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维护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07-1-14 19: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理疲劳——健康的大敌 有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每当遇到情绪不佳时、忧虑不安、精神抑郁或生闷气发怒时,就会感到身心疲惫不堪。实际上这是一种疲劳,医学上将这种因心理压力而造成的疲劳称作 为心理疲劳。 英国心理学家海德费说: “绝大多数疲劳,都是由于心理的影响,纯粹由生理引起的疲劳是很少的。”情绪上的不稳定和冲突,特别是抑郁和焦虑,往往是精神疲惫最为常见的原因。这种消极的情绪使人萎靡不振,不想活动,并且导致心理疲劳的发生。 一般来说,心理疲劳比生理疲劳更为复杂,也更难以恢复。心理疲劳同生理疲劳一样,本身是一种阻遏性机制,迫使机体进入休息状态,从而避免受到继续伤害,对机体起着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如果此时人们未能正视这一点,不及时采取措施恢复人体常态,而任其一再发展下去,过度的心理疲劳便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成为心脏病、高血压、肠胃病乃至癌症等疾病的致病因素。因此,对心理疲劳不可忽视,一旦由于心理压力大而自我感到疲劳不堪时,必须 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和治疗。 首先,要找出导致心理疲劳的原因,比较多见的 如学生:学习有偏科现象、学习有困惑、自我感觉学习紧张、学习方法错误、同学关系紧张、对老师误解、对家长有代沟(与教师、家长沟通不够)等。成人:家庭不和、人际关系紧张、工作不顺利、身处逆境等。 一、针对这些原因去探求合理的解决方法,放下思想包袱,减轻心理压力;如果一 时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也应尽量采取一些回避措施,尽可能先将那些恼人的事情丢开,待心理平衡之后再作考虑。 其次,要学会自我调节,无论是谁,生活中总会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情,产生一些心理上的压力。每逢此时,重要的是要善于自我调节而使心理压力减少。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平时养成开朗乐观的性格,遇事要有信心、有主见,同时处事待人要随和,避免钻牛角尖、生闷气、无端发怒而引起心理疲劳。 三、要不免不必要的精力浪费。许多人因拒绝承认现实而不断地消耗自己的心理能量。其实,在生活中不尽人意的事情很多,当你认识到某些让人烦心的事难以改变时,最好还是要认真面对它。这并不意味着懦弱,反而说明你有勇气和信心。避免无休止的让人精疲力尽的苦思冥想和不合实际的幻想,这是节省心理能量、减少心理疲劳的最佳选择。最后,当你意识到已经产生心理疲劳时,除应该注意休息、营养和自我调节以外,必要时应去求助心理医生,帮你重新获得旺盛的精力,维护自 己的身心健康。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学习成绩一下降,老师着急,家长上火;至于学生的心理出了偏差,老师和家长们,却不以为意,有的竟浑然不觉。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即使学习成绩顶呱呱,也不是社会需要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学生的心理偏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期望值过高,过分追求完美; (二)是以自我为中心,容不得对自己观点的否定; (三)是心理稚嫩、脆弱,支撑不住偶然发生的失败或挫折。 三个方面有时互为因果,有时相互交错。在这种“心理综合症”的状态中,有的学生厌学、逃学;有的学生偏执、薄情;有的打架、撒谎,有的甚至达到自伤、伤人的地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们岂可等闲视之。 人们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也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研究所的专家估计:目前有30%以上的学生患有“心理综合症”,这不能不引起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和警惕。 对学生,对孩子,既要保护他们的个性发展,又要及时进行爱心教育,既要让他们勤奋学习,也要让他们乐于学习。家长或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有什么心理问题,不要指责、慌张,要关心爱护他们,可以找心理医生咨询,切不可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压力。创造机会让他们既锻炼身体也要锻炼心理。让学生们身心都得到发展,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