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恐龙的灭绝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9 | 2007-2-27 13: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恐龙的灭绝。恐龙在中生代结束时大灭绝事件是发生在整个族群仍然处於其多采多姿,繁盛的巅峰期,其整个族群遍存全世界,仍然缺少强而有力的竞争对手。它们似乎在白垩纪结束前演出最绚丽的一场大戏,然后,消逝的无影无踪。这个地史上五大生物灭绝事件之一,真是一个突如其来而且神秘传奇的事件,没有人真正能一探其究竟。许多科学家研究地史上的这一个事件,而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理论与假说。 在自然界中,生物的灭绝消逝乃持续不停的发生,有些灭绝纯然是肇因於生物性的因素,像是生物种之间彼此为食物,生活空间与其它资源而竞争。但是许多的灭绝,或许可以说大部份的灭绝乃是肇因於物理(自然)环境的改变所致,像是气候的改变,或者由於板块漂移及海水面升降变化而造成的地理的改变。假若地球及其物理(自然)环境过去是恒久稳定而未变的,那麽很可能不会发太多的大规模灭绝事件,因而,演化变异的速率或许也会减缓。各种不同有关於恐龙大灭绝理论被提出,然而没有一个假说能够被普遍一致性的接受。这些假说基本上可以归纳成两个主流:第一个假说认为恐龙的大灭绝是归因於地球之外的大灾难所影响,像是陨石慧星的撞击,或者超级的太阳系燃烧结果,这种理论被称之为“宇宙灾难说”。这个说法是推测慧星或者陨石穿透大气圈而直接撞击到地球表面,破坏了整个温室效应与生态系统。根据这个假说,恐龙的灭绝是快速而完全扫荡式的。前面提到,自然物理环境的扰动对生物灭绝至关紧要。而地球之外宇宙的现象与影响或许间接的改变了气候型态与板块的运作。这种类型的撞击,或许造成大规模的灭绝,使其在撞击瞬间就增加全球气温的急速上升。随之而来的,充满了稀有金属元素的灰烬弥漫大气之中,遮天避日使光合作用停止,也同时阻碍了植物的生长。依赖植物为食的动物将面临饥荒而死亡,影响所及,使生物链上层的肉食性动物面临困境。当然,在撞击瞬间,对动物与植物族群而言都是难以形容的大灾难。 直到最近,这个理论仍然难以获得科学家大力的支持与接受。这个理论必需要致使许多种类生物群体的普遍遭难,同时需要证实灭绝事件是极短暂,瞬间发生的。而那些没有能够越过白垩纪界线存活的生物族群,似乎仍然缺乏有力的数据来证实这个情景。 而另一主流思想是认为仍然强调地球本身因素,而推定恐龙的灭绝事实上是逐渐发生的过程。地质纪录显示了,在白垩纪晚期有许多环境改变徵兆。例如:大陆块漂移裂解;山脉的形成耸立;海水面明显的降落;气候逐渐的变成严寒。而哺乳动物这时候可能变成为恐龙在生态系中强而有力的竞争对手了。 在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之间一个重要的差异,是哺乳动物为内温型,能生产自身足够的热量维持其一定的体温;而恐龙(属爬行动物)无法有这种机制,是外温型的冷血动物。这就是为什麽气温变冷将对爬行动物造成致命的伤害,而对哺乳动物的影响则不大。结果,可能在白垩纪结束前,恐龙失去了和哺乳类竞争求生存的能力。一种理论被称之为过度适应理论,意即在经过非常漫长的时程,恐龙生活在相对稳定状态下与环境的互动,导致了几乎全然的适应,因此,伴随了脆弱而易受损伤的生理结构,这显露在非常狭窄的生态环境,局限於某些纬度之内生存的现象。这可是由於器官及机能高度退化所造成的结果。因而,恐龙持续适应於正常生活方式的能力,在碰到中生代晚期条件骤然改变时,它们减弱或者竟至完全失去竞争求生存的能力。所有这些因素,可能直接的或间接的导致恐龙最终在其一亿六千万年的大舞台上谢幕下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2-27 13: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两亿多年前的中生代,大量的爬行动物在陆地上生活,因此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大地第一次被脊椎动物广泛占据。那时的地球气候温暖,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爬行动物有足够的食物,逐渐繁盛起来,种类越来越多。它们不断的分化成各种不同种类的爬行动物,有的变成了今天的龟类,有的变成了今天的鳄类,有的变成了今天的蛇类和蜥蜴类,其中还有一类演变成今天遍及世界的哺乳动物。 恐龙是所有爬行动物中体格最大的一类,很适宜生活在沼泽地带和浅水湖里,那时的空气温暖而潮湿,食物也很容易找到。所以恐龙在地球上统治了几千万年的时间,但不知什么原因,它们在6500万年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突然灭绝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大批恐龙化石。