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07-1-10 22: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网络互联文章来源:zuowenw.com -------------------------------------------------------------------------------- 可悲可敬的玛蒂尔德 湖南省岳阳市岳化一中 陈立军 莫泊桑《项链》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她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傻蛋与可怜虫。玛蒂尔德真的只是一个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傻蛋吗?这是对她的全面而中肯的评价吗?就此,我有话要说——我觉得玛蒂尔德是一个既可悲又可敬的人物。一、玛蒂尔德的可悲1、“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玛蒂尔德美丽动人却嫁入小户人家并不可悲,可悲的是她的思想。她住着寒伧的房子,却梦想着幽静的厅堂;她吃着“好香的肉汤”,却梦想着名贵的佳肴;她有路瓦栽的呵护,却梦想着最亲密的男友;现实和梦想的落差很大,可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有人说幸福是以梦想作分母以现实作分子的分数。这样看来,玛蒂尔德作分母的欲望数值太大,所以玛蒂尔德的幸福值是很低的,因此她整天生活在痛苦之中,但这痛苦是她自找的,可谓木匠作枷,自作自受。其实一个人有欲望有梦想并没有错,就算是虚荣也没有错,但途径要正确。玛蒂尔德只是整天坐着做这样的白日梦,想要不劳而获,就有点可悲了。2、一夜疯狂过把瘾,十年辛苦作代价玛蒂尔德为了参加舞会而向有钱的女朋友借来钻石项链,从而在舞会上大出风头,让自己膨胀的虚荣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但乐极生悲,项链的丢失使她不得不用十年的节衣缩食和艰辛努力来偿还债务。于是她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生活由温饱型变成贫困型,她本人也由夫人变成了街女(平民妇女)。等她还清所有债务后,才得知所丢的项链是假的,才得知她为一串才值500法郎的假项链付出了十年的艰辛,消磨了十年的青春年华,一夜疯狂过把瘾,十年辛苦作代价,这是不是更可悲呢?二、玛蒂尔德的可敬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当项链丢失,不幸降临之后,面对那足以使她家破人亡的三万六千法郎赔款,玛蒂尔德没有绝望,没有逃避,没有向女友卑躬屈膝,更没有去买一挂假的行骗,而是毅然承担起偿还巨债的重任,她毅然辞退女仆,自己承担起所有的粗重家务;她放下之前养成的女性的自尊,在“水果店里,杂货店里,肉铺里,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她不再美丽如昔,“胡乱地挽着头发,歪斜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通红的手,高声大气地说着话……”,整整十年的奋斗,十年的不屈,十年的顽强,她固守着做人的基本道德,表现出对朋友极端的忠诚和负责任,也有力地维护了自己做人的起码尊严。她的忠诚也感动了佛来思节夫人,以至于佛来思节夫人毫不犹豫脱口说出了真相。(佛来思节夫人高贵而富有,其虚荣心的自我维护应更是小心翼翼,且其时已无据可查,她完全可以为了虚荣永远保守这一秘密。)玛蒂尔德的无怨无悔,诚实守信,坚毅坦荡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2、“天真的得意的笑”对生活十年前,本可平静快乐生活的玛蒂尔德因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梦想不能实现而无端地苦恼着,十年前,在那个舞会结束时怕自己的衣服太寒酸而急急逃走的玛蒂尔德,当十年后在公园遇到依然年轻美丽的佛来思节夫人时,她明知自己已衰老得让女朋友大跌眼镜,但她不再逃避,不再感到寒碜,而是大胆地迎上去,用一个农妇的容颜去迎接华贵的女友,并且大声地同她说话,告诉佛来思节夫人让她变衰老的原因——偿还巨债。她那平静的诉说,那“天真的得意的”笑告诉我们,十年的苦难已化作灰烬消失了,十年的磨难塑造了崭新的玛蒂尔德,十年的艰辛玛蒂尔德创造了“三万六千法郎”的巨大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让她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沉湎于“海市蜃楼”式的梦幻中,沉溺于无端的痛苦之中,而是天真地得意地笑对人生。