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师古是谁?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19-11-13 18: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颜师古颜师古(581-645) 唐朝学者。名籍,以字行(一云字籀),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之推,父思鲁,俱以儒家著称于世。师古少习家学,博览群书,尤精诂训,善文词。隋仁寿中,由李纲举荐,侵安养尉。后失职。回长安以教书为业。李渊起兵人关,授朝散大夫,拜敦煌公府文学馆学士,累迁中书舍人,专掌机密。唐太宗即位,拜中书侍郎、封琅琊县男,官至秘书监,弘文馆学士。唐太宗以儒学经典文字讹谬,诏令师古于秘书省考订《五经》,多有厘正。撰成《五经定本》,诏诸儒详议,师古随问辩答,人人叹服。太宗颁《五经定本》行于天下,作为学生法定课本。他从《汉书》难读,各家注“或离析本文、隔具辞句”,或“从意刊改”,错乱失序。故博采众说,在班昭以下三十七家旧注基础上重加校正,凡旧著是者,具而存之;旧注未详者,衍而通之;旧有所阙漏,详注而补之。评较诸家音义是非,校正旧史文之讹误。“条理精密,实在独到”,为前代各家注的总结。又“以世俗之言多谬误”,撰《匡廖正俗》八卷。所正谬误,多属古书字句训义、读音、形体等,间有当时俗语,少数以问答形式阐释词语来源演变。匡正涉及的典籍有《诗经》、《论语》、《尚书》、《礼记》、《春秋》、《左传》、《史记》、《汉书》、汉赋、六朝史书。是未定遗稿,故体例内容较芜杂。永徽三年(651),由其子颜扬廷呈上,录一本付秘书阁。宋代刻印时为避太祖讳,更名为《刊谬正俗》。师古刊定纠误儒家经典工作,使儒家诸经文字完全统一,不再有因文字不同释经各异的弊病。有利儒学的发展。主要著作有《五礼》、《急就章》、均佚。《五经定本》、《匡谬正俗》、《汉书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11-13 18: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颜师古(581年~645年),字籀,其先琅邪临沂人。齐黄门侍郎颜之推之孙,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唐代经学家、历史学家。 生平博览群书,尤精训诂。隋末仁寿年间由李纲荐举为安养县尉,唐初历任朝散大夫、中书舍人、中书侍郎、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贞观四年(630年)太宗诏颜师古于秘书省,考定五经,确定楷体文字,撰成《五经定本》,房玄龄诸儒对此书大加论议,师古“辄引晋、宋已来古今本,随言晓答,援据详明,皆出其意表,诸儒莫不叹服”。后奉太子李承乾之命注释《汉书》。贞观十九年(645年),随军征辽东,途中病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11-13 18: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颜师古是著名学者颜之推的孙子,家学渊源深厚.唐太宗时,曾"封琅邪县男",撰成后,进爵为"子".参与与的编纂,所著,以"因声求义"之法,对前注或存是,或伸意,或匡谬,或删芜,或补阙;而于校勘,则在校正讹误,校正诸表之错乱,恢复旧本之古字故语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因而对于的解读和传播起了重大作用.颜师古,字籀,(《旧唐书》云:颜籀,字师古。)雍州万年人,齐黄门侍郎之推之孙。博览群书,尤精训诂。隋末为安养尉,高祖入关,谒见长春宫,授朝散大夫。累迁中书舍人,专掌机密。太宗初,擢中书侍郎。考定五经,多所厘正,颁其书令天下学习。所注班固《汉书》、《急就章》,大行于世。终秘书监、弘文馆学士。集六十卷,今存诗一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