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仍在不断地研究之中。长期以来,最权威的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据研究,当时曾有一颗直径7-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抛如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了。 小行星撞击理论,很快获得了许多科学家的支持。1991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发现一个发生在久远年代的陨星撞击坑,这个事实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今天,这种观点似乎已成定论了。 但也有许多人对这种小行星撞击论持怀疑态度,因为事实是:蛙类、鳄鱼以及其他许多对气温很敏感的动物都顶住了白垩纪而生存下来了。这种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恐龙死光了。迄今为止,科学家们提出的对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想已不下十几种,比较富于刺激性和戏剧性的“陨星碰撞说”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除了“陨星碰撞说”以外,关于恐龙灭绝的主要观点还有以下几种: 一、气候变迁说。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 二、物种斗争说。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三、大陆漂移说。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四、地磁变化说。现代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场有关。对磁场比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可能导致灭绝。由此推论,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关。 五、被子植物中毒说。恐龙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没有的毒素,形体巨大的恐龙食量奇大,大量摄入被子植物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过多,终于被毒死了。 六、酸雨说。白垩纪末期可能下过强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内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锶,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掉了。 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说,远不止上述这几种。但是上述这几种假说,在科学界都有较多的支持者。当然,上面的每一种说法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气候变迁说”并未阐明气候变化的原因。经考察,恐龙中某些小型的虚骨龙,足以同早期的小型哺乳动物相抗衡,因此“物种斗争说”也存在漏洞。而在现代地质学中,“大陆漂移学说”本身仍然是一个假说。“被子植物中毒说”和“酸雨说”同样缺乏足够的证据。因此,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还有待于人们的进一步探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2-27 13: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陨石碰撞说:
距今六千五百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曾撞击地球,使得君临地球长达一亿数千万年的恐龙绝种。此理论是由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路易.阿尔巴列斯博士等四位科学家所提出的。
这一颗巨大的陨石,直径大约十公里。因撞击而造成的火山口地形,直径达两百公里。因撞击而产生的能量,若换算成黄色炸药,则相当于一百万亿吨(megaton)。粉尘经由大气层扩散至成层圈。导致地球持续了数个月的黑暗状态。在这段期间中,以恐龙为首的许多生物都因之而绝种。二.彗星碰撞说:
