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家电产业怎么销声匿迹了(转载)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3 | 2021-1-27 09: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60年代到1970年代:在政策保護下開始發展
  從日本與美國的電視機產業發展的過程來看,電視台開播都會帶動電視機的消費,例如美國CBS的大股東RCA,它的電視機銷售量就受惠於CBS的開播。此外,日本NHK在1953年8月正式開播時的電視銷售商機,也促成了松下電機與荷蘭飛利浦(Philps)在1952年12月合資成立映像管工廠。
  台灣也有類似的經驗。1962年,台灣的第一家電視台:台視開播後,帶動了家電產業的發展。台視與日本富士電視台合作,由東芝、日立、NEC聯合經營在台銷售的電視機。當時的電視機,是在日本裝配好主機,然後運到台灣裝上木箱進行銷售。之後,台灣家電業者,透過與日本的合作關係,開始從日商進口零件,在台灣組裝電視機,進一步促成台灣家電業者引進日方資本,合資設廠。許多重要的台灣家電廠商,包括三洋、國際(台灣松下)都是在1962年成立;歌林、聲寶則分別於1963、1964年成立。自此之後,台灣業者透過與日本業者的合作,開始將許多家電引進台灣。台灣民眾所使用的電器產品中,除了電風扇、電鍋是在1960年以前就已經由本地業者生產,其他的產品,包括黑白電視、彩色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冷氣機等,大都是在1960年代後,開始由本地廠商生產,然後大量的進入本地民眾的生活當中。
  從1960年到1970年代,台灣的家電產業開始蓬勃發展。一方面,台灣以出口導向獲致經濟成長,民眾所得逐漸提高後,開始有能力消費家電產品。另一方面,政府對於產業採取的保護政策,也讓家電業者在一定程度上,獲得發展的空間。
  政府的政策主要來自於四個方面:
  (一)、限制進口: 主要的依據是透過1958年4月頒佈的「外匯管制辦法」,透過進口限制來節省外匯支出。
  (二)、設立進口關稅:針對進口家電,課徵高額稅率。
  (三)、鼓勵投資:包括1960年9月制訂的「獎勵投資條例」、1961年1月頒佈的施行細則,以及1961年8月制訂的「生產事業輸入機器設備分期繳納進口稅捐實施辦法」。
  (四)、以自製率保護國內家電業者:1965年,經濟部公佈施行「機械電器製造工業分年達成自製計畫施行辦法」。這項規定,後來在1969年5月正式頒佈為「機械電器製造工業自製計畫實施辦法」。
  儘管如此,台灣的家電產業發展,仍然受限於「經濟規模」。大同公司的董事長林挺生,在1962年時就曾經公開表示:要維持電冰箱工廠正常運作的年基本銷售量,一家業者必須為1萬台,如果以當時電冰箱價格為1萬元來計算,維持電冰箱工廠營運的周轉金為1億。再加上生產電冰箱所需的固定資本為1億,合計資金至少要有2億新台幣,才能維持基本的運作(聯合報,1962.8.27c)。依據東芝在1962年,應美援會之邀,對台灣電冰箱的年產量的預估 ,至1964年時,全台灣的電冰箱年產能,也只有8000台,產品普及率為0.6%(聯合報,1962.9.6),與林挺生所宣稱的單一廠商年產1萬台的底限,相較甚遠。此外,依照經濟部工礦組所蒐集,1962年各家電冰箱業者的年產能規劃,其中最高的是大同公司的2050台,東興(聲寶前身)為2000台,大立(台灣三洋的前身)則為400台(聯合報,1962.9.29)。不論是整體市場,或是個別廠商,都與經濟規模有相當距離。
  因此,產業發展的現實條件限制是,台灣的市場並不足以完全支撐起以內需為主的家電產業。而從日本廠商的角度來看,台灣乃是日商在國際行銷中的一環;日本家電廠商無意將台灣視為一個重要的海外市場來經營,藉此將日本的產品外銷到台灣來。
  然而,到了60年代中期,日本對台投資的思考,已經從「佔有台灣本地市場」,轉向到利用台灣廉價勞動力來拓展第三國市場。從60年代後期,台灣進出口商品結構及貿易對象來看,整個國際經貿圖像是:日本將原材料和電子元件等半成品出口到台灣,加工裝配後再銷往美國。美—日—台的「三角貿易循環」的網絡關係得以建立的主要背景在於當時日本經濟所面臨兩個問題:一、國內工資迅速上漲,導致生產成本急劇增加;二、美國和西歐紛紛對日本設置關稅或非關稅的貿易壁壘,遏止日本商品的輸入。為了利用台灣的廉價工資和突破輸美產品的限額規定,遂將耗費勞力的生產程序轉到台灣,加工運回日本;或將半成品、零件運到台灣加工裝配,以台製標記轉銷美國。
