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失调和多动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4 | 2009-12-17 16: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统失调和多动
男 | 6岁
2009-12-17 16:03:08
3人回复

健康咨询描述:
感统失调和多动的区别是什么,他们其中的关系是什么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感统失调和多动症有什么样的关系,其中的区别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17 16: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情分析:
感统失调通常就是综合型的感统失调,不会是单项的;多动症的根本原因也是由于感统失调造成.具体多动还是多动症需要做进一步做多动程度的测定;再进行科学针对性感统训练同时必须结合儿童成长心理才会有成效,单单参加感统游戏是很难改善的;这类孩子通常IQ是正常的.
指导意见:
感觉统合训练通常都是在专业的感统训练馆,针对不同程度的孩子有不同的训练计划.建议您可以去做个评估,看看孩子的程度,然后再决定是否做训练.

在家你可以和孩子都做“你问我答”的游戏,家长提出问题,让孩子作答,增强孩子的注意力,能减轻您说的他好像听不懂的现象.做训练一定要坚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17 16: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情分析:
多动症儿童并无明显的大脑实质性损害,其智力正常,找不到明确病因,但有轻微脑功能障碍,而且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或行为障碍.突出表现为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情绪不稳,冲动任性,有认知,语言或协调动作等障碍,凡大脑有明显实质性损害疾病,儿童低能及精神病等均不属多动症.

指导意见:
觉统合失调症”的孩子的注意力特别不易集中,记忆力差,做事丢三拉四,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调皮多动任性,行为冲动,冒险,但精细动作差如系鞋带扣纽扣困难,讲话结巴不流畅,词不达意;有的又易紧张,胆小,退缩,偏执,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在过去,有的人将这些问题诊断为多动症,给孩子吃药,打针等,但收效甚微,而且还可能造成儿童发育不良;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性格问题,有意不听话,对孩子又打又骂,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创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17 16: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情分析:
感觉统合失调症”的孩子的注意力特别不易集中,记忆力差,做事丢三拉四,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调皮多动任性,行为冲动,冒险,但精细动作差如系鞋带扣纽扣困难,讲话结巴不流畅,词不达意;有的又易紧张,胆小,退缩,偏执,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在过去,有的人将这些问题诊断为多动症,给孩子吃药,打针等,但收效甚微,而且还可能造成儿童发育不良;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性格问题,有意不听话,对孩子又打又骂,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创伤.
3-13岁最宜治疗“感统失调”
指导意见:
多动症儿童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活动过多(部分病例无活动过多的表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冲动任性,动作的精细与协调困难,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调查显示,男孩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孩.
多动的孩子从小就有比较明显的特征,通常比较难带,喂养困难,甚至在吃奶的时候也不安静;难以入睡,睡着以后很容易醒;手脚乱动,经常弄坏或打翻东西;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停留在一个事物上的时间极短,而且这种注意力分散是不自觉的,不能控制的;行为冲动,做游戏时,经常会突然搞破坏;情绪不稳定,会突然大声哭闹,但一会儿就感觉像没发生过一样.

以上是对“感统失调和多动”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2009-12-17 16:15

ask8724622ba
追问
好象他门有很多共同点,很难区分,感统失调不一定都是多动吧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17 16: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关于多动症的认识和观点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是从广义来说,凡各种有实质性损害的大脑疾病,先天性脑发育不全,以及精神病,贫血,铅中毒等表现的多动,注意障碍,冲动任性,认知能力或协调动作障碍等症状统称为“多动综合征”.它是继发性的,也是一个多病因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另一种是从狭义的角度来说,认为多动症儿童并无明显的大脑实质性损害,其智力正常,找不到明确病因,但有轻微脑功能障碍,而且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或行为障碍.突出表现为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情绪不稳,冲动任性,有认知,语言或协调动作等障碍,凡大脑有明显实质性损害疾病,儿童低能及精神病等均不属多动症.

“多动症”的突出表现

多动症儿童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活动过多(部分病例无活动过多的表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冲动任性,动作的精细与协调困难,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调查显示,男孩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孩.

