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和湿疹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复制链接]
查看14 | 回复14 | 2009-10-13 18: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脂溢性皮炎和湿疹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男 | 45个月
来自江苏
2009-10-13 18:24:10
12人回复

健康咨询描述:
化验检查结果: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效果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0-13 18: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脂溢性皮炎(皮肤性病科)是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损害为暗黄红丘疹或斑片,边缘清楚,表面被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病因不甚清楚,目前一些研究者认为本病是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皮肤表面正常菌群失调,卵圆形糠秕孢子菌生长增多所致.
湿疹(皮肤性病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发病机理为迟发变态反应.多由于某些外界刺激与机体内的敏感因素互为影响所致,因果关系较复杂,如动物性,植物性因素,各种强化刺激均可诱发本病.故去除外因后,往往不易痊愈.临床主要特点为多种疹形的皮损,有渗出倾向,瘙痒较剧,常泛发或对称分布,病程较长,易迁延而慢性化.湿疹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无性别差异.患者往往有过敏性体质,家族中有过敏性病史.天气变化也和湿疹的发病有关,如夏季皮肤多汗易被浸渍.冬季皮肤易乾燥皲裂,目前治疗湿疹的药物较多,坚持治疗一般能减少复发,达到痊
治 疗:
治疗原则
一,全身治疗: 1.维生素B2,B6和复合维生素B等; 2.瘙痒剧烈时,可给镇静止痒剂等; 3.炎症显著或炎症范围较大时可短期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抗生素.
二,局部治疗:治疗原则为去脂,消炎,杀菌,止痒.
用药原则
1.一般选用维生素B族药物.瘙痒剧烈时,可选择1-2种按组胺类药物;
2.类症明显或皮疹广泛而其治疗不能控制时可选用强的松口服;
3.同时选用适当的外用药.
预防常识:
本病一般诊断不难,但应提高警惕与红斑型天皰疮鉴别,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引起严重后果.治疗中还应注意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限制多脂及多糖饮食,忌饮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用热水肥皂洗头,避免诸如篦头发等各种机械性刺激.
湿疹治 疗:
治疗原则
1.寻找诱发因素;
2.内服抗组胺药或短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3.普鲁卡因静脉封闭;
4.外用药物治疗;
5.合并感染时抗生素治疗.
用药原则
1.急性期皮疹泛发病例,强的松+赛庚啶和外用药为主;
2.慢性期病例,以赛庚啶+仙特敏或克敏能和外用药疗效较佳.
预防常识:
湿疹特别是慢性者,大都通过经年累月的治疗未获痊愈,患者常常失去信心.其实,湿疹不是“不治之症”,由于此病发病原因极为复杂,给治疗带来困难.患者应该与医生合作,建立治愈信心,尽可能避免各种可疑致病因素,如热水洗烫,过多使用肥皂,用力搔抓及外用药不当等.生活上注意避免精神紧张,过度劳累,食物中勿食辣椒,鱼,虾,蟹或浓茶,咖啡,酒类,衣被不宜用丝,毛及化纤等制品,平时保持大便通畅,睡眠充足,冬季注意皮肤清洁及润泽.这些都可减少湿疹的复发,达到治愈的目的.
症状表现:
1.典型皮损为边缘清楚的暗黄红色斑,斑片或斑丘疹,表面被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由于病变发生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略有差别;
2.皮疹好发于头皮,眉部,眼睑,鼻及两旁,耳后,颈,前胸及上背部肩胛间区,腋窝,腹股沟,脐窝等皮脂腺分布较丰富部位;
3.自觉症状为不同程度的瘙痒;
4.婴儿脂溢性皮炎常发生在生后第1个月,皮损多在头皮,额部,眉间及双颊部,为溢出性红色斑片,上有黄痂.
诊断依据:
1.好发于成年人及新生儿,典型皮损为边缘清楚的暗黄红色斑片或斑丘疹;上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分布对称;
2.皮损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丰富部位,如头,面及皱襞处等;
3.病程慢性,伴不同程度的瘙痒.
症状表现:
1.皮损:丘疹,丘皰疹,小水皰,糜烂,渗液,结痂,脱屑,苔藓化;
2.发病部位对称分布;
3.自觉剧痒.
