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报燕惠王书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14-2-8 22: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不(够)聪明,不能听从先王的教诲,来顺应(君王您)左右(官员)的心,害怕犯下受斧质刑的罪,(这样)就伤害了先王的英明,又伤害了您的道义,所以逃奔到赵国.自己来负起不肖的罪名,因此不敢对(自己的行为)辩解。现在国君您派使者来数说我的罪行,我怕您身边的人不了解先王之所以容留在下的道理,又不表达清楚我之所以侍奉先王的真心,所以斗胆用书信回答(您)。“我听说圣贤的君王,不用俸禄私自照顾他的亲属,功劳多的就给他;不将官爵随便给他所喜爱的人,让能力相当的人呆在那位子上。所以了解(手下的)能力而授予官职的人,是成功的君王;依据品行而结交的人,是能树立名望的人士。我凭自己的所学来看,先王的举措(行为),有高于世事的心志,所以(在下)借着魏王的符节(出使燕国),而使自己在燕国得到(先王的)赏识.先王抬举(在下),在宾客中提拔我,而(让我)立身于(他的)群臣之上,(先王)不和父兄商量,就让我成为亚卿。我自己觉得听从(先王的)命令接受(先王的)教诲,可以侥幸不犯错,所以就接受了(先王的)命令没有推辞.先王命令说: ‘我对齐国有积怨,不(愿意)计较(自己实力是否)弱小,就是希望把齐国作为我的军事目标。’我回答说: ‘齐国,有帝国的遗风,有屡次胜利的战绩,有娴熟的作战经验, (又经常)练习进攻作战。君王如果想讨伐它,就必须用率领天下(各诸侯国)的方法来谋划。用率领天下(各诸侯国)的方法来谋划,最直接的办法莫过于结交赵国.况且(齐国的)淮北、宋地,是楚国、魏国都希望得到的.赵国如果同意盟约,楚国、魏国、宋国都会尽力,四国(加入)攻打它(齐国),可以大破齐国啊.’先王说:‘好。’我便接受(先王的)口令,派我出使南边的赵国。回国复命,起兵一起攻打齐国。凭借上天的眷顾,先王的运道,黄河以北的地利,跟着先王一举而攻占了济上.(到)济上的军队,接受命令攻打齐国,大胜齐国.轻装锐利的军队,长驱直入来到(齐国的)国都。齐国国王逃跑到莒,仅仅得以自己免遭(灭亡).(齐国的)珠宝玉器等财宝,战车甲胄珍贵器具,全都收入燕国。大吕钟摆放在元英宫,原来燕国的鼎放回到历室宫,齐国的(珍贵)器具摆在宁台上。(燕国国都)蓟丘的植物栽到了汶河的竹田中.自从五霸以来,功业没有及得上先王的。先王觉得切合了他的心愿,认为我没有挫阻他的命令,所以划地封赏我,使我得以和小诸侯国相比。“我听说贤明的君王,建立了功业不会将它废弃,所以留名在史册之中;有远见的人士,成就了功名不会将它毁坏,所以在后世(民众中)被称道。像先王(既)报仇雪耻,(又)平定了具有万辆战车的强国,收缴了(齐国经历了)八百年的积蓄,等到(他)抛弃群臣(去世)的日子,遗留下来的条令诏告后代具有重要的意义,执政担任事务的臣子,才能遵循法令,使庶出(国王的正妻以外妻妾所生)子顺服,(恩泽)施加到百姓头上,(先王的教诲)全都可以教导后世子孙.“我听说善于劳作的人不一定善于成就事业,善于开始的人不一定善于收尾。从前伍子胥说的道理得到阖闾的接受,所以吴王(阖闾)的足迹远涉到(楚国的国都)郢。(阖闾的儿子吴王)夫差不认可(伍子胥的观点),赐给他(装尸体的)皮袋子并(让他)浮尸江上?所以吴王(夫差)没有领悟(伍子胥)有远见的观点可以建立功业,因此将伍子胥沉尸(江中)而不后悔。伍子胥没能预见到(不同的)君主有不同的度量,因此(被)沉入江中也不改(他的处世方法)(所以)避免我自己遭殃保全我的功绩,未张显先王(知人善任)的事迹,是我的上策啊。罹患毁誉受辱的错误,损贬先王名声的事,是哉最担心的啊。面临不测的罪行,帮助赵国攻打燕国)来侥幸获得利益的事,按照道义的标准(我是)不敢去做的。“我听说古代的君子,断绝了交往不说(别人的)坏话,忠臣离去,不表白自己的好名声。我虽然不聪明, (但)经常受君子的教诲啊。怕您身边的人听信左右(臣子)的话,而不能了解(我这个)被疏远了的人的品行啊。所以斗胆用书信呈报,请君主明察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4-2-8 22: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意思啊?听不懂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