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西夏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07-2-3 17: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夏的艺术——琉璃鸱吻我一向喜欢博物馆,虽然很多人觉得没有意思,但是我喜欢历史,而置身博物馆中是最容易寻觅历史足迹的。我的一个朋友说他可以在网上看博物馆,这话没错,但是,你看到那个真实的原物的感受远比在网上看到照片感受不同,这就是游历的本质,我要的就是这种感受。宁夏的博物馆是在西关承天寺,离我住的虹桥酒店仅仅百米之遥。我步行过去,便看到了1000年前西夏的历史和艺术文化,关于历史我在前面已经提到,那是西夏历史的光彩闪亮点,其余的人物不值得去赘述,我在这篇里就是写写那些西夏时期的艺术。我最爱的是琉璃鸱吻,那是我一进展室就立刻吸引住我的一件艺术真品。这是一件琉璃艺术品,高约1米,长约0.8米,宽约0.5米,表层施绿色彩,釉面光润,呈龙头鱼尾形,龙口张开露出厉齿,双目圆睁,形象威猛生动。关于鸱有两种说法:一说中国传说中的龙来源之一的是螭吻(又称鸱吻,蚩尾)。蚩尾是一种海兽,汉武帝时有人进言,说蚩尾是水精,可以防火,建议置于房顶上以避火灾;二说是龙九子中的二子,古书中云:“其二曰螭吻,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于是用于房顶的装饰。这个琉璃鸱吻就是西夏王陵建筑中的极品,只有帝王陵可以用,其余的陵墓只能用泥塑鸱吻。另一吸引我的是西夏文字,西夏文字是模仿和借用汉字的笔画,重新创制的全新方块文字,特点是笔画繁琐、结构复杂,每个字大都在10划以上。多可怕呀,谁要是被老师罚写100遍,肯定没有办法睡觉了。自从西夏文自元朝后被毁灭,无人能识,据博物馆的人员介绍,清朝史地学家张澍在一家寺院游玩时偶然发现有一座碑亭,封闭很久严禁打开,传说一开就会有风雹之灾。张澍拍着胸口说,愿意向上天保证,开门造成的所有灾难由他一人承担,于是最终打开了门,里面只有一座完好的石碑,正面所刻字“乍视,字皆可识;熟视,无字可识”,反面刻有汉字译文,于是消失千年的西夏王朝自此撩起了面纱。这个碑至今还在甘肃,银川展出的碑是复制品以及拓本,由于年代久远和保存问题石碑风化,现在拓本是最清楚的。当然,我们现在仅凭这座碑识别西夏文,楷书还能识别,如果是草书,则无人可识,实为憾事。另外,在这里还看到那个闻名于世的鎏金铜牛和许多西夏陵区出土的文物,因为历经千年,王陵被偷盗情况严重,所以留存在下来的很少。其中,一个驮碑的石座是个女人,居然刻画的獠牙爆出,令人想到这西夏却是一个游牧野蛮与封建的复杂组合体,试想在中国的历史上历朝历代哪有一个用人驮碑额的呢。西夏王朝——一代枭雄霸主如果在互联网上搜索西夏你可以在0.75秒查找到34,600 项,在所有的西夏资料中提到最多的人物就是李元昊,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就丧命于6次征战西夏的战场上——因为1000年前的西夏王国是位于黄河河套地区,那是塞上江南,物产丰饶,兵家必争之地。李元昊是党项族人,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其祖父李继迁采用时叛时降的策略和辽结成犄角之势,共同对付宋朝,借此时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其父李德明进一步发展疆域向西攻占了回纥的甘州(今甘肃张掖)和凉州(今甘肃武威)。到了李元昊,他依靠武力和智谋,使自己的势力扩展到东尽黄河,西界玉门(敦煌县西),南接萧关(宁夏固原县西南),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事实上已形成了与宋、辽三足鼎立的局面。军事力量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所谓弱国为外交就是这个道理,李元昊虽受汉文化影响,国家也向封建制转化,但是保存了军事民主制的遗风,单是西夏的精锐骑兵人数就在十五万以上。他本人精通汉文,熟悉宋朝典章兵法和佛经,对蕃、汉各族情况都很熟悉,注意吸取汉族的统治经验,并多方争取宋朝境内失意的知识分子为他所用。西夏的文字方正、独特,我在西夏博物馆见到了石碑和拓片,虽然不懂西夏文字,但是单是那字体就觉得华美之至。既然写西夏王朝的霸主,那就多多提及这位枭雄霸主李元昊吧。