湿疹诊断依据:
1.多形性皮疹; 2.皮损分布对称; 3.剧痒; 4.易渗出; 5.易反复发作成慢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0-13 18: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
而脂溢性皮炎也叫脂溢性湿疹,是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这是关键的 区别点)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常见于成年人及新生儿.到目前为止,它的发病原因尚未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0-13 18: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元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0-13 18: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湿疹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您的情况考虑是脂溢性皮炎.建议积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来确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0-13 18: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指导意见:
脂溢性皮炎和皮脂腺油脂分泌紊乱等有关系的,可以吃湿毒清胶囊治疗,湿疹属于过敏性疾病,会有对称分布以及瘙痒的症状,可以外用复方樟脑乳膏涂抹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0-13 18: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多的地方,如头皮,面部,胸部及皱褶部.发生于头皮部位,开始为轻度潮红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状鳞屑,伴轻度瘙痒,皮疹扩展,可见油腻性鳞屑性地图状斑片;严重者伴有渗出,厚痂,有臭味,可侵犯整个头部.头发可脱落,稀疏.面部损害多见于鼻翼,鼻唇沟和眉弓,有淡红色斑,覆以油腻性黄色鳞屑,常满面油光.胸部,肩胛部,初为小的红褐色毛囊丘疹伴油腻性鳞屑,以后渐成为中央具有细鳞屑,边缘有暗红色丘疹及较大的油腻性的环状斑片.皱褶部多见于腋窝,乳房下,脐部和腹股沟等,为境界清楚的红斑,屑少,湿润,常伴为糜烂,渗出.很典型的症状就是掉头发.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也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0-13 18: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
而脂溢性皮炎也叫脂溢性湿疹,是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这是关键的 区别点)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常见于成年人及新生儿.到目前为止,它的发病原因尚未明了.
脂溢性皮炎初发皮疹为红色丘疹或斑片,互相融合,上面覆有油腻状鳞屑或黄痂.由于发生的部位不同,症状各异,如头部损害,重者可伴渗出结痂,有臭味,可引起头顶脱发,称脂溢性脱发.眉,鼻翼,耳后见灰白色鳞屑或黄痂,基底潮红,躯干部位不规则黄红色或淡红色斑片,复以糠秕状鳞屑,严重者发展至全身而成红皮症.治疗:
1.少食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
2.内服药:
(1)维生素B族类制剂,如维生素B1或B2.
(2)有人主张服酮康唑或四环素.
3.外用药:去脂,消炎,杀菌,止痒的原则,常用复方硫磺洗剂,复方氯霉素酊,或希尔生液.

以上是对“脂溢性皮炎和湿疹的区别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0-13 18: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多的地方,如头皮,面部,胸部及皱褶部.发生于头皮部位,开始为轻度潮红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状鳞屑,伴轻度瘙痒,皮疹扩展,可见油腻性鳞屑性地图状斑片;严重者伴有渗出,厚痂,有臭味,可侵犯整个头部.头发可脱落,稀疏.面部损害多见于鼻翼,鼻唇沟和眉弓,有淡红色斑,覆以油腻性黄色鳞屑,常满面油光.胸部,肩胛部,初为小的红褐色毛囊丘疹伴油腻性鳞屑,以后渐成为中央具有细鳞屑,边缘有暗红色丘疹及较大的油腻性的环状斑片.皱褶部多见于腋窝,乳房下,脐部和腹股沟等,为境界清楚的红斑,屑少,湿润,常伴为糜烂,渗出.多见于30岁至50岁,尤其是肥胖的中年人.本病慢性经过,易反复发作,常伴为毛囊炎,睑缘炎,面部常与痤疮,酒渣鼻螨虫皮炎并发.
脂溢性皮炎最根本和有效的办法是抑制皮脂异常分泌,减轻皮损处的炎症反应,彻底排毒防止组胺和组胺受体的释放,起止痒作用.
脂溢性皮炎由细菌感染,长时间不治疗,皮脂侵蚀毛囊,很容易滋生细菌感染,导致毛囊被破坏毛发不长逐渐引起脱发症状.
脂溢性皮炎与皮脂分泌过剩,饮食,生活,细菌感染等多方面因素有关,长时间不治疗,皮脂侵蚀毛发,很容易滋生细菌感染,导致毛发破坏逐渐引起脱发症状,最终导致斑秃或者脱发,因此发现以后要及早治疗.