「彗星碰撞说」是以古生物学者—— 戴维 · 劳普以及约翰·塞普柯斯基发表的「古生物的绝种是每两千六百万年发生一次」论点为开端而产生的。路易·阿尔巴勒兹将这个论点及自己的理论送给天体物理学者—查理·谬拉,后来谬拉就认为是由于太阳的半星复仇女神星的引力,周期性地把彗星推向地球的缘故。三.造山运动说:
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造山运动使得沼泽干涸,许多以沼泽为家的恐龙就无法再生活下去。因为气后变化,植物也改变了,食草性的恐龙不能适应新的食物,而相继灭绝。草食性恐龙灭绝,肉食性恐龙也失去了依持,结果也灭绝了。此一灭绝过程,持续了1,000—2,000万年。到了白垩纪末期,终至在地球上绝迹。四.气候变动说:
由于板块移动的结果,海流产生改变,更引起气候巨幅的改变。严寒的气候使植物死亡,恐龙缺乏食物而导致了灭亡。五.火山喷火说:因为火山的爆发,二氧化碳大量喷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温室效应,使得食物死亡。而且,火山喷火使得盐素大量释出,臭氧层破裂,有害的紫外线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灭亡。六.海洋潮退说:
根据巴克的说法,海洋潮退,陆地接壤时,生物彼此相接触,因而造成某种类的生物绝种。例如袋鼠,袋鼠能在欧洲这种岛屿大陆上生存,但在南美大陆上遇见别种动物就宣告灭亡。
除了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以外,还有疾病与寄生虫等的传染问题。七.温血动物说:
有些人认为恐龙是温血性动物,因此可能禁不起白垩纪晚期的寒冷天候而导致无法存活。因为即使恐龙是温血性,体温仍然不高,可能和现生树獭的体温差不多,而要维持这样的体温,也只能生存在热带气候区。同时恐龙的呼吸器官并不完善,不能充分补给氧,而它们又没有厚毛避免体温丧失,却容易从其长尾和长脚上丧失大量热量。温血动物和冷血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如果体温降到一定的范围之下,就要消耗体能以提高体温,身体也就很快地变得虚弱。它们过于庞大的体驱,不能进入洞中避寒,所以如果寒冷的日子持续几天,可能就会因为耗尽体力而遭到冻死的命运。八.自相残杀说:
有人认为造成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它们自相残杀的结果——肉食性恐龙以草食恐龙为食,肉食恐龙增加,草食恐龙自然越来越少,最后终于消失,肉食恐龙因无肉可食,就自相残杀,最后终于同归于尽。九.压迫学说:
恐龙的数目急增,在植物有限的情况下,造成了草食性恐龙的灭绝,接着靠食用草食性恐龙为生的肉食性恐龙也因为食物的不足而跟着死亡。(疑点:何以恐龙会在历经了长达约两亿年的生态平衡之后突然增加?为此学说成立的重要关键,也直接地造成了许多学者对恐龙异常增产的原因检讨。)十.哺乳类犯人说:
在中生代后半,已有哺乳类的祖先生存。根据化石的记录,当时的哺乳类体型甚小,数量也十分有限,直到白垩纪的后期,数量才开始急速增加。推测它们属于以昆虫等为主食的杂食性,这些小型哺乳类发现恐龙的卵之后,即不断取而食之。十一.种的老化说:
认为恐龙由于繁荣期间长达一亿数千万年,使得肉体过于巨体化。而且,角和其它骨骼也出现异常发达的现象,因此在生活上产生极大的不便,终于导致绝种。
恐龙中最具代表性的雷龙,体长二十五公尺,体重达三十吨,由于体型过于庞大,使动作迟钝而丧失了生活能力。另外,三角龙等则因不断巨大化的三只角以及保护头部的骨骼等部位异常发达,反而走向自灭之途。(本人意见:并非所有的恐龙体型都如此庞大,也有体长仅一公尺左右的小恐龙。另外,也有骨骼像鹿一般,能够轻快奔跑的恐龙。但为什么这种恐龙也同时绝种了呢?而且,异常发达的骨骼等部位,在冷血动物体内,推测能够吸收外界的温度,也能放出体内的热,以调节身体的温度,具有非常有利的功能。由此,我对于恐龙因种的老化而绝种的说法表示怀疑。)十二.生物碱学说:这种学说认为恐龙所生存的最后时期—亦即白垩纪,开始出现显花植物,其中某些种类含有有毒的生物碱,恐龙因大量摄食,引起中毒而死亡。因为,哺乳类能够藉味觉和嗅觉来分辨有毒的植物,但是恐龙却没有这种能力。不过,含有生物碱的植物并非突然出现于白垩纪后期,在恐龙绝种的五百万年前已经可以见到。此学说未说明何以恐龙在这段期间内仍能生存。除了上述的十二种说法之外,还有「传染病」、「来自宇宙的放射线或超新星的爆炸」「未乘上诺亚方舟」、「太阳系震动说」等较鲜为人知的说法,至于那一个才是最好的说法,全凭各人的想法,并没有一定的对与错,毕竟恐龙灭亡之谜还没有真正解开呀!最古老的爬虫类化石可追溯至古生代之『宾西法尼亚纪』(31000万年前—27500万年前)。追本溯源,当系由两栖类演化而来。两栖类的卵需在水中能始发育。爬虫类演化出卵壳,可阻止水分散发。