我不懂面相学,但是据记载,李元昊出生时“啼声英弃,双目炯炯”,也许这是一代霸主的特征吧,抑或是李元昊让写史的人写上的,后人无法知道了——不过这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他在历史上的作用。少年时代的李元昊,让人可以联想到金庸笔下的大侠——平素喜穿白色长袖衣,头戴黑冠,身佩弓矢,出行常常带百余骑兵,自乘骏马,前有两名旗手开道,后有侍卫步卒张青色三盖相随,左右簇拥,煞是耀武扬威。看人家很酷吧!人家不光是皇子摆谱,人家也有学问呢。这位少年自幼读诗书,对兵书更是手不释卷,专心研读,并优倾心于治国安邦的律法著作,他善于思索、谋划、对事物往往有独到的见解。传说宋朝边将曹玮,早想一睹元昊的风采,但总不能见到,后派人暗中偷画了元昊的图影,曹玮见其状貌不由惊叹:“真英勇也!”——看看牛皮不是吹的吧。元昊长大后,对于先辈称臣于宋,特别是依赖宋朝的恩赐而改变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十分不满,就象当年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父亲对他说:“吾久用兵疲矣,吾族三十年衣年锦绮,此宋恩也,不可负!”元昊反驳父亲道:“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英雄之生,当王霸耳,何锦绮为?”——看看人家怎能不成就霸业呀。元昊24岁时,在对回纥的战役中采用“闪电战”突袭成功,连破数城,成就了自己的政治和军事地位。经过10年的征战,34岁成为西夏开国帝王,但是,之所以我称元昊是一代枭雄,而不是千古帝王,是因为他陶醉于自己的赫赫战功,后期不理朝政,纵情声色,最后中道而殂。元昊为西夏王朝奠定了坚厚的基础,使得后来所向披靡的成吉思汗竟在这里折弓,竟在弥留之际写下三道灭绝西夏的诏令:灭绝西夏王、西夏族人、西夏文化。连成吉思汗都如此害怕西夏,看来元昊无愧是一代枭雄霸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2-3 17: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夏是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西部建立的封建政权。西夏的历史根源可以一直追踪到唐初。这个时候羌族中的党项族开始强大起来。其中拓跋赤辞投降唐,被赐姓李,迁其族人至庆州(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内),封为平西公。自此在此定居。唐末党项族拓跋思恭平黄巢起义有功,再次被赐姓李。从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后代以夏国公成为当地的藩镇势力。宋初赵匡胤削藩镇的兵权,引起李氏的不满。虽然他们一开始服从宋的命令,但两者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1032年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继夏国公位,开始积极准备脱离宋。他首先弃李姓,自称嵬名氏。第二年以避父讳为名改宋明道年号为显道。开始了西夏自己的年号。在其后几年内他建宫殿,立文武班,规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军名,创造自己的文字(西夏文)。1038年10月11日称帝,国号大夏。详细介绍:一、西夏的疆域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其统治范围在今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接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幅员辽阔。二、西夏的经济西夏处西凉地区,是游牧民族,经济并不发达.西夏经济的来源是靠侵占宋的土地而成的.西夏在太祖(李继迁)时期占领了宋的灵州(今宁夏吴忠市)和兴庆(今宁夏银川)等地,又向西占领了凉州(今甘肃武威)和瓜州(今甘肃安西)等地.这些地区丰饶五谷,经常种植蔬菜,水果和粮食.党项人在这个广阔的农田里耕作,学会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西夏经济的发展.并且,西夏长期与汉人杂居,农业技术也达到很高水平。史书曰:“耕稼之事,略与汉同”。西夏本来没有瓷器,瓷器靠掠夺宋人来获得.宋夏庆历和议以后,西夏与汉族人民交往的同时学会了制瓷技术。西夏毅宗时期,西夏开始兴建瓷窑,开始生产自己的瓷器,发展制瓷业。