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春节的来历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4 | 2019-7-30 14: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年禧、大年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7-30 14: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古代过“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蜡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把“蜡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 ,改用阳历,才把阴历年叫“春节”,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朝、三始、三元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199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法律,使这一沿续了几百年的习俗成为历史。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团年”。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 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 扫除污秽。三十日要贴门神、对联、挂旗、吃饺子、放鞭炮,除夕“守岁”等 仪 式;正月初一晚辈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亲友第一次见面时,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互相祝贺。 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3天。春节——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7-30 14: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古代过“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蜡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把“蜡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 ,改用阳历,才把阴历年叫“春节”,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朝、三始、三元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199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法律,使这一沿续了几百年的习俗成为历史。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团年”。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 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 扫除污秽。三十日要贴门神、对联、挂旗、吃饺子、放鞭炮,除夕“守岁”等 仪 式;正月初一晚辈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亲友第一次见面时,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互相祝贺。 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3天。春节——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有关春节的传说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7-30 14: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古代过“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蜡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把“蜡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 ,改用阳历,才把阴历年叫“春节”,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朝、三始、三元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199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法律,使这一沿续了几百年的习俗成为历史。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团年”。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 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 扫除污秽。三十日要贴门神、对联、挂旗、吃饺子、放鞭炮,除夕“守岁”等 仪 式;正月初一晚辈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亲友第一次见面时,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互相祝贺。 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3天。春节——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有关春节的传说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春节来历 行动网欢迎你的光临(http://www.17do.cn) 俗称过年,是民间一年中庆贺时间最长、最隆重的传统节目。春节,古时叫“元旦”。《尔雅》对“年”的注解是“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自殷商起,把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每年开始从正月朔日子夜标起,叫“元旦”或“元月”。