此一重大改革,使得爬虫类可以离开水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2-27 13: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恐龙灭绝是在1亿年前左右,关于它们的灭绝有很多种说法,有说是当时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的说法,有说是地球地壳造山运动无导致恐龙灭绝,有说是地球花科植物大量繁荣造成,有说地球气温下降造成。具体的说法应该是行星撞击地球最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恐龙灭绝大都是在同一时间灭绝的,那就是只有行星撞击地球的说法才可能是在同一时间灭绝在我们的地球上,曾经有很多生物种类出现后又消失了,这是一个生物演化史中的必然阶段。但是像恐龙这样一个庞大的占统治地位的家族,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种种猜测。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恐龙和另外一大批生物统统死去,科学家们对此一直争论不休。有的说是地球在那个时候发生了地质上的造山运动,因为平地上长出许多高山来,沼泽便减少了,气候也变得不那么湿润温暖了。恐龙的呼吸器官不能适应干冷干热的空气,而且一到冬天,恐龙的食物也没有了,所以就走上了绝路。有的说是超新星爆发引起地球气候发生强烈变化,温度骤然升高后又降得很低的缘故。还有的说是恐龙吃了大量的有花植物,这些花中有很多毒素,恐龙又食量很大,所以中毒而死。证据是那个时候开始出现了有花植物。还有人别出心裁地说,是因为恐龙这种巨大的动物因吃的太多且不断放屁,向空中释放大量的甲烷气体。由于它们数量太多,生存时间又长,所以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造成毁灭性气候。甚至还有人说是外星人跑到地球来猎取的结果,因为它们觉得恐龙肉特别好吃。证据是他们在北极发现的恐龙骨胳化石有像被激光切割的痕迹。总之,真可谓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但是,普遍被大家认可的是陨石撞击说。1980年,美国科学家在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数百倍。这样浓度的铱在陨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学家们就把它与恐龙灭绝联系起来了。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撞击物体是相当于直径10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这么大的陨石撞击地球,绝对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打击,以地震的强度来计算,大约是里氏10级,而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直径将超过100公里。科学工作者用了10年的时间,终于有了初步结果,他们在中美洲犹加敦半岛的地层中找到了这个大坑。据推算,这个坑的直径在180公里到300公里之间。现在,科学工作者们还在对这个大坑做进一步的研究。科学家们开始为我们描绘6500万年前那壮烈的一幕。有一天,恐龙们还在地球乐园中无忧无虑地尽情吃喝,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剌眼的白光,一颗直径10公里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从天而降。那是一颗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头撞进大海,在海底撞出一个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气化,蒸气向高空喷射达数万米,随即掀起的海啸高达5公里,并以极快的速度扩散,冲天大水横扫着陆地上的一切,汹涌的巨浪席卷地球表面后会合于撞击点的背面一端,在那里巨大的海水力量引发了德干高原强烈的火山喷发,同时使地球板块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那是一场多么可怕的灾难啊。陨石撞击地球产生了铺天盖地灰尘,极地雪融化,植物毁灭了,火山灰也充满天空。一时间暗无天日,气温骤降,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泥石流将恐龙卷走并埋葬起来。在以后的数月乃至数年里,天空依然尘烟翻滚,乌云密布,地球因终年不见阳光而进入低温中,苍茫大地一时间沉寂无声。生物史上的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了。不论以上的事情是否真的发生过,恐龙的全部灭绝都将是一个奇特的事情。好在我们现在获得了一些珍贵的恐龙化石,使科学家们的研究工作能够进行。我们希望不久的将来,这个谜一定会解开。