玛蒂尔德这一伟大的转变,不也可钦可敬吗?玛蒂尔德这一形象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能清醒地认识自己所面临的生活,早日从虚幻的祈盼中找回自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自己平凡而有意义的人生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1-10 22: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1-10 22: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年第8-9期上面有两篇文章分别阐述了法国作家莫泊桑《项链》的主题。安徽汤国来老师在《点拨教学教案》总结中把玛蒂尔德的悲剧归结为资本主义社会虚荣心这一根源。(依《教参》以下称汤文);山东温德峰、李宗效两位老师在《关于主题及路瓦栽夫人的再思考》中谈到:“偶然性对于改变人的命运和性格方面有巨大的作用。”(以下称温文)而笔者认为:《教参》和汤文只是沿袭长期以来的以阶级确定一切的传统模式,而温文也不够准确。《项链》的主题应该是面对困境(不论是必然形成的还是偶然造成的),只有面对,只有正视,只有努力,才能解脱。笔者盛赞玛蒂尔德夫人是一个刚强的女性。
《教参》对主题的概括错误在于把玛蒂尔德的行为硬和阶级关系扯。既然玛蒂尔德有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她的好友佛莱思节夫人也一定有,但是文中并没有谈到佛莱思节夫人有虚荣心,所以实在不能说玛蒂尔德的行为是一种虚荣心,更不能说是一种小资产阶级虚荣心。我们想一想,一个小职员得到一次与教育部长共同参加舞会的机会该是多么的不容易,多么的令人激动,所以尽量穿好一点,得体一点也是人之常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无可厚非,作为一个小职员的妻子穿好一点去参加有教育部长参加的舞会,本身就是一种礼貌和对人尊重的表现,(或许我们不知道玛蒂尔德是否有认识部长,使丈夫有机会升迁的想法)这怎么能说玛蒂尔德的行为是一种虚荣心的表现呢?我们平时不也有便装和套装之分吗?中国影视作品中不是经常有借别人行头来打扮自己的吗?尤其是一些革命的老题材,有些领导去参加会议,自己衣服很破临时借一件衣服,难道这也是虚荣心的表现吗?
所以我们不应该否定玛蒂尔德的举动而应该理解。同时我们应该说玛蒂尔德向往过一种高雅舒适的生活是正常的,是一种正常的欲望,或者直接可以说是一种向上的追求。鲁迅先生说过:不屈是向上的车轮。人生没有欲望,它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说我们不应该谴责玛蒂尔德的追求,相反,我们应该支持她的追求。如果没有偶然事件发生,玛蒂尔德不依然在保持着年轻,保持着美丽,保持着追求吗?
温文也谈到玛蒂尔德在丢失项链之后的举动,只不过温、李两位老师把项链主题归结为“偶然性对于改变人的命运和性格有巨大的作用”。如果《项链》的主题仅仅是这,我觉得文章就没有必要花费如此多的笔墨去写玛蒂尔德怎样辛勤劳作地还债。文中虽然多处写到玛蒂尔德对现在的物质生活感到痛苦,但前文并没有写到玛蒂尔德不会吃苦,不善持家。玛蒂尔德虽然梦想过高雅生活,但是她没有任何离开家庭离开丈夫的想法,说明她虽有向往虽有追求,但是她很实际。
项链丢失后,玛蒂尔德更勤劳,更节俭,更会持家了,这怎么能说偶然事件改变就改变了玛蒂尔德的命运和性格呢?笔者认为文章后半部分花费如此多的笔墨去写玛蒂尔德辛勤劳作节俭持家还帐是为了盛赞玛蒂尔德是一个刚强正直诚实的女性,宁愿受苦受累,俭朴节省也要还清这笔债,决不能降低自己的人格和自己的品行,可见玛蒂尔德是一个多么坚强多么高尚的女性。同时从玛蒂尔德丢失项链后能立即辞退女仆,节省每一个铜子的行为来看,她本身就有着吃苦耐劳,勤劳纯朴的本性,如若不然,大家想一想,一个爱慕虚荣,追求舒适的人会因为一次意外而会立即变得能吃苦耐劳,勤劳纯朴吗?就是有,也决不会熬过十个年头的。再从文中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面对如此意外,玛蒂尔德夫妇却非常镇定,决定偿还,这种品质和行为较之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许多人来说,是何等的高尚,何等的难得。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玛蒂尔德是一位有着正当追求刚强坚毅能吃苦耐劳的品质高尚的女性。小说的主题盛赞了玛蒂尔德这样一位女性在面对突然意外,勇敢地承担责任,用十年的辛勤劳动来偿还债务,保持自己诚实善良的品质。这就是笔者对《项链》的主题及玛蒂尔德的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