西夏的制瓷中心位于"塞上江南"银川平原.其瓷器既吸收中原地区的优点,也有本民族的特点如淳厚朴实等,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西夏瓷器。西夏瓷器还远销到海外。西夏崇宗、仁宗时期,西夏经济大大的发展.农业,商业,手工业逐渐发达起来,四方的物品会集到兴庆,进入了西夏经济最鼎盛的时期。三、西夏的文化西夏本是游牧民族,佛教东传甘肃以后,西夏内部开始创造独有的佛教艺术文化。内蒙古鄂托克旗的百眼窑石窟寺,是西夏佛教壁画艺术的宝库。在额济纳旗黑城、绿城子中发现的西夏文佛经、释迦佛塔、彩塑观音像等,是荒漠的重大发现。另外不得不提到敦煌莫高窟。大庆二年(1036年),西夏人消灭瓜州、沙州的归义军政权,开始统辖敦煌地区。此时西夏将自己的民族特色融入莫高窟中,使其更加增添了几分光辉。从景宗到仁宗,西夏皇帝多次下令修改莫高窟。当时莫高窟涂绿油漆,接受了几分中原文化,还有一些畏兀儿、吐鲁番风格。西夏将自己强悍的民族精神和别具一格的文化也让这座佛教建筑显得更加光辉灿烂。此外,表现西夏文化的还有西夏文,又称蕃书。西夏设立蕃字院和汉字院,使西夏民族意识增强,百姓“通蕃汉字”,文化也增加了许多。西夏还设立蕃学和太学。四、西夏的统治1.西夏初期及中期西夏建国后采取联辽抗宋的战略不断入侵宋边境。夏宋之间的战争一直到1044年才平息。宋承认夏的割据地位,夏对宋称臣。另外宋每年“赐”夏若干财物。但同年夏与辽之间又爆发了战争。夏取得了与宋,辽平等的地位。李元昊死后,他不满2岁的儿子李谅祚成为皇帝,由其母没藏氏专政。辽攻西夏,夏大败,向辽称臣。李谅祚子李秉常即位后被其母梁氏幽禁。1063年吐蕃禹藏花麻归夏。梁氏又发动与宋的战争。失败后被迫让权于李秉常。李秉常死后他三岁的儿子李干顺即位,梁氏再揽大权。重新发动与宋和辽的战争。李干顺亲政后采取依附辽,于宋修和的策略。战争逐年减少,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115年金朝立国,开始对辽的进攻。1123年辽天祚皇帝兵败逃到西夏。同时金使到西夏劝李干顺将辽帝擒拿送往金,以保障西夏不被金攻击。李干顺看到辽灭已不可挽回,答应了金的条件。从此西夏归服金。金灭北宋时西夏随其尾迹而入,获得了数千里的土地。李干顺死后其子李仁孝即位,西夏境内发生了强大的饥荒和地震,民不聊生,以此发生了巨大的人民起义。李仁孝的改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了社会的稳定。2.从桓宗到神宗李仁孝死后,其子李纯佑即位,政治腐败,国势日益衰落。1206年他的表兄弟李安全篡位,杀李纯佑。李安全改变了与依附金的政策,开始依附此时不断强大起来的蒙古族。他发动了与金长达十多年的战争,使两个国家被削弱,而且,他统治时期,西夏百姓十分贫困,军队非常衰弱,政治腐败到极点,而李安全自己却十分腐败,沉湎于酒色之中,整日不理朝政,四处怨声载道。再说李安全附蒙抗金的策略并没有给他带来蒙古的友好。早在1205年蒙古就开始进攻西夏。至1209年蒙古三次出征西夏。夏无以抵挡。1211年西夏内部发生宫廷政变,李遵顼篡位,李遵顼仍然保持着襄宗(李安全)的作风,西夏政治更加腐败。1216年西夏因不肯派兵帮助成吉思汗西征,触怒了蒙古,次年蒙古第四次进攻西夏。1223年,由于李遵顼声称自己不愿做亡国之君,便让位给太子李德旺。3.西夏灭亡西夏在襄宗、神宗一再的腐败下,终于病入膏肓,无可救药,尽管献宗李德旺是治国之才,仍然挽不回西夏政权覆灭命运。李德旺打算趁成吉思汗西征之际抗击蒙古。不料机密泄露,1224年蒙古攻克银川。李德旺向蒙古投降,送人质,才得免灭国。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得胜后又开始对西夏的进攻。1226年李德旺病死,他的侄子李睍被推为皇帝。1227年李睍投降蒙古。成吉思汗此时已死,但密不发丧,以免西夏反悔。李睍投降后按照成吉思汗遗嘱被杀,党项族也被灭族。西夏灭亡。附:帝王年表夏太祖 孝光皇帝 991年-1004年 夏太宗 光圣皇帝 1005年-1031年 夏景宗 武烈皇帝 1038年(建国之年)-1048年 夏毅宗 昭英皇帝 1048年-1067年 夏惠宗 康靖皇帝 1067年-1086年 夏崇宗 圣文皇帝 1086年-1139年夏仁宗 圣祖皇帝 1139年-1193年夏桓宗 昭简皇帝 1193年-1206年 夏襄宗 敬穆皇帝 1206年-1211年夏神宗 英文皇帝 1211年-1223年夏献宗
1223年-1226年 夏末帝
1226年-1227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