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比喻用暴力欺凌或被欺凌的人用“鱼肉”这个词?而不是用猪肉鸡肉羊肉?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3 | 2007-1-3 15: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这里的鱼和肉是两个词,其次,想象一下杀鸡和杀鱼等,杀鱼要简单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1-3 15: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意动用法。把百姓当成鱼肉,来下刀切割、用嘴撕咬、吞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1-3 15: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君为钓者,我为鱼肉”的由来《梦断紫禁城》末尾处,和珅有一段精彩的对白,最近被引用在baidu裁员的文章里。如下:和珅伏地磕了一个头,斟上一杯酒洒在地上,边洒边说:“乾隆爷,老皇上请您也受奴才和珅一拜。你是个文治武功的十全皇帝,我和珅是你的十全大补丸,如果说和珅以前多有言不由衷陷媚伺意之嫌,今日这一拜,却是发自内心。和珅是垂死之人。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游鱼贪食,钓者诱之,人皆责鱼,我责钓者。恕奴才说句不敬的话,奴才今天才明白过来,原来皇上你才是最高明的钓者。和珅这一世,积累的恶名让你钓起来送给嘉庆,成了他炫耀英明的标本;积累的财富被你钓起来送给朝廷,成了后世取之不尽的金山。到头来皇上你还知道鱼的苦衷,最后还给和珅留下一粒钓饵,留全尸。皇上呀皇上,子非鱼,安知鱼之痛苦?和珅原本以为与你是鱼水之情,在你手下如鱼得水,今日方才知道:原来君为钓者,我为鱼……”君为钓者,我为鱼肉!这句话是从哪里来的呢?我查了一下典故,估计作者是从一下两个典故中提取来的:第一个典故: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条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第二个典故: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刀俎:刀和砧板。意谓人如宰割鱼肉的刀俎,己为刀俎上的鱼肉,比喻处于受人摆布、任人宰割的境地。和珅说:子非鱼,安知鱼之痛苦?和珅有说:君为钓者,我为鱼……词目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发音 rén wéi dāo zǔ,wǒ wéi yú ròu 释义 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1-3 15: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有那个出典,就是本纪里的出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