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麽主板上的时钟要用14.31818MHz的晶振产生,而不是其他频率的晶振?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4 | 2020-9-27 11: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那是要和其芯片内部频率相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0-9-27 11: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它们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0-9-27 11: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白了,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14.31818MHz是NTSC制电视(美国彩色电视制式)的色副载波频率3.579545MHz(一般简写为3.58MHz)的4倍。由于1981年电脑显示器非常昂贵,IBM工程师创造性地想出了利用电视机充当显示器的方案。为了生成能被电视机识别的彩色视频信号,IBM PC (型号5150)的主板需要3.58MHz的频率,所以IBM工程师就使用了14.31818MHz的晶振为主板提供基准频率。为啥不用3.58MHz的晶振呢?因为5150的CPU理想频率是5MHz,而14.31818MHz除以3等于4.77MHz,很接近CPU的理想频率,使用一个晶振可以得到两个关键频率,何乐而不为呢?后来,CRT的价格降低了,液晶显示器也出现了,屏幕的成本大大降低,电脑也就不需要借用家用电视来充当自己的显示器了。然而,由于大量早期应用和底层软硬件还依赖于PC 5150的时钟信号(比如14.31818MHz的1/12,1.19MHz,用来生成每秒18.2065次的IRQ0信号),为了万恶的兼容性,IBM(和其他电脑生产厂商)仍然保留了这个晶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0-9-27 11: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晶振的作用:给单片机正常工作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原理:在石英晶体的两个极板上加一个电场,晶片会产生机械变形,对极板施加机械力使其变形,又会在主极板上产生相应的电荷,这叫压电效应,如果在两个极板上加上交变的电压,晶片便会产生机械震荡。同时这种机械震荡还会产生交变的电场(比较的微小)。时钟控制的主要信号(1)CPU的频率:随CPU外频的不同输出不同的频率,如:100MHZ,133MHZ,166MHZ,200MHZ等.(2)14.318MHZ晶振:输出基准14.318MHZ频率.(3)北桥控制时钟IC正常工作.与时钟IC相互关联的关系.(4)输出AGP图形卡需要的66MHZ时钟频率.(5)一般情况下输出33MHZ的PCI BUS时钟.(6)输出南桥需要的33MHZ,24MHZ时钟和控制USB的48MHZ的专用时钟频率.(7)输出BIOS需要的33MHZ的工作时钟.(8)输出I/O需要的33MHZ,24MHZ或100MHZ工作时钟频率.(9)输出AC’97IC需要的24.576MHZ时钟(有的则不需要时钟控制IC供给,由自身24.576MHZ晶振提供)(10) 输出PCIE设备需要的100MHZ时钟频率
希望对您有所帮肋(·-·)参考资料:加我,我发给你资料QQ841566136

已赞过已踩过<时钟的标准必须是国际标准,如果你用这个他用那个的话那不是乱套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0-9-27 11: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东西太精华~` 这么用自有这么用的道理~`至于什么道理,我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