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钱的交易,怎一纸承诺可禁?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7 07: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去年高考发生的重庆状元民族身份造假事件,引起全国舆论哗然。近日,教育部发布今年高考招生工作规定,与往年办法相比,特别添加了在报名提供材料时要签订诚信承诺书的内容,要求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级中等教育学校要加强考生的诚信教育,特别是加强在报名、考试、填报志愿、录取等主要阶段的诚信教育。(《京华时报》 3月29)
  
  
报名提供材料时签订诚信承诺书无疑是在经历过无数的高考诚信危机后教育部做出的重要决定,其想法和努力无可厚非,值得肯定,但是仅靠一纸承诺就能够确保考生的诚信吗?我想答案不言而明。
  
  
高考是上千万考生人生的分水岭,是学生寒窗十二载后的最直观回报,更是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关键一役,为了胜出,许多学生、许多家长往往会不择手段,而仔细分析各次高考背后的种种黑暗行为——考场作弊,“枪手”替考,改民族,改省份以及各种名目的加分行为——其背后都离不开权与钱的游戏,都潜藏着权与钱的交易,区别只是比的谁的权更大,谁的钱更多。
  
  
高考以分数定输赢,一分之差就可能让一个人的命运判若云泥,这种单一的考核标准不会给人太多的选择机会,因此许多升学无望的考生就会选择孤注一掷,而孤注一掷的背后必然有权和钱撑腰,否则谁都不敢冒险一试,试想一个普通农民子弟怎会有钱购买昂贵的作弊器材,怎会花钱找“枪手”替考,一个普通农民子弟又怎能有权“争取”到稀缺的加分,怎会有能力乱改民族?有位高中校长曾说自己在中考后手机都不敢开机,怕被托关系找人送礼的家长们把手机打爆,中考尚且藏有如此猫腻,何况高考?只要是有权有钱,就有空子可以钻,而高考的不正之风便是被这权与钱所支撑起来的。而且正是因为权钱的侵蚀,高考的权威性与公正性正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今,虽然高考要求签订诚信承诺书,但这只是对遵纪守法的考生的提醒与对有想法又不敢做的考生的一种声势威吓,而对于敢钻空子,有能力钻空子的有权有钱的考生们却只是一纸空文,高考就是一搏,考好了母鸡变为凤凰,考不好母鸡还是母鸡,因此为了变成凤凰,权钱拥有者们怎会不放手一搏,即便自己失败了,也是一只金母鸡。而一旦权钱交易发生,教育公平就会荡然无存,诚信承诺也会无用武之地。
  
  
高考要诚信,除了承诺更需要完善的制度做后盾,完善加分制度,完善监督制度,完善……真正的将制度的空子补好,不要再被权钱撕破,让高考背后的不文明无立足之地,那么高考的公平与诚信方能得到实现,否则,承诺终究只是承诺。
  http://blog.163.com/jiangtianyiye@126/blog/static/11629923920102301045544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