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尿床怎么治疗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4 | 2009-11-28 12: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女儿尿床怎么治疗
女 | 4岁
2009-11-28 12:38:14
4人回复

健康咨询描述:
天冷时每天都尿床
从小就尿床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没有看过医生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怎样治疗吃什么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1-28 12: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情分析:
每天睡前养成把小便排干净彻底的习惯,以使膀胱里的尿液排空.把握孩子夜间排尿的规律,在孩子尿床前把孩子叫醒让他排尿.夜间唤醒患儿起床排尿1~2次.
指导意见:
不要责难和打骂儿童,应给予鼓励,使患儿有治好遗尿的决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1-28 12: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情分析: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3-4岁开始控制排尿,如果5-6岁以后还经常性尿床,如每周二次以上并持续达6个月,医学上就称为“遗尿症”.夜遗尿是一种常见病,在我国男孩子比女孩患此病的概率高,排除疾病引起尿床的原因,原发性夜遗尿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面的这些因素有关:
指导意见:
遗传因素
夜遗尿通常在家族中显性遗传,若父母都曾为夜遗尿患者,他们的孩子便有3/4机率尿床.若父母一方有曾为尿床患者,他们的孩子有1/2的机率患病.
疾病因素
蛲虫症(虫体对尿道口的刺激),尿路感染,肾脏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等,但因病引起的遗尿只占很小的比例.绝大多数孩子的尿床与精神因素,卫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
睡眠很深,不能及时醒来排尿
部分患儿没有受到排尿训练,如长期使用尿布,父母夜间不唤醒孩子,抱孩子去厕所撒尿,甚至有些父母在孩子躺在床上睡眠时帮他们排尿,造成孩子睡眠中排尿的习惯.久之,容易发生夜间尿床.
膀胱的夜间控制能力发育迟缓
夜遗尿患者随年龄的增长,症状或许有所改善,停止尿床,但停止夜遗尿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甚至有1%的人进入青春期后还继续尿床.
环境因素
突然换新环境;气候变化如寒冷等.此外,孩子入睡前饮水过多;吃了西瓜等含水量多又有利尿作用的水果;父母在孩子夜间有便意时没有及时把尿等都会造成孩子尿床.
不能产生足够的控制尿激素ADH
另外,还有20-30%的夜遗尿孩子在睡眠中,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控制尿激素ADH,控制尿激素是一种由人体自然产生并可减少尿液量的激素.
继发性尿床与原发性尿床在形成原因上的区别:
(1) 与排尿控制有关的各部结构和功能发育程度和时间顺序不平衡,以至于一定时期所获得的无遗尿状态被打破.
(2) 小孩对在发育过程中所获得的排尿和控制技能不牢固,易于退化产生遗尿.
(3) 某些疾病使已不显著的排尿控制机能不全成为显著的功能不全.如尿路感染使膀胱的敏感性增高,某些食物过敏,过度疲劳,强烈的精神刺激,紧张,恐惧等造成睡眠的改变.
(4) 隐性脊柱裂:有一部分尿床患儿在拍片检查的时发现有隐形脊柱裂,而很多经久不治的患者亦属此类.
(5) 其他全身性疾病:心,肺,肝,肾慢性疾病使夜间尿量增多;导致多尿的尿崩症,糖尿病及镰状细胞贫血等.
生活护理:
尿床的中医治疗 (尿床中医称遗尿)
对于各种功能性遗尿患儿,尿床治疗中医将之分为肾气不足型,脾肺气虚型,肝经湿热型,心肾不交型.
1. 肾气不足的小儿遗尿,每晚可多次尿床,尿清长味不大,平时在天气寒冷时,小便次数多,面色苍白,缺少光泽,神疲乏力,四肢发凉,怕冷,或下肢无力,智力较同龄儿童稍差,舌质淡苔白滑等证.治疗要温补肾阳,中药可用: 益智仁,补骨脂,茯 苓 ,山萸, 菟丝子,五味子,桑螵蛸,肉 桂等. 其具体配方炮制依人而异.
2. 若小儿除遗尿外,兼见一些肺脾气虚证,如少气懒言,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稍动就出汗,舌淡苔薄白等证,则应补益脾肺以固涩小便,方药可用:
党 参,黄 芪,白 术,益智仁,白 果,柴 胡,山 药,乌 药,鸡内金,芡 实,其具体配方炮制依人而异.
3. 肝经湿热型的症状主要为:夜间遗尿,其尿量不多,但味腥臊,尿色较黄,兼见性情急躁易怒,面赤唇红,口渴好喝水,舌红苔黄等.治疗应该泻肝清热,中药可用:
龙胆草,黄 芩,栀 子,泽 泻,木 通,车前子,当 归,生 地,柴 胡,白 果,甘 草其具体配方炮制依人而异.
食疗可选猪膀胱1个,益智仁 (或薏米 ,或糯米 ,或莲子 ).将猪膀胱切开洗净,装入上述任何一种药,放锅内炖熟后服食.每天1次,连服5~6天.简单的方法还可取益智仁,醋炒研细末,分3次开水冲服,连服6~7天.
