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民族服饰的个性色彩?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07-1-1 15: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蒙古族服饰大体可分为首饰、长袍、腰带、靴子四个主要组成部分。首饰是蒙古族妇女用于头上的装饰品,多用玛瑙、珍珠、宝石、金银制成,逢年过节、喜庆宴会、探亲访友时使用。平时牧区女子多用红、绿等色的长绸子缠头。男子冬季多戴尖顶大耳羊皮帽,夏日多戴前进帽或礼帽。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长袍,称蒙古袍,系腰带。靴子尖稍向上翘起。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传统服装,大襟右衽长袍,高领长袖,领口、袖口、边沿镶色彩鲜艳的花边,穿时系彩色绸布腰带维吾尔族城市妇女多穿西式短上装和裙子,农村妇女多穿宽袖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不论男女老少都喜爱戴四楞绣花帽,维语称“朵帕”。男子穿对襟长袍,维语称“袷袢”。回族由于受到汉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回族衣着已逐渐与汉族基本相同,但仍保留着自己的特点。西北地区的回族男装多衣服肥大,裤长及脚面,老年人扎裤腿,穿西装式的长大衣,戴青色、白色圆形或平顶小帽。妇女的衣服上窄下宽,一般及膝或长过膝盖,戴披肩盖头。朝鲜族爱穿白衣素服,有“白衣民族”之称。朝鲜族妇女穿短上衣、大长裙和船形胶鞋。男装为短上衣,外加坎肩,下穿宽大裤,外出常罩斜襟长袍,以布带打结。现在多改着西服。每逢节庆,朝鲜族男女老少都喜爱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壮族服饰妇女多穿无领、绣花、滚边的上衣和滚边、宽脚的裤子,腰间束绣花围腰,喜戴银首饰。土家族布料多为自纺自织的土布(史称溪布或峒布)。男装为对襟短衫,扣子很多,下着长裤;无论年老年轻,爱用青布包头。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衽开襟,滚镶花边,原着八幅罗裙,后改镶边筒裤,头缠青丝帕或布帕。黎族男子穿无领对襟上衣,下穿前后两幅布的吊幨(chan),结鬃缠头。女子穿无领对襟敞胸上衣,下穿无褶绣花筒裙。束发于脑后,披绣花头巾,盛装时戴项圈、手镯、脚环、耳环等。苗族男装简朴,一般分为对襟大褂和左衽长衫两大类,下穿长裤,束腰带,头裹青色长巾,腿上多缠裹腿。女装分右衽大襟或胸前交叉式两大类,下着宽脚长裤或百褶裙。多将银饰钉在衣服上,称为“银衣”,头戴形如牛角的银质头饰,高达尺余。苗族妇女盛装上的银饰用白银重近二百两。彝族凉山地区,男女都穿右斜襟贴身镶边上衣,男子下着长裤,女子下着长百褶裙。男子头顶留的头发称为“天菩萨”,裹青蓝布头帕,前方扎成“英雄结”,以无须为美,左耳戴大耳珠,珠下缀丝线流苏。女子也包黑色头帕,中、青年女子头覆绣花瓦式方帕,压以发辫;还喜戴耳环,在领口别上银排花。外出时男女都穿披风,彝语称“察尔瓦”,形如斗蓬,下端缀以长穗,长可及膝,用羊毛线织成,多为黑色。白族崇尚白色。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套黑褂。大理一带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丝绒短褂或红色坎肩,下着蓝布宽脚裤,以绣花布或彩巾缠头;已婚者绾髻,未婚者垂辫或盘辫于顶。脚穿绣花鞋。丽江纳西族妇女服装具有纳西族的民族特色,上身穿宽腰大袖大褂外加坎肩,下穿长裤、系百褶围裙,脚穿绣花鞋,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衣料多为蓝、白、黑三色,以黑为贵。劳动或出门披黑羊皮七星披肩,俗称“披星戴月”。傣族男子服装,上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裤,冷天外披毛毡,多用白布或蓝布包头。妇女的服饰因地而异,西双版纳妇女服饰艳丽,上着紧身大襟或对襟圆领窄袖短衫,下身着长筒裙;结发于顶,梳孔雀髻。德宏妇女婚前穿白色或浅蓝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腰,婚后着对襟短衫、黑色筒裙;青年妇女多束发于头顶,中年以上则戴黑色高筒帽。男女都蓄辫,喜爱戴藏式金花帽,上身外套藏袍“朱巴”,穿氆氇或牛皮的藏靴。拉萨地区已婚妇女系彩色腰裙“帮典”。藏袍是大襟衣服,而且比身高要长,穿时系上腰带,在腰部把袍的下部提起一些扎住。夏天或劳动时只穿左袖,把右袖从掖下拉到胸前,搭在右肩上,或者两袖都不穿,系在腰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