湿疹,中医称为「湿毒疮」或「湿气疮」.所谓「毒」,是指一些热毒,令身体产生排斥及敏感反应,而这些热毒可能是由食物,药物或日常用品(如油漆,樟脑丸等)引致.至於「湿」,是指身体机能受湿阻以致呆滞.由於人体有七成是水份,若水的运行停滞不顺,身体便会处於「湿」的状态,症状是四肢沉重,水肿,脾胃不和,大便稀薄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0-13 18: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
而脂溢性皮炎也叫脂溢性湿疹,是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这是关键的 区别点)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常见于成年人及新生儿.到目前为止,它的发病原因尚未明了.脂溢性皮炎(皮肤性病科)是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损害为暗黄红丘疹或斑片,边缘清楚,表面被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病因不甚清楚,目前一些研究者认为本病是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皮肤表面正常菌群失调,卵圆形糠秕孢子菌生长增多所致.
症状表现:
1.典型皮损为边缘清楚的暗黄红色斑,斑片或斑丘疹,表面被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由于病变发生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略有差别;
2.皮疹好发于头皮,眉部,眼睑,鼻及两旁,耳后,颈,前胸及上背部肩胛间区,腋窝,腹股沟,脐窝等皮脂腺分布较丰富部位;
3.自觉症状为不同程度的瘙痒;
4.婴儿脂溢性皮炎常发生在生后第1个月,皮损多在头皮,额部,眉间及双颊部,为溢出性红色斑片,上有黄痂.
诊断依据:
1.好发于成年人及新生儿,典型皮损为边缘清楚的暗黄红色斑片或斑丘疹;上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分布对称;
2.皮损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丰富部位,如头,面及皱襞处等;
3.病程慢性,伴不同程度的瘙痒.
治 疗:
治疗原则
一,全身治疗: 1.维生素B2,B6和复合维生素B等; 2.瘙痒剧烈时,可给镇静止痒剂等; 3.炎症显著或炎症范围较大时可短期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抗生素.
二,局部治疗:治疗原则为去脂,消炎,杀菌,止痒.
用药原则
1.一般选用维生素B族药物.瘙痒剧烈时,可选择1-2种按组胺类药物;
2.类症明显或皮疹广泛而其治疗不能控制时可选用强的松口服;
3.同时选用适当的外用药.
预防常识:
本病一般诊断不难,但应提高警惕与红斑型天皰疮鉴别,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引起严重后果.治疗中还应注意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限制多脂及多糖饮食,忌饮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用热水肥皂洗头,避免诸如篦头发等各种机械性刺激.
湿疹
类 别:皮肤性病科
概 述:
湿疹(皮肤性病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发病机理为迟发变态反应.多由于某些外界刺激与机体内的敏感因素互为影响所致,因果关系较复杂,如动物性,植物性因素,各种强化刺激均可诱发本病.故去除外因后,往往不易痊愈.临床主要特点为多种疹形的皮损,有渗出倾向,瘙痒较剧,常泛发或对称分布,病程较长,易迁延而慢性化.湿疹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无性别差异.患者往往有过敏性体质,家族中有过敏性病史.天气变化也和湿疹的发病有关,如夏季皮肤多汗易被浸渍.冬季皮肤易乾燥皲裂,目前治疗湿疹的药物较多,坚持治疗一般能减少复发,达到痊愈.
症状表现:
1.皮损:丘疹,丘皰疹,小水皰,糜烂,渗液,结痂,脱屑,苔藓化;
2.发病部位对称分布;
3.自觉剧痒.
诊断依据:
1.多形性皮疹; 2.皮损分布对称; 3.剧痒; 4.易渗出; 5.易反复发作成慢性.
治 疗:
治疗原则
1.寻找诱发因素;
2.内服抗组胺药或短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3.普鲁卡因静脉封闭;
4.外用药物治疗;
5.合并感染时抗生素治疗.
用药原则
1.急性期皮疹泛发病例,强的松+赛庚啶和外用药为主;
2.慢性期病例,以赛庚啶+仙特敏或克敏能和外用药疗效较佳.
预防常识:
湿疹特别是慢性者,大都通过经年累月的治疗未获痊愈,患者常常失去信心.其实,湿疹不是“不治之症”,由于此病发病原因极为复杂,给治疗带来困难.患者应该与医生合作,建立治愈信心,尽可能避免各种可疑致病因素,如热水洗烫,过多使用肥皂,用力搔抓及外用药不当等.生活上注意避免精神紧张,过度劳累,食物中勿食辣椒,鱼,虾,蟹或浓茶,咖啡,酒类,衣被不宜用丝,毛及化纤等制品,平时保持大便通畅,睡眠充足,冬季注意皮肤清洁及润泽.这些都可减少湿疹的复发,达到治愈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