4.心肾不交型表现为梦中遗尿,睡眠不安,烦躁叫扰,白天多动少静,或手足心发热,形体消瘦,舌尖红有刺苔薄,应清心滋肾,方药可用:生地,竹 叶,木通,黄连,肉桂,甘 草,黄精,玉竹,桑螵蛸,益智仁等,遗尿的小儿夜间一般多不能自醒,因此,中药方剂中一般可适当加清心醒神之品,如莲心,麻黄,菖蒲,远志等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1-28 12: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情分析:
3岁以上的小儿尿床可能与下面的这些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
夜遗尿通常在家族中显性遗传,若父母都曾为夜遗尿患者,他们的孩子便有3/4机率尿床.若父母一方有曾为尿床患者,他们的孩子有1/2的机率患病.
疾病因素
蛲虫症(虫体对尿道口的刺激),尿路感染,肾脏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等,但因病引起的遗尿只占很小的比例.绝大多数孩子的尿床与精神因素,卫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
睡眠很深,不能及时醒来排尿
部分患儿没有受到排尿训练,如长期使用尿布,父母夜间不唤醒孩子,抱孩子去厕所撒尿,甚至有些父母在孩子躺在床上睡眠时帮他们排尿,造成孩子睡眠中排尿的习惯.久之,容易发生夜间尿床.
膀胱的夜间控制能力发育迟缓
夜遗尿患者随年龄的增长,症状或许有所改善,停止尿床,但停止夜遗尿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甚至有1%的人进入青春期后还继续尿床.
环境因素
突然换新环境;气候变化如寒冷等.此外,孩子入睡前饮水过多;吃了西瓜等含水量多又有利尿作用的水果;父母在孩子夜间有便意时没有及时把尿等都会造成孩子尿床.
不能产生足够的控制尿激素ADH
另外,还有20-30%的夜遗尿孩子在睡眠中,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控制尿激素ADH,控制尿激素是一种由人体自然产生并可减少尿液量的激素.
指导意见:
·为避免孩子夜间熟睡后不易醒,白天应注意不要过度疲劳,中午最好安排一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晚饭菜中少放盐,少喝水,少喝汤.
·睡觉前制止孩子过度兴奋,要孩子养成睡觉之前排空小便再上床的习惯.
·父母要培养孩子自觉起床小便的习惯.入睡前提醒孩子自我默述“今晚x点起来小便”,父母还可以在孩子经常遗尿的钟点到来之前叫醒他,让他在清醒状态下小便.
·训练孩子白天憋尿也可作为一种方法,每当出现尿意时主动控制暂不排尿,开始可推迟几分钟,逐渐延长时间.
在治疗过程中,对孩子时常鼓励能加强他们的信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哪一天没有尿床,就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增加孩子参与治疗的积极性.另外.父母千万不要责怪,惩罚孩子.
生活护理:
注意日常护理,合理饮食,正常作息,适当锻炼,保证睡眠,提高机体免疫力.
如您满意,请采纳!谢谢!

以上是对“我女儿尿床怎么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1-28 12: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情分析:
一般说来,宝宝在1岁或1岁半时,就开始能在夜间控制排尿了,尿床现象已大大减少.但有些孩子到了2岁甚至2岁半后,还只是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这依然是一种正常现象,大多数孩子3岁后夜间不再遗尿.遗尿症是指5岁以后每周至少有一次遗尿者,并不包含偶然一次的尿床.
指导意见:
帮助孩子克服尿床的毛病要找出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1.治疗有关潜在的疾病.如果尿床是由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抗利尿激素药物治疗.
2.如果是膀胱功能不健全,可以让孩子多喝水以增加膀胱容量,并适当憋尿以训练他们的控制力.还可训练孩子时断时续地小便,以体验膀胱括约肌的收缩.
3.适当减少饮水.睡前两小时不喝过量的水,上床前要求孩子排空小便.
4.定时叫醒.把孩子尿床的时间记录下来,从中找出规律,然后定时叫醒他小便(要彻底唤醒,以免孩子在昏睡中把尿拉在床上).
5.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为孩子准备一张干净温暖的床,特别注意不要让孩子的腰,腿受凉.
6.消除引起尿床的心理因素.及时发现孩子内心的焦虑,紧张,教孩子学会放松.如可以在睡前听听轻松的音乐,缓解紧张的情绪.
7.愉快教育.应该对孩子不尿床的行为多加表扬和奖励(不能嘲笑孩子,这会损伤他的自信心).使孩子对不尿床的行为有愉快的情绪体验,进而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生活中要加强孩子的个人卫生,注意清洗局部,内裤要天天换洗,尿湿后要及时更换.有的父母认为,让孩子穿湿裤子,孩子难受了下次就改了,但湿裤子的寒冷或腌渍刺激可能让孩子夜间又尿.孩子的卧具应干爽舒适,父母应在孩子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一些叫醒孩子排尿.每天晚上入睡前先排尿,夜间父母对孩子的“表示”要能做出及时反应,不要让孩子憋急了尿床.睡前不要给孩子看惊险电视或讲恐怖故事,不要吓唬孩子.白天不要让孩子玩得太兴奋,孩子太疲劳时更要及时把尿以防孩子睡得沉而尿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