,审判的时候已经快到了,这对全世界应当敲起警钟。升天的时候,他怎样往天上去,他还要怎麽样来,但这次降临的耶稣要做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他还要来接凡属於他的人到他现在预备的地方去。主耶稣亲自说:「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约十四:2-3)同时基督再来还要审判罪人,他现在还没有回来,这并非耽延,乃是宽容,不愿一人沉沦,乃愿人人悔改。 耶稣基督降生在这个世界,并非一乐园,当你鸟瞰这人世时,你会发现它充满著罪恶、黑暗、和痛苦的人间,这都是因为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犯罪所致。但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赐给我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神差他的儿子第一次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叫人因他得救。所以耶稣降世的那夜晚,是神圣、至善、安详、喜乐、它蕴含著温暖和光明,为那些沉溺在黑暗、不幸中的人们带来了安适、慰藉及力量,也带来了永恒的祝福。未知你是否已经完全脱离了罪恶的捆绑?有否清扫你的心房迎接这位救主呢?只有耶稣基督的权力才能使人类的心灵得真正的自由,所以圣诞是一个自由的生日,也是奇妙伟大的诞生。 今天,只要你悔改自己的罪,相信他,接受他做你个人的救主,你的罪就被赦免了,你与上帝就恢复了那起初和睦的关系,你就得了永远的生命。今天你接受耶稣在你的心里,今天就是你的圣诞节,愿上帝今年赐给你一个特别的圣诞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12-25 13: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圣诞节的来历 每年12月25日是全世界大多数基督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 教会开始并无圣诞节,约在耶稣升天后百余年内才有。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 25日为圣诞节。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从此世界大多数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也开始流行起来了。 由于圣经记载耶稣生于夜间,故传统称12月24日夜为“圣诞夜”或“平安夜”。 圣诞节的来历 ( 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庆祝基督教创始人耶稣基督生日的日子,是西方国家最大、人们最喜爱的节日。 据基督教徒的圣书《圣经》记载,上帝决定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投生人间,找个母亲,然后就在人间生活,以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学习热爱上帝和更好地相互热爱。“圣诞节”的意思是“庆祝基督”,庆祝一个年轻的犹太妇女玛丽娅生下耶稣的时刻。 《圣经》记载,玛丽娅和木匠约瑟夫订了婚。可是,在他们同居之前,约瑟夫发现玛丽娅已怀孕。因为约瑟夫是个正派的人,又不想把这件事说出去让她丢脸,所以他想悄悄地和她分手。他正在考虑这事时,上帝的天使出现在他的梦中,对他说,“不要嘀咕了,把玛丽娅娶回家。她怀的孩子来自圣灵。她将生下个男孩子,你们给孩子起名叫耶稣,因为他将从罪恶中拯救人们。” 尽管耶稣的确切生日并不清楚,大约是在2000年前,但是日历按着假定日期把时间分为公元前(耶稣基督诞生前)和公元后。在公元后的头三百年间,耶稣的生日是在不同的日子庆祝的。最后,在公元354年,教堂的领导人把12月25日定为耶稣基督的生日。 圣诞节的来历 圣诞节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节日。4世纪初,1月6日是罗马帝国东部各教会纪念耶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称为“主显节”(亦称“显现节”)即上帝通过耶稣向世人显示自己。当时只有耶路撒冷的教会例外,那里只纪念耶稣的诞生而不纪念耶稣的受洗。后来历史学家们在罗马基督徒习用的日历中发现公元354年12月25日页内记录着:“基督降生在犹大的伯利恒。” 经过研究,一般认为12月25日为圣诞节,可能开始于公元336年的罗马教会,约在公元375年传到小亚细亚的安提阿,公元430年传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耶路撒冷的教会接受得最晚,而亚美尼亚的教会则仍然坚持1月6日主显节是耶稣的诞辰。 12月25日原来是波斯太阳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的诞辰,是一个异教徒节日,同时太阳神也是罗马国教众神之一。这一天又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崇拜太阳神的异教徒都把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可能由于这个原因,罗马教会才选择这一天作为圣诞节。这是教会初期力图把异教徒的风俗习惯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后来,虽然大多数教会都接受12月25日为圣诞节,但又固各地教会使用的历书不同,具体日期不能统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为圣诞节节期,各地教会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这段节期之内庆祝圣诞节。自从12月25日被大多数教会公认为圣诞节后,原来1月6日的主显节就只纪念耶稣受洗了,但天主教会又把1月6日定为“三王来朝节”,以纪念耶稣生时东方三王(即三位博士)来朝拜的故事。 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圣诞节已成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广大非基督徒群众的一个重要节日。在欧美许多国家里,人们非常重视这个节日,把它和新年连在一起,而庆祝活动之热闹与隆重大大超过了新年,成为一个全民的节日。12月25日的主要纪念活动都与耶稣降生的传说有关。从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节日期间,各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似我国过春节。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已赞过已踩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