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挺有本事的,为什么太宗不用他?请介绍一下他的一生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20-6-13 01: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恪有什么本事么?有正面事迹么?史书的李恪在地方日常犯错误,天天挨骂挨罚。李泰,李元昌这样更过分的,都有事迹留下。李恪只有史官同情的来一句他有文武,具体有啥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0-6-13 01: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句公道话,历史上的太宗之子吴王李恪不可能同电视剧《大唐情史》中的三哥吴王恪一样,生活在这样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士、率士之滨、莫非王臣”的“天可汗”家庭,欲望是常人不能理解和比及的,魏王李泰就是一个显著例子,电视剧中吴王恪英俊潇洒、心地善良、与世无争、热诚坦荡,活像一个极富修养的普通官家子弟,这是与历史真实的贞观吴王形象不相符合的。  至于吴王恪的能力,后人均以太宗一句“吴王英果类我”说明吴王能力强,我认为太过免强,在魏王泰倒台前太宗没说过一句称赞李恪的话、也没有与李恪有比较亲密的关系(至少书上没有记载),道是对李泰称赞不已、极予爱护;况且李恪也没有李泰建宏文馆、编《地括志》、富文澡、结经伦之士之功劳与影响,所以李恪能力怎样,我想他应不是很杰出的,当时名臣无普,但与吴王恪唱和及交流的人很少,可见其影响不大,另一方面讲,生活在皇室家,既没有争得储君当,也未能与当时政坛及文坛名流唱和、诗文会天下、仁孝传千里,更没有在任职上作出任何可圈点的贡献,那即便不是酒色之徒也当是禄禄无为之人,说有能力特别是能力强、“英武类太宗”自是牵强。  至于李恪能力不怎么样而太宗为何要说“吴王英果类我,我欲立为太子”之言,是不难想像的,因当时太宗看李治太柔弱、怕终结贞观之宏规嘉模,而此时承乾同李泰已不可能为他扛起重任(一死一禁),眼前的王子不是酒囊饭袋就是弱不禁风,就只有李恪同李治资历最高比较满意一点,我想太宗说这话应是自知后事不远、更有老是见李治柔弱而产生忧郁感,加之杨妃的枕边语及高阳公主的撒娇,未加深思而脱口而出(如同李泰说杀子传位而感动准备立为太子一样),换句话讲,如果李恪真是很出色,太宗不会因长孙无忌一劝阻马上就改变了主意并从此不在提及,需知太宗是意志非常坚定且着眼长远、目光深遂之人。  回到历史上说,如果真是立李恪为帝,谁能担起继承贞观伟业的辅佐重任呢(若李恪称帝,肯定会重用杨仁恭、杨师道家族),当时魏征、杜如晦已死,房玄龄、高士廉疾病缠身、时日不多,长孙无忌、褚遂良同李恪关系不好,能悉心辅之吗,在当时要将贞观事业发扬光大是必须依靠长孙无忌集团(长孙无忌、褚遂良、来济、于志宁、韩暧、张行成、上官义等)的,因此立李治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  将未立李恪同武氏改唐为周联系在一起,我个人认为太武断也太无知,首先,李治信任长孙无忌时国家治理的很好,内政外交都取得丰硕成果,史有“永徽之治、贞观遗风”的美誉,长孙无忌是李治一生的两个重要转折,一个是643年无意中成为万秉之尊,一个是655年由守成明主变成亡国(至少是亡唐)之庸主,就从这一点就可以肯定长孙无忌在唐朝乃至整个历史进程中的独特功绩和贡献。另一方面,连一代英主太宗皇帝都赐名“媚娘”的武则天,既能克李治那又如何不能克李恪呢,只不过多花点心思而已,立了李恪、无长孙无忌集团的忠心辅佐,我想永徽之治都很难出现的。  他的一生  唐太宗在封建帝王中很有作为,却拿自己的儿子们没有办法。他为他们操心劳神、洒泪顿足,甚至下过杀子诏,史家记下这类宫廷轶闻,我们不妨利用它来认识一下封建社会。  李世民有14个儿子。按惯例,立太子以长,余为王,这是李唐“家天下”的基础,可是非嫡长子立为太子的也代不乏人。李世民自己便非长子。  因而,皇帝的所有儿子总是处于一种极为特殊的地位。而结果呢,这些天潢贵胄绝大多数不成器,下场也很可悲:其中3个被杀,3个自杀,3个早夭。1个被“幽闭”,两个被废为“庶人”——这等于被开除出李家户籍——尔后又被流放。  第13子李福虽得善终,却平庸无能;第9子李治,就是后来的高宗,虽贵为天子,却把大权拱手交给武则天。后来李氏宗族被武氏大加杀戮,不能不说是高宗的昏聩所致。