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艺术细胞的前辈门请进,谁能告诉我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8 | 2007-2-22 19: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脑可以代替人脑么?真实的绘画给人带来的太多,哪是什么电脑绘画可以比拟的!喜欢绘画的人就是喜欢绘画,不会因为只是一个生存问题就可以阻止的!这是一种热情,人的最真实的情感!是与生俱来、也是死也会带了去的东西!所以,这位仁兄可以放心,喜欢真实的作画的人一定比喜欢电脑绘图的人多!至于电脑绘画,只要是美的东西,总是可以被人接受的,只要内涵到,总有人也会说这是一种艺术吧。既然会是一种艺术,应该也会有人会继承发扬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2-22 19: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有深度啊,楼主自己体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2-22 19: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计算机技术也不能不叫艺术,它同样反映了人的意图。只是一时不能被接受。当然,用电脑画油画、国画、水彩等就不属艺术做了。因为国际上有定义,用什么材料话什么画。计算机艺术应有自己的地位而不是与其他艺术争地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2-22 19: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文化的特殊领域,艺术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最初的绘画很可能就是对死亡的驱赶,因为人们害怕死者的灵魂。在文化向前发展的时代(比如中世纪),艺术仍然没有从仪式的和世俗的习惯中分离出来。圣像画和大教堂就跟家具或衣服一样很少被当作美学对象来欣赏;它们首先是为物质和宗教目的服务的。就象原始艺术的表达形式所寻求的,是通过对象化来缓解劳作之苦或对死亡的恐惧一样,所有后来的艺术也都包含着人们对社会现实带来的束缚所做出的反应。在人类不断探寻幸福和进步的光芒照耀下,艺术作品象镜子一样映射了这个世界。它们使尚未经由日常语言表达或图解的经验客体化了。在日常生活中,人类的反应、思想和情感指向的是实践的诸种目的,最后指向的是持续存在的生产关系。人是在概念的定义之中感知这个世界的。这些概念与主导实践的需要是相一致的,而且是由这种需要所强制地产生的。然而艺术作品可以通过一种方式来反映这个世界——这种方式不仅不同于日常观点,而且全然是异质性的。在实践的世界看起来必然而绝对的东西,在艺术则显现为偶然和相对的。每个时代人们对时代和环境都有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正常的读取现实生活中的感受与读取艺术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是艺术中说的原与生活高于生活的意思,人们能从艺术作品里感受到正常生活环境下感受不到的刺激,这种刺激包括视觉上的,听觉上的,触觉上的等等人接收信息的器官,然后去得到观众想要得到的感受与思想上的启迪与交流。正如我所说的一样,每个时代的人有他们各自时代的生活,每个时代又有每个时代所崇尚的艺术,这种艺术化分并不是以材料和工具去划分的。比如莎士比亚的是诗文,看后我们会有很多我们理解不到的地方,里面有很多世俗的俚语、粗俗的对骂,那些只适合于他们的那个时代,适合于他们的那个文化环境。
就像我们现在看高科技与新媒体艺术一样,我们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就是这样的一个文化处境,90年代后期,我国的各大美术学院和大学美术系纷纷设立了艺术设计系,中国美术学院还成立了新媒体艺术系和总体艺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去年也成立了实验艺术工作室,用于培养更多的适应于现代社会的艺术人才。
其实,绘画不能和艺术等同,艺术这个概念包括的非常的多,绘画致使其中之一个门类,而且受到材料的限制,单绘画的材料就有很多,国、油、 版,壁,民间年画,岩石壁画,每个种类都在艺术史上文化环境中起到过不同的作用,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使用,甚至有些在当代依然延续其功能,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绘画的材料在每个时代都有所改进而且发现一些新的绘画材料与媒介,现在社会中的电脑新媒体就是其中之一,他只是一个媒介,只是一种材料,而且在不久的将来他也会不起到作用甚至只当作文化种类进行保护,人们又会在不同的科学技术发展的阶段下进行不同的材料探索,用来满足艺术用来传达的需要。
其实我说搂主不要因为绘画艺术的一种材料和媒介的更替担心,应该努力使自己更加贴近艺术的内涵,文化的心灵,材料瞬息万变,方可以不变应万变参考资料:艺术社会学〉引用50字

已赞过已踩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2-22 19: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明确:你学艺术是要生存?还是纯是个人喜好? 你的话语明显现出你对艺术的喜爱,可是感觉如果自己徒手画下去虽然幸福了自己的艺术感觉却填不饱肚子,所以要现实还是要理想? 我个人觉得,千千万万的艺术人是不同的,一定会有不管现实那种纯艺术派者苦画几十年终于成名的,也有先找个好工作,挣到钱来把艺术当个人兴趣爱好的。所以自己根据自身条件产生迷茫没必要,你选哪条路,艺术都不会离你而去。首先强调,我不敢自称前辈,而仅仅是作为一个绘画爱好者和你交流。我画画完全是出于兴趣而自学的,握画笔的时间断断续续也二十来年了吧?正如你所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电脑取代了很多传统的操作工具,改变了很多操作方式,迫使我们不得不去调整自己而适应这个社会。为了生 存,年前我加入了“设计”行业,从事广告设计工作。现在,每天都对着电 脑,虽然也有工作和学习上的收获,但是,总有一种失落压在心里。而每当 我再次抓起画笔,就会把什么都忘了……我说这些只是想要告诉你,我是身心介于两者之间的人,以及介于两者之间 的感受:不管电脑处理的东西多么好,它永远也无法替代手工绘画带给我们 的那种感觉,不仅是创作者的感觉,也包括观赏者的触觉。两者的价值是完 全不同的。我觉得,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不论是在豪华的宾馆还是在普通 的家庭里,墙壁上挂的绘画作品,远远是手工多于数码合成。也许,你所说的“不起眼”的画家们,的确靠绘画维持生计会比较困难(其 实,不只是现在,以前就很困难)。但是,我相信他们会和我一样——弃而 不舍,有那么多热爱传统绘画艺术的人,这门艺术永远都不会衰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2-22 19: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并不是不起眼,信息时代的电脑绘画与传统的绘画方式都是绘画,都是绘画的一种.想学好都难.楼上那位说的对,我们需要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2-22 19: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手绘有很多东西是电脑不能代替的,而且永远取代不了。我绘画近二十年,也不能说画的怎么好之类的话,而且很不容易学深,电脑绘画呢,我是近两年接触的,我个人认为,它只是一些不懂绘画的人们的一些感官的东西,没有深度的一种绘画形式,只居于表。手绘是心灵的艺术,是任何艺术形式无法代替的`````` 大家不要有什么意见,这是本人个人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2-22 19: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在发展,但是并不是说 :相片可以代替绘画作品。所以你的问题就有点像这个一样,没有必要去担心,因为他们会互补,但不会相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2-22 19: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是什么前辈。只是从小学习书法,并且很热爱而已。其实学这些并不是说有前途,能为之生存的方式才去学习的,毕竟很多的艺术都是我们国家的精髓,我们国家的文化,学这些也是为了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并且学艺术也可以陶冶情操,培养性格。如果单纯为了谋生,也肯定不会有成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