同时我们应该知道,任何一种生物都要经历产生、繁荣、灭亡的过程。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并不会因为那一物种庞大强盛而改变。恐龙灭绝了,随后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更多的更高级的生物世界把地球装点得更加美好。在两亿多年前的中生代,大量的爬行动物在陆地上生活,因此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大地第一次被脊椎动物广泛占据。那时的地球气候温暖,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爬行动物有足够的食物,逐渐繁盛起来,种类越来越多。它们不断的分化成各种不同种类的爬行动物,有的变成了今天的龟类,有的变成了今天的鳄类,有的变成了今天的蛇类和蜥蜴类,其中还有一类演变成今天遍及世界的哺乳动物。 恐龙是所有爬行动物中体格最大的一类,很适宜生活在沼泽地带和浅水湖里,那时的空气温暖而潮湿,食物也很容易找到。所以恐龙在地球上统治了几千万年的时间,但不知什么原因,它们在6500万年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突然灭绝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大批恐龙化石。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仍在不断地研究之中。长期以来,最权威的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据研究,当时曾有一颗直径7-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抛如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了。 小行星撞击理论,很快获得了许多科学家的支持。1991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发现一个发生在久远年代的陨星撞击坑,这个事实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今天,这种观点似乎已成定论了。 但也有许多人对这种小行星撞击论持怀疑态度,因为事实是:蛙类、鳄鱼以及其他许多对气温很敏感的动物都顶住了白垩纪而生存下来了。这种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恐龙死光了。迄今为止,科学家们提出的对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想已不下十几种,比较富于刺激性和戏剧性的“陨星碰撞说”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除了“陨星碰撞说”以外,关于恐龙灭绝的主要观点还有以下几种: 一、气候变迁说。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 二、物种斗争说。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三、大陆漂移说。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四、地磁变化说。现代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场有关。对磁场比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可能导致灭绝。由此推论,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关。 五、被子植物中毒说。恐龙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没有的毒素,形体巨大的恐龙食量奇大,大量摄入被子植物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过多,终于被毒死了。 六、酸雨说。白垩纪末期可能下过强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内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锶,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掉了。 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说,远不止上述这几种。但是上述这几种假说,在科学界都有较多的支持者。当然,上面的每一种说法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气候变迁说”并未阐明气候变化的原因。