  事實上,美國廠商也有類似的想法。美商通用器材於1964年,為了因應當年的東京奧運商機,在台北新店設立了電視機零件加工廠。當時大力促成通用器材來台灣投資、任職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副主任的李國鼎,根據他的回憶是:這間工廠是全世界第一間以代工模式為運作考量的電子工廠,所生產的電視機調諧器(tuner)與偏轉線圈(yoke),是要出口回美國,繼續在美國本土加工製成電視機。而在通用器材成立後,美國的電視機業者,包括RCA、、Zenith(增你智)、Admiral(將軍)、Motorola(摩托羅拉)等廠商,紛紛來台灣設立零件加工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7 09: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台灣的家電產業從1960年代後,一方面在政策的保護下,形成一個半封閉的國內市場。隨著台灣經濟的發展、國民所得的提高,家電產品的銷售、需求也逐漸增加。然而,另一方面,台灣的家電產業卻受制於日本業者對於技術、關鍵零組件的掌握。再加上,業者從本地市場銷售的經驗中,開始注意到,台灣的市場有特殊的消費特性;從電視機、電冰箱、冷氣機的銷售經驗中,都反映了本地消費者特殊的品味與功能需求。因此,在技術發展遭遇瓶頸,以及內需市場有獨特性的雙重影響下,台灣的家電業者開始重視產品的工業設計。
  到了1970年代晚期,民間(家電)企業羽翼漸豐,發展成為集團,開始有能力設置研發部門。尤其是那些以內銷為主的大型企業,為了積極開拓島內市場,紛紛設置「設計」部門,拉近產品與市場的距離;部分大型企業甚至開始成立專責、常設性的設計部門,並著手建立工業設計的運作機制。
  但是,整體產業的環境,到了1980年代,卻面臨重大挑戰。
  首先,是國際上興起貿易自由化的浪潮,開始要求台灣等新興工業國家,放棄對於匯率、關稅的干預。在此之前,對於家電的進口管制與高關稅一直是政府保護本地家電業、維持國內市場競爭優勢的政策工具。就在這個時刻,台灣也在1984年出現「電視機暴利」的爭論。當時,有意見認為,認為進口關稅固然削弱了進口電視機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卻反讓消費者以高於國外市場的電視機價格,買到較差的產品,其結果只是圖利廠商、損害消費者權益。
  於是,在國際的壓力、國內要求開放家電產品進口的雙重壓力下,政府開始放手讓這些政策工具「回歸市場機制」,使得關稅逐年降低、台幣兌美元匯率逐年上升。貿易自由化,讓「國產品」相對於國外進口家電的價格優勢不再。1987年之後,進口家電在台灣的市佔率大幅成長,如下表所示,國內業者損失慘重,直接生產幾乎減少一半。
  其次,中國大陸在1979年的改革開放後,開始吸引外資前往大陸設廠,更是讓台灣的家電產業雪上加霜。由於業者與日方在簽訂技術移轉契約時,會對產品出口項目、出口區域加以限制,例如不得出口至日本廠商投資設廠的區域或國家,而使得台灣廠商僅能侷限於國內或部分海外地區銷售產品,無法放手擴張全球市場。這使得台灣家電業者外銷市場佔有率節節敗退 ,而僅有燦坤等家電業者,憑藉著工業設計的能力,而將企業的經營由「原廠代工製造」(OEM)成功的轉型成為「原廠委外設計」(OD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7 09: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台版只爱看口水啊,长文没人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7 09: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台湾家电的母亲日本家电都被中国家电排挤得七荤八素的,还提这个不争气的东西干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