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考研经验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4 | 2021-1-27 05: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我来说,考研确实是一次比较特殊的体验,从中也算受益良多。在此愿将自己考研的一些经验和学习的心得跟大家分享,希望可以给考研的同学些许参考。
选择篇:
我想先笼统地谈下考研这个话题。首先,不管想选择什么专业,选择哪所高校,只要你是选择考研,我觉得在你的脑海里应该对有一些事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这里我举两个例子。比如,为什么要读研。在我个人来说,两个原因。其中的一个有点幼稚,只是因为在美国交换学习的那年里旅游时到过普林斯顿(我喜欢它的程度远胜于哈佛),发现这样好的学校可能这辈子和自己无关,就想继续求学,以期至少能够在一所国内顶尖的高校学习和生活。另一个是我很喜欢念书,喜欢学校的感觉。我想说的是,不论你的理由是什么,只要能促你坚持到愿望实现,就是个不错的缘由。再比如,你要读研的愿望可以支撑你走多久,也就是说,你要想清楚你能为它付出的时间是多长,投入是多少,能否承受失败。大四一回国我就决心考研,并且一开始就决定给自己两次机会。当时的我想得很清楚,我放弃本校(太原理工)保研,因为我想念一流的学校;我选择本专业(英语),因为时间短,而我也为开始时厌恶的英语付出很多;我预见失败,因为只有三个月的时间(10.8-1.9),在一周15节大课和自学2级日语(考研需要)的同时,准备考研。即使如此,知道成绩的时候我依然难以接受并因之痛苦。所以我建议有决心考研的同学,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能力和处境,给自己定一个可能实现的总体目标,然后为之奋斗,这样做,尤其是对于像我一样承受灾害能力较差的人来说,会减小失败后的挫败感和加强继续前行的勇气。
然后,开始选择专业和学校。先说专业吧。还是以我个人经历说明我的建议。我经历两次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一次是考厦大的英语口笔译,正如上段提到的,原因是虽然我不喜欢自己的本科专业(英语,高考时调剂的),我和家人已经为它付出很多,而且取得一定的成绩,再者厦大英语的这个方向就业率非常之高。可是失败后,痛苦后,我冷静分析得出,除了我所谓的那些客观因素外,我的主观原因更甚,即我没有那么大的意志驱动使我觉得一定要继续念英语。我的选择来自现实而非内心。因此,2009年6月我决定再次启程时,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历史,我希望在自己可以做主的第二次选择中选我之真心所爱。当然还是加入了一些现实的考虑,因为英语的关系,我没有选最爱的中国古代史,听从友人建议,选了世界现代史。以此我想要告诉各位研友的是,选择专业要谨慎,要选一个自己愿意学习的,钻研的,然后再与自己的实际结合,做出最适合而不是最应该的选择。现在再来看看学校,对此我的建议是选择一个适于自己发展的学校,同时考虑家人朋友的意见。对这个我也是感触颇深。我报历史最初想选北大,因为北大特别符合我考研原因的第一条。可是,再考虑了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做老师)和综合了家人朋友的意见后,选择了北师。如果当时头脑发热,一意孤行,我的复试之旅,很可能以失败告终。
关于辅导班,我当时报了博仁历史学考研辅导班,个人感觉帮助还是挺多的,老师讲解的都是考生需要的,我的助教老师也不错。
总之,我认为考研要头脑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要什么以后,善于吸纳别人的意见,做出理性的选择,然后开始奋斗。
奋斗篇:
这里具体到历史学考研来说我的一些学习体会。
首先,确定了要报历史学以后,要考虑的恐怕是要不要报考研班,报哪个考研班。众所周知,历史学是统考科目之一。统考有一个很重要的含义,那就是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和知识要求程度的掌握。所以我建议和我一样跨考的同学,条件允许的时候报个班,最起码报个基础班。这样你会得知,这个统一的标准是什么,你要掌握到什么程度。至于报哪个考研班,我认为只要能教授我所说的那个统一标准的都行,当然我个人觉得博仁就很符合这个要求。
然后,制定一个力所能及的计划,认真地看书,按照你已知的那个标准进行总结。这个说起来看似简单,做起来诚非易事。第一,它要求坚持,坚持完成拟定计划中的要求。只要考过研的朋友们都知道过程中总有那么一些时候,心是浮躁的,似乎很难再继续提高。我半年的历史学备考中有过很多这样的时刻,感觉很无助,甚至于后悔,但是我最初想要继续读书的愿望一直激励我,一次次走出来,所以在刚开始我说一定要找到那个可促使自己坚持的缘由。第二,它要求符合标准。诸如名词解释的固定流程,简(问)答题的约定俗成的格式。这里,我借用下考研班一个老师的建议,名解可参考辞海。(是参考,不是背)第三,它要求主动性。有了主动性,才会格外认真,所以要一直保持自己的读书或是总结的乐趣,即使枯燥的重复有时会让你感叹考研就是让爱看书的人再不想翻书。最后,补充下,注意计划的合理性,比如,研究生入学考试各项科目时间的分配,或是历史学内部各个时间段复试时间的安排等。当然,这个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和考试的要求来做出适合自己的分配安排。
再次,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固定的作息习惯。这两个我都很强调适合自己。说到学习方法,我很不认同很多人说学习历史只是要记忆。这种说法把史学说得太没有含金量了。学史绝不是单纯地背书,记忆,它要求理解,规律性地把握,适时的总结,这样效率高,印象深,省去一些苦工和时间。当然我说的是总体上的概念,具体到每个人,各人有各人擅长的方法,坚持自己的就好。至于作息,更是因人而异。不过我的建议是,不管有多着急,也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等各方面,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不要迷信别人的时间表,像是只睡四小时啊,或是只学两个小时啊,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效率高些。
结束篇:
希望自己的这点经验或说是心得,可以给考研或打算考研的朋友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谨祝考研成功。
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7 05: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考研英语和政治我一直不能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7 05: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每次来都有强帖。楼主辛苦,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7 05: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楼主很雷,我无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7 05: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看来被忽悠了,楼主开这个帖子纯属娱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