经考察,恐龙中某些小型的虚骨龙,足以同早期的小型哺乳动物相抗衡,因此“物种斗争说”也存在漏洞。而在现代地质学中,“大陆漂移学说”本身仍然是一个假说。“被子植物中毒说”和“酸雨说”同样缺乏足够的证据。因此,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还有待于人们的进一步探究 恐龙在中生代结束时大灭绝事件是发生在整个族群仍然处於其多采多姿,繁盛的巅峰期,其整个族群遍存全世界,仍然缺少强而有力的竞争对手。它们似乎在白垩纪结束前演出最绚丽的一场大戏,然后,消逝的无影无踪。这个地史上五大生物灭绝事件之一,真是一个突如其来而且神秘传奇的事件,没有人真正能一探其究竟。许多科学家研究地史上的这一个事件,而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理论与假说。 在自然界中,生物的灭绝消逝乃持续不停的发生,有些灭绝纯然是肇因於生物性的因素,像是生物种之间彼此为食物,生活空间与其它资源而竞争。但是许多的灭绝,或许可以说大部份的灭绝乃是肇因於物理(自然)环境的改变所致,像是气候的改变,或者由於板块漂移及海水面升降变化而造成的地理的改变。假若地球及其物理(自然)环境过去是恒久稳定而未变的,那麽很可能不会发太多的大规模灭绝事件,因而,演化变异的速率或许也会减缓。 各种不同有关於恐龙大灭绝理论被提出,然而没有一个假说能够被普遍一致性的接受。这些假说基本上可以归纳成两个主流:第一个假说认为恐龙的大灭绝是归因於地球之外的大灾难所影响,像是陨石慧星的撞击,或者超级的太阳系燃烧结果,这种理论被称之为“宇宙灾难说”。这个说法是推测慧星或者陨石穿透大气圈而直接撞击到地球表面,破坏了整个温室效应与生态系统。根据这个假说,恐龙的灭绝是快速而完全扫荡式的。前面提到,自然物理环境的扰动对生物灭绝至关紧要。而地球之外宇宙的现象与影响或许间接的改变了气候型态与板块的运作。这种类型的撞击,或许造成大规模的灭绝,使其在撞击瞬间就增加全球气温的急速上升。随之而来的,充满了稀有金属元素的灰烬弥漫大气之中,遮天避日使光合作用停止,也同时阻碍了植物的生长。依赖植物为食的动物将面临饥荒而死亡,影响所及,使生物链上层的肉食性动物面临困境。当然,在撞击瞬间,对动物与植物族群而言都是难以形容的大灾难。 直到最近,这个理论仍然难以获得科学家大力的支持与接受。这个理论必需要致使许多种类生物群体的普遍遭难,同时需要证实灭绝事件是极短暂,瞬间发生的。而那些没有能够越过白垩纪界线存活的生物族群,似乎仍然缺乏有力的数据来证实这个情景。 而另一主流思想是认为仍然强调地球本身因素,而推定恐龙的灭绝事实上是逐渐发生的过程。地质纪录显示了,在白垩纪晚期有许多环境改变徵兆。例如:大陆块漂移裂解;山脉的形成耸立;海水面明显的降落;气候逐渐的变成严寒。而哺乳动物这时候可能变成为恐龙在生态系中强而有力的竞争对手了。 在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之间一个重要的差异,是哺乳动物为内温型,能生产自身足够的热量维持其一定的体温;而恐龙(属爬行动物)无法有这种机制,是外温型的冷血动物。这就是为什麽气温变冷将对爬行动物造成致命的伤害,而对哺乳动物的影响则不大。结果,可能在白垩纪结束前,恐龙失去了和哺乳类竞争求生存的能力。一种理论被称之为过度适应理论,意即在经过非常漫长的时程,恐龙生活在相对稳定状态下与环境的互动,导致了几乎全然的适应,因此,伴随了脆弱而易受损伤的生理结构,这显露在非常狭窄的生态环境,局限於某些纬度之内生存的现象。这可是由於器官及机能高度退化所造成的结果。因而,恐龙持续适应於正常生活方式的能力,在碰到中生代晚期条件骤然改变时,它们减弱或者竟至完全失去竞争求生存的能力。所有这些因素,可能直接的或间接的导致恐龙最终在其一亿六千万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2-27 13: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放屁说,大多数的食草恐龙体形是很巨大的,每次进食都要吃进数以吨计的植物,在恐龙体内经过短期消化后被排泄出大量的CH4,而CH4,就跟现在的CO2一样,也能产生温室效应,长此以往造成气候骤变,导致了恐龙灭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2-27 13: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年代过于久远什么物种都可能灭绝,数落着已经灭绝的生物不少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2-27 13: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同意蝼蚁吃月饼各ccdd1987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2-27 13: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是小行星还是地球变暖物种灭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这个物种不适应环境了补充的回答:尾大不掉。