多动的孩子从小就有比较明显的特征,通常比较难带,喂养困难,甚至在吃奶的时候也不安静;难以入睡,睡着以后很容易醒;手脚乱动,经常弄坏或打翻东西;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停留在一个事物上的时间极短,而且这种注意力分散是不自觉的,不能控制的;行为冲动,做游戏时,经常会突然搞破坏;情绪不稳定,会突然大声哭闹,但一会儿就感觉像没发生过一样.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多种多样专家研究表明,造成儿童多动症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生理的原因,也有心理的原因.

生理的原因

●遗传,饮食不当,营养不均衡或是不良生活习惯所造成的大脑发育滞后和脑组织器质性损害.
●有害物质中毒,如摄入含铅量过高的饮食(不一定达到铅中毒)可能导致多动.
●加工食品中的防腐剂,染色剂等添加剂若食入过量,也可能导致多动.

心理的原因

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加上幼儿园,学校的教学压力造成早期智力开发过度或教育方法不当,因而给予孩子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孩子所能承受的程度,也会造成儿童多动症(注意力涣散,多动).此外,多动症也与家庭气氛不和谐,父母生活习惯不良,对孩子关注不够等有关.而家长和老师对多动症儿童漠不关心,放任自流,过于溺爱或过分严格等,都可能促使孩子已有症状加重.

国内资料表明,在多动症患儿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中,家长中所谓的“严格管教育”占61.7%,放任不管者占3.5%,过分溺爱者占7.05%.国外亦有学者认为,暴力式管教会使患儿增加新的症状,如口吃,挤眉,眨眼等.
区别“多动”和“好动”

注意力与兴趣的关系

多动症儿童没有明显的兴趣爱好,注意力无论什么时候都很难集中.而好动的孩子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可以全神贯注,只有当他觉得所从事的事情枯燥乏味时,才会动来动去,或故意捣乱.

行动的目的性

好动的孩子行动目的性明确,并有计划和安排.多动的孩子行为具有较强的冲动性,杂乱无章,缺乏明确的目的.

自制能力

好动的孩子在严肃,陌生的场合,会有自我控制能力,规规矩矩不吵闹.而多动的孩子却不能分清场合,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早期诊断治疗至关重要

多动症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将来的发展危害都很大.部分多动症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其症状会逐渐减轻乃至消失,但有一半以上患儿在成年后仍会表现出一些多动症状.其学业,职业,人际关系等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且会影响心理健康.而且,多动症的治与不治,早治与晚治,在疗效和愈后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家长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多动的一些症状,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有些“多动症”并没有多动表现

多动症研究专家最初是从异常多动的孩子中发现并认识这组症状的.经过大量的临床观察与分析,发现确实有10%-15%的多动症儿童没有明显的多动表现,却表现出其他症状,其中以注意力不集中最为突出,而且以女孩为多见.

因此,较多专家认为,对多动症比较合理的描述应是:在需要自我控制的场合不能克制自己的行动,注意力不集中,目的多变,易给人一种活动过多的印象.

父母不要因为孩子没有明显的多动症状表现就不求医,对存在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症状的孩子,应该及时找医生诊断,治疗.
感觉统合失调症”的孩子的注意力特别不易集中,记忆力差,做事丢三拉四,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调皮多动任性,行为冲动,冒险,但精细动作差如系鞋带扣纽扣困难,讲话结巴不流畅,词不达意;有的又易紧张,胆小,退缩,偏执,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在过去,有的人将这些问题诊断为多动症,给孩子吃药,打针等,但收效甚微,而且还可能造成儿童发育不良;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性格问题,有意不听话,对孩子又打又骂,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创伤.

3-13岁最宜治疗“感统失调”

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童心理训练基地心理咨询师张升俊介绍,在他们接触的“感觉统合失调症”儿童中,有许多由于没有进行及时干预,影响了孩子的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发展,造成孩子学习基础差,心理发育迟缓和人际关系障碍,进而出现厌学,逃学,撒谎等问题,甚至会出现品行障碍,这些孩子的品性障碍长大了就会延续为人格障碍,变成犯罪的易感人群.

据介绍,一般来说3-13岁是“感觉统合失调症”最佳治疗时间.心理专家会通过测查,诊断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然后制定相应的训练课程,通过一些特殊研制的器具,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参与,一般经过1-3个月的训练,就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
以上是对“感统失调和多动”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