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已有两年,有痛经史,喝中药一个月没效果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09-12-23 20: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褐斑,已有两年,有痛经史,喝中药一个月没效果
保密 | 0个月
2009-12-23 20:12:14
2人回复

健康咨询描述:
黄褐斑,已有两年.有痛经史.喝中药一个月没效果.24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23 20: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情分析:
你好黄褐斑多考虑内分泌失调有关的
指导意见:
治疗建议①逍遥丸(中成药)每日3次,每次8粒 ; ② 维生素E 每日1-2次,每次1粒; ③肝太乐 每日3次,每次2粒;另外,取出维生素E滴丸内液体可以配合局部外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23 20: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情分析:
黄褐斑对女性的危害最广.黄褐斑主要因女性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大,各种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妇科病,糖尿病)等以及体内缺少维生素及外用化学药物刺激引起.对于皮肤的黄褐斑,主要本着预防与治疗结合的方法.调理好女性内分泌环境,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预防妇科疾病等是预防黄褐斑的有效手段.
指导意见:
引起黄褐斑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内分泌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炎症性因素,营养性因素等.长期的精神紧张,慢性肝功能不良,结核病,癌瘤,慢性酒精中毒等,均可诱发黄褐斑.
按照中医的基本理论,黄褐斑较常见的可分为三型,肝气郁结型,脾土亏虚型,肾水不足型.按照中医理论对黄褐斑除用中药内服进行治疗外,还可采取针灸,刮痧,食疗,敷脐等方法进行治疗.
针灸治疗:肝郁型选择肝俞,太冲,血海,足三里,脾虚型选择胃俞,脾俞,足三里,血海,肾虚型选择肾俞,照海,足三里,血海.
刮痧治疗:使用水牛角板,沾取红花油,按针刺穴位取穴.
食疗:应经常食用维生素C含量较多的食品如大枣,韭菜,菠菜,橘子,萝卜,白菜,冬瓜,西红柿,大葱,柿子,芹菜,黄瓜,梨,香蕉,西瓜,荔枝,核桃等.
敷脐疗法:用红花,柴胡,生地等药贴脐.
黄褐斑的预防要注意以下方面:避免日晒,外出时应根据季节选择适宜的防晒品;面部发生各种皮炎及时治疗,防止炎症性色素沉着发生;不滥用化妆品,尤其是不用劣质化妆品;注意劳逸结合,豁达大度,避免长期,过度的精神紧张;黄褐斑的疗程较长,要坚持治疗.
调经补血,吃没黄褐斑:鹿胎是一味传统经典的中药,几千年来中医妇科一直用它调整女性的月经,保养容颜.因黄褐斑患者大多伴有月经不调,经期不准,经血量少的症状,因此改善内分泌,增加经血量,增加雌激素水平就成为根治治疗黄褐斑的主要方法.鹿胎配伍当归,党参,白芍,可以分别起到补血活血,补中益气,美白润肤的作用.常用的鹿胎膏,鹿胎归白片,鹿胎胶囊等是黄褐斑有效的以鹿胎为君药的药物及食品.
祛斑搭档疗法,能从内到外调节人体机能,达到治愈黄褐斑的功效.
食物去斑
汤汤水水,轻松去斑
在天然食品中,具有保养皮肤和消除雀斑功效的食物有许多种.现介绍几种经临床验证确有实效的食疗方法.
1.绿豆百合美白汤:将绿豆,赤小豆,百合洗净,用适量清水浸泡半小时.大火煮滚后,改以小火煮到豆熟.依个人喜好,加盐或糖调味皆可.绿豆与百合所含的维生素能使黑色素还原,具有漂白作用.
2.丝瓜化瘀茶:丝瓜络15克,茯苓20克,僵蚕5克,白菊花10克,玫瑰花5朵,红枣5枚.将上述材料加水煎取汁,代茶饮服.药渣可再煎取汁温敷于脸部.该茶饮清热祛风消滞,适宜气滞血瘀之人.
3.柠檬冰糖汁:将柠檬榨汁,加冰糖适量,饮用.柠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100克柠檬汁中所含维生素C可高达50毫克.此外,还含有钙,磷,铁和B族维生素等.常饮柠檬汁不仅可以白嫩皮肤,防止皮肤血管老化,消除面部色素斑,而且还具有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
耳穴刺血
(一)取穴
主穴:热穴,疖肿穴,皮质下.
配穴:内分泌,脾,胃.
热穴位置:与对耳轮上脚内侧缘同一直线的对耳轮部.
疖肿穴位置:位于耳后上部.
(二)治法
采用耳穴刺血之法.以主穴为主,再根据全身症状用配穴.令患者端坐,常规作穴位消毒,用眼科15号小手术刀片或三棱针, 刺破表皮0.1厘米,出血后以75%酒精棉球3个,挤干后连续拭净血迹.再用消毒干棉球压盖刺孔,防止感染.每次只刺一穴,隔日刺血1次,穴位交替使用,15次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复查,如不愈者则可继续治疗2~3个疗程,疗程间可休息7~10天.施术前应向病人说明治疗方法,以取得患者合作.在用75%酒精棉球拭耳血时要轻轻活动外耳轮,避免用力挤捏,造成出血不畅.刺孔敷盖的干棉球嘱患者要保持24小时不脱落,此期间避免着水,遇有刺孔愈合欠佳者,避免重复在原处刺血,防止感染或延误愈合.
(三)疗效评价
共治283例,共痊愈165例,显效52例,有效24例,无效42例,有效率为85.2%[1].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面颊,子宫,内分泌,皮质下.
配穴:肺,肾,肝,脾,大肠,外鼻.
(二)治法
采用耳穴敷贴之法.先以耳穴探测仪找到穴区敏感点,每次主穴必贴,配穴根据症情酌加.用王不留行子或磁珠(强度为380高斯)作为压物,置于0.7×0.7平方厘米的小方胶布上,敷贴于敏感点.即予按压2~3分钟,使耳廓潮红发热.每日自行按压3~4次.每次敷贴一侧耳,隔日换贴1次,15次为一疗程,两耳输换交替贴敷.一般需三个疗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