而且不能说当时没有亚种留下来,他们可能已经逐步进化了。毕竟现在地球上还有爬行动物据说是当时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2-27 13: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说法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2-27 13: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是渴死的 恐龙是在五次物种大灭绝中的第五次大灭绝中灭绝的,因此要想搞清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就必需首先搞清五次物种大灭绝的真正原因。地球膨裂说认为地球从寒武纪到白垩纪共发生了11次膨裂,其中5次形成了大的造山运动,每次造山运动都使海洋从大陆上退却,造成了物种的大量灭绝。这5次大的物种灭绝每次都与造山运动形成的时间惊人的相同。这足以说明地球膨裂,形成造山运动,使海水从大陆上5次大退却使物种渴死,是造成物种大灭绝的真正原因。证据:一、5次造山运动与5次物种灭绝的时间惊人的相同1、第1次是加里东造山运动,开始时间是4.4亿年左右,这和第一次物种大灭恐龙灭绝的时间4.4亿年完全相同。2、第2次是海西造山运动,始于3.65亿年左右,这和第二次物种大灭绝的时间3.65亿年完全相同。3、第3次是印支造山运动,始于2.5亿年,这和第3次物种大灭绝的时间2.5亿年完全相同。4、第4次是燕山造山运动,始于2.05亿年,这和第4次物种大灭绝的时间2.05亿年完全相同。5.第5次是喜马拉雅运造山运动,始于6500万年前。这和第5次物种大灭绝的时间6500万年前完全相同。二、5次大灭绝物种的生存方式这些灭亡的物种都是些浅海、底栖、固着、不能主动寻找食物、体形庞大、喜欢水环境的物种。三、5次大灭绝物种的生殖方式那些生活在浅海、滨海地区、不论是无性生殖还是有性生殖的生物,它们的生殖方式离不开水环境。这些物种没有了生殖的水环境,必然走向灭绝。造山运动,使海洋从大陆上逐步退却,一部分生存方式和生殖方式不适应新环境的物种灭绝了。而其中生殖方式的不适应是造成物种灭绝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物种的生殖方式是不会改变的。我们从两栖动物在水中受精,到爬行动物的卵生,再到哺乳动物的胎生可以看出,生殖方式的进化才是物种进化、灭绝的决定性因素。 恐龙为什么在6500万年前的第5次物种大灭绝中灭绝的呢?虽然恐龙有迁徙功能,但因为海洋第五次大退却是海洋最后一次从大陆上彻底退出,恐龙再没地方迁徙了,水源干涸了,绝大部分恐龙被渴死了。当然,地球上还有一些湖泊,一小部分恐龙活了下来,这一小部分恐龙是如何灭绝的呢?这部分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是生殖方式的不适应。恐龙在繁殖季节经过交配后,“夫妻”双方便忙着筑巢产卵。他们在地势较高而且向阳的地方,寻找松软的土地,用带爪的前肢在地上掘出一个圆形的坑来,扒出的泥土垒在坑的周围,使坑的周围隆起,高出地面,其形状就像一个火山口,可以防止雨水流进窝里。挖好坑后,再填上一些松土,接下来恐龙“妈妈”蹲在巢上产卵。产完卵后,再用一层薄土或植物叶片把蛋盖起来。然后这些将要做父母的恐龙便轮流守侯在窝旁,直到孵出幼恐龙来。恐龙下蛋后,用土埋上,靠阳光孵化。恐龙蛋的孵化,一靠温度,二靠湿度。温度过高,胚胎发育过于迅速,胚胎死亡增加;湿度过低,将加速蛋内水分蒸发,造成失水过多,引起胚胎和壳膜粘连而导致胚胎死亡。由于造山运动,海水退去,气候变得干燥,气温升高,土地干旱,土壤的湿度下降,造成恐龙蛋不能正常孵化。我国天文地质工作者徐道一说:“在我国的白垩纪末沉积层中发现有成堆的没有孵化的化石恐龙蛋”,在广东河源发现15000多枚恐龙蛋没有孵化,这便是很好的证明。考古研究表明,恐龙灭绝持续了100万年时间。恐龙的全盛时期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前期,恐龙蛋化石却只在白垩纪晚期出现,这说明很可能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前期,恐龙的孵化是正常的,到了白垩纪晚期,它们可能遭遇了某种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孵化不能进行,且这种状况一直持续,新生恐龙越来越少,直至最后灭绝。根据土壤的湿度下降造成恐龙蛋不能正常孵化导至恐龙最终灭绝,我们从缺水的角度也可以说恐龙蛋是渴死的,恐龙最终灭绝的原因是渴死的。作者:赖柏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