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精通三国的高手来帮个忙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07-1-20 18: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言:曹操乃乱世之奸雄。从《三国演义》中得知之事并不仅仅于此。 曹操之才也不在众人之下。他少时曾经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明孔、孟之道,知管、乐之谋,他呕心沥血20年 ,精心撰写《孟德新书》,其中之妙,一言难尽,远不在《孙子兵法》之下啊。 曹操之智谋远不在众智郎话下。"望梅止渴"的千古佳话,足以看出他之智谋。赤壁鏖战,庞统献连环计,曹操大悦,程昱劝曹说,若东吴用火攻,船只难以散开,那当会全军覆没。曹操大笑。原来,当时正是11月余,隆冬之际,只会有西北风,不会有东南风,而曹军在西北岸,孙军在东南岸,若用火攻,必烧自己罢了。而周瑜当时并不知晓,是要进军前不久才知道的,气得吐血倒地,幸有诸葛亮帮助周瑜,为他"借风",才宽心九分啊。可见曹操之智并不在周瑜等人之下。 曹操之孝,更是真挚可泣。董卓破后,夺得濮阳,就立刻叫人接养父来身边尽孝,谁知,在刘表荆州地界,被刘表手下贪图富贵者杀害,曹操闻讯,痛不欲生,立誓拿刘表人头祭奠他父亡灵,挥兵讨伐刘表,他披麻戴孝,制旗为:报仇血恨。 刘备为匡复汉式,求贤若渴,卧龙凤雏也归他所用。我认为曹操之心,也是如此。曹操在末年,以位列人臣之极--魏王,手握兵权,朝中上下全权在他一人手中,可谓只手遮天,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了。但是,他没有丝毫的串位之心,是他子曹丕继位后才称帝的。在《观沧海》和《龟虽寿》等诗词中也能稍稍看出此意,他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天下,而是为了众人的天下。他也是求贤若渴。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为破袁绍,他是如何呢?袁绍手下谋士甚多,但袁绍不能善用,曹操曾说过,若袁绍果断行事,再能用将谋,他更本不可能战胜袁绍。袁绍不听许攸、沮授言,才败。许攸来投曹操,曹操正在睡觉,一听旧友许攸来投,连忙从床上跳下来,鞋袜不穿,连忙跑出恭迎。许攸一见,感慨万千,连忙献计,助曹操攻破袁绍。再说,袁绍想联军抗曹时,有一叫陈琳的谋臣,为袁绍写讨伐书,书传到许昌时,曹操正感头风,叫人念出,听后,头风尽不要而愈了,众人以为曹操必怒,立刻者怪众人,且立即发兵攻袁,谁料,曹操尽大笑,说道,此人文笔甚好。可惜呀……不为吾所用啊。郭嘉之死,他说:天丧吾也!典韦,与他长子--曹昂同死,但曹操说,典韦之死,比曹昂之死更使他肝肠寸断、悲伤不已…… 曹操,从黄巾大乱之际身为骑都尉讨贼,显露头角开始,讨董卓、诛吕布、伐袁绍、杀袁术,挟天子以令诸侯,南征北战,纵横乱世,四海皆知,口吐:"令叫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为三国鼎立打下基础,为宏伟魏国奠定基础,更为大千历史,写下一章又一章不朽的诗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1-20 18: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赵云开始随公孙瓒征讨,后投靠刘备,当阳长阪恶战中保护刘禅和甘夫人脱险。刘备西征时,赵云截江夺回了后主刘禅。后随诸葛亮、张飞等人沿江而上,攻打江阳、资中一带,完成了对成都西南部的包围。汉中争夺战中,赵云以微弱兵势设伏,使曹军撤退。建兴六年,赵云随诸葛亮北伐,在斜谷之战成功吸引了曹真主力,使得诸葛亮顺利夺取了凉州三郡。后云以兵力差距输给曹真,但是由于他和邓芝领兵固守,没有造成蜀军大败,战后赵云请求自贬。建兴七年,卒,后追谥为顺平侯。 赵云品性忠良,直言敢谏,曾力劝刘备将本打算赏赐功臣的土地还与百姓。在刘备伐吴前,又进忠言,劝刘备以国仇为重、私仇为轻。在对他的谥书中,强调了他有贤者之风,能体恤民情,慈爱百姓。其高风亮节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