这样一算,李世民这14个儿子,竟是不肖子居多。  《旧唐书》的作者谈及太宗诸子,感叹道:“子弟作藩,盘石维城。骄侈取败,身无令名!”李世民的继承者,只有这14个“候选人”,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也就于此可见了。  唐太宗的大儿子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隐含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  承乾秉性聪明,8岁即封为皇太子。不想成年后喜好声色,漫游无度。但他怕太宗,就大耍两面派,当着太宗,言必忠孝;退朝返宫,便与群小亵狎。他有足疾,怕因此被废,深嫉受太宗喜爱的魏王李泰。第4子李泰也确有野心,心怀夺嫡之计。  于是双方各树朋党,想下毒手。后来,承乾甚至想谋老子的反,被人告密,下狱后废为庶人,徙往黔州,两年后死在那里。李泰也被“幽闭”起来,35岁就死了。  唐太宗有鉴于此,曾下了一道诏书:“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窥望者,两弃之,著为令.”(《新唐书·太宗诸子》)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纸空文。  第3子吴王李恪,是隋炀帝女儿阴妃所生。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肖己,欲立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长孙无忌(文德皇后的哥哥)的反对。长孙无忌看到外甥承乾、李泰都完了,想立另一个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后来,无忌辅立李治后,就借口“谋反案”杀李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数李恪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却死于冤狱。  第5子李,先封楚王。他整天与小流氓鬼混,尤其爱好打猎。长史屡谏不听。太宗怪长史辅导无方,换了敢于犯颜直谏的权万纪任长史。贞观十七年,李派刺客杀了权万纪,发动叛乱。结果李事败亦被杀。  第6子李是个浪荡公子,被废为庶人,死于流配地巴州。第7子李恽,纵情享乐,使州县不堪其劳。肃宗上元元年自杀。第8子越王李贞,“颇涉文史,兼有吏干”,然“人伏其才而鄙其行”。后来反武(则天)失败,服毒自尽。  第10子纪王李慎,虽然聪明好学,可惜是个懦弱无能的胆小鬼。李贞劝其反武,他不肯“同谋”——可武则天还是杀了他。  第14子曹王李明,在太宗晚年,与庶人串通谋反,贬黔州,被都督逼令自杀。这显然是得到太宗暗示或认可的。  第2、11、12子皆“早夭”。  总计14人中,除李福、李治外,竟有12人“死于非命”!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是李世民之过?是保傅失教之错?都不全是。太宗即位之初,曾在宫中亲自盘马弯弓教育诸子,颇有不忘传统的味儿。可见是重视教育子女的。他还亲自为太子择饱学如于志宁、孔颖达等人为师,但一切措施都无济于事。他为此深感苦恼。在颁布杀李 诏时,他承认自己没有管好儿子,“上惭皇天,下愧后土,叹惋之甚,知复何云”,禁不住“为之洒泣”,算是尝到了这些苦果的味道。  李世民当然认识不到,导致他的儿子们一个个腐化堕落的灭亡之咎,盖在于腐朽的封建制度。  封建王朝家天下的宗法制度,尽管规定了嫡长传世的一套办法,但它却无法保证皇位的和平过渡。觊觎皇位,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相互残杀,这是许多皇室后代死于非命的重要原因。  “骄侈”二字,更是促使这些人堕落的重要原因。封建制度规定了这些“龙种”的特殊地位。李承乾8岁便被立为太子,成为东宫之主。东宫内,有文臣听他支配,有武士为其鹰犬,有妃嫔供其淫乐。  有一次他竟说:“我作天子,当肆吾欲;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新唐书》)  封建帝王们原想以这些特权来抬高儿子们的地位,以便巩固家天下的统治,结果却事与愿违,走向反面。这是封建制度使之骄侈取败的,英武如唐太宗,亦无如之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