到了汉武帝时,由于“观象授时”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司马迁创造了《太初历》确定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辛亥革命时,为“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决定使用公历。这样就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至今,人们仍沿用春节这一习惯称呼。 据传说,“春节”最早是有祖乙天子定名的。在很久以前,有个以打柴为生的青年叫“万年”,他见当时节令很乱,决定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休息时看见树影移动,从中得到启发,回到家里便设置了一个专门测日影计天时长短的“日仪”。但阴雨天无法测量。后来他在山泉边喝水,见泉水很有节奏的从崖上往下滴,引起了他的联想,又制作了五层漏壶,用漏水的方法计时,慢慢的发现,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次。最短的一天在冬至,从而制作了草历:“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约有十二圆。”一次,祖乙天子去看望万年,适逢天象重复。万年对天子说:“子时夜交,旧岁已完,时又时春,请天子定个节吧。”祖乙天子即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太阳历定准了,他也满头白发,祖乙天子深为感动,就把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并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今天,人们称春节为年,过年挂寿星图,据说是为了纪念功高德望的万年。 围绕着春节,几千年形成了许许多多的风俗习惯。日照境内,从“忙年”到过年,历时一个月,而且过年其间做每一件事情,都具有特别浓郁的节日气氛。 进入腊月,年味渐浓。有“喝了腊八粥,就把年来数”之说。过了腊月初八,家家开始忙年,做新衣、办年货。集市百货从集,售货额较平日增加数倍。购置器用,务必添新碗筷,寓意增添人口,人丁兴旺;羹肴必备鸡鱼,意求年年大吉,连年有余。必蒸年糕,做豆腐,以借“年高”“都福”谐音,祈求“年年高”,全家幸福;家家蒸饽饽(馍馍)饽饽上蒸大红枣,名曰枣山,户户备足煎饼,要足够全家人一个正月吃的。自腊月十六日始,家家择晴日进行卫生大扫除,俗称“扫屋”,将居室内外、家什用具洗刷、清扫一新,以示辞旧迎新。贫穷人家无火房卧室之分,且多用泥土抹壁,故扫屋后需“光墙”。“光强”即取细白塘土搅成粥状,刷于四壁,以掩盖烟熏火燎之色,使屋内为之一新。 腊月二十三日“辞灶”,又称过小年。南部个别村庄有过二十四的,起因有“官辞三,民辞四”之说。晚饭前,将灶王像用熟米粒或饺子皮贴在近锅门的墙上,供上水饺、麦芽糖瓜等,并燃香烧纸,祈求灶王“上天言好事”。供麦芽糖瓜,意在让灶王吃糖嘴甜,多说好话,也有意在用糖将灶王的嘴粘住,不让他到天上胡说八道。因辞灶供糖瓜必不可少,故有“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伸手——稳拿糖瓜”的歇后语。腊月二十四取下灶王像,待年三十正式张贴。辞灶过后,谋生于外地者,纷纷回家团聚。腊月二十九下午,各家将室内外最后清扫一遍,边扫边唱歌谣“里扫金,外扫银,扫的骡马一大群”。扫除的垃圾堆积在大门以外。腊月三十为除夕日,家家早起,把昨天的拉积点燃。、,名为点“狼烟”,意在把一切废旧的东西烧掉,化为灰烬。“狼烟”点罢,放几个炮仗。同时,用盆盛米饭,饭上插上九双红色筷子,筷子间隙以放进一个大枣为宜。也有用双筷串几页豆腐插在米饭上,摆到天敌桌上的,称“供年饭”。当天贴春联,挂年画。境内西部也有贴过门贴子的。有的着意将“福”字倒贴,寓意福到。渔民家除在住宅贴对联外,还要在船上贴,将“招财进宝”四字合为一体贴于船头。五栀风船的栀杆上分别贴“大将军八面威风”“二将军日行千里”“三将军随后听令”“四将军一路太平”“五将军马到成功”。船上则贴“满载而归”。沿海一带人家,院内竖青竹一棵,上系红布拴制钱,称“摇钱树”,意在财源不断。除夕,家家户户要打满一缸水,备足三日柴,柴禾多是豆秸、芝麻秸,以备初一煮饺子用。有“芝麻秸、当大官”;“豆秸棒,年年旺”之说。是夜,合家团聚,吃团圆饭。饭后合家围坐在一起包水饺。在几个水饺中放制钱,称“包元宝”。放制钱的数目因人口而定,人口多者多放,少则少放,一般取五、六、九数不一,寓“五子登科”“六六大顺”“九九长远”之意。夜深时,大门、二门放置拦门棍,亦有在门旁插桃木枝者,以防邪魔鬼祟入宅。拦门后,家人一般不走出大门外,院内禁泼水。多数人家秉烛焚香,灯火通明,彻夜不眠,称“守岁”。午夜子时为正月初一,新的一年开始。此时,鞭炮齐鸣,明灯高照。于院内设神案,保佑老少平安。纸马发过之后,全家老小,围坐炕头,吃团圆酒。女主人用豆秸或芝麻秸煮水饺。煮水饺不拉风箱,以示新年平静。吃水饺时谁吃到带钱的水饺最多,谁就在新的一年里福气最大。年夜忌说不吉利的话:如“完了”“没有了”“不够了”“算了”等,水饺煮破了不叫破,要说挣了;馒头裂了不叫裂了,要说笑了,俗称“过年话”。 正月初二,放鞭炮谓“开市”,劳作不再禁忌,开始带上礼品走亲戚。旧时称“正月礼,薄起纸”。走亲戚旧时有“初二姥娘初三姑,初四初五看丈母”之俗,现多为“初二、初三先丈母,初四、初五再看姑”,且走亲戚之风见盛。 正月初三,拿去拦门棍。各种民间文艺开始活动,俗称耍故事。杂耍队伍一般都有龙灯、旱船、狮包、高跷、小戏等,沿海村庄也有办水族舞队的。民间文艺队伍走街串巷、娱乐远村近邻,水平较高的队伍进城演出。两支队伍在城里相遇,必有一番争斗。各队都要亮出看家本领,上演绝活。文艺队伍所到之处,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与杂耍队伍混杂在一起。此时,艺人们或以龙狮,或以高跷,伴着锣鼓和音乐的节奏在人群里向外扩展地盘,名为“开场子”。尔后,表演者各显技艺,表演各类节目,热闹非凡。 正月初五为财神日,人们大都做些好饭菜喜庆。早晨要炒花生、黄豆、瓜子等,谓之“炒蚂蚁”,借五的谐音寓当年“无害虫”和“五谷丰登”之意。 正月初六早晨,也有晚上的,家家包水饺,放爆竹,燃纸烧香,曰“接灶王”。据说这一天灶王从天上归来,继续它在地上的事业。初六过后,春节即算结束,但喜庆、气氛一直延续到正月底。/---------------\
只要用心努力,梦想就有希望!\---------------/
天道酬勤 [热情的拉丁舞] 【分享喜悦】偶的甜蜜情人节,..[心灵不设防~] 我把寂寞在生命里圆舞[幻邪断翼] [原]Lethe遗忘之河[U-LE青年旅行俱..] 褒禅山华阳洞考察归来(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7-30 14: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