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個優質好文跟各位分享 誰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转载)

[复制链接]
查看34 | 回复34 | 2021-1-28 04: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樓下我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8 04: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看唐代的中國,就去日本。那裡有唐代的建築和歌舞,甚至日本天皇登基也是按照唐代禮儀。要看明代的中國,就去韓國。那裡保存了明代的禮樂制度,據說曲阜孔廟曾派專人赴韓國學 中國早已失傳的“文廟祭禮樂”。要看民國時的中國,就去臺灣。那裡保存著傳統的“仁義禮智信”和“溫良恭儉讓”。在大陸卻無法看到真正的傳統文化,大陸的文化,只是一個“四不象”。
  對於西方文明,中國大陸只是吸收了淺層次的、表面的物質文明,而不是精神文明。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大陸早已革了它的命,“棄之如敝屣”。這造就了一個結果:今天中國雖然在“硬體”上已經開始“超英趕美”,各種超級工程震驚外邦,而在精神上卻日益走向病態。“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是人們的普遍感受。文革對中國傳統的打擊的確是毀滅性的。很多人都清楚的記得,文革時期兒女告發父母,學生告發老師,朋友告發朋友,鄰居告發鄰居,夫妻相互告發的悲慘情景。
  60多年來,臺灣與大陸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截然不同。1949年,兩岸分治。國學在大陸成了“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 慣”,變成需要破除的物件,繼承了孔孟之道的人,也都變成應該被掃蕩的“牛鬼蛇神”。臺灣則剛好相反。國民黨一敗退到臺灣,就開始清除日本殖民主義的影響,致力於全面恢復中國傳統文化。當大陸進行“文化大革命”的時候,蔣介石卻在臺灣發起了“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並親自擔任總會長,全力推動文化復興。延續中華民族的文化命脈的使命,歷史地落在了臺灣。
  臺灣傳承了傳統文化的經典。1949年以來。臺灣學校一直延續“國文”的稱謂,使用沿用幾千年的繁體字。在小學階段,臺灣學校注重傳統文化思想的薰陶和古文訓練,以國文、歷史和傳統文化課程為主。在高中階段,文科的必修課程有三種:《高中國文》、《國學概要》、《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前兩種是語文基礎知識,以及經史子集的基本介紹,《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則完全是“四書”內容。《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已在2008年被中國大陸引進出版,更名為《國學基本教材》。2010年9月7日,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又通過了新的“國文科新課程”綱要,進一步加強了民族文化經典內容所占的比重:高中三年文言文所占比重由原來的40%、45%、50%提升至45%-65%,篇數酌定30篇,文章皆出自《論語》、《孟子》、《莊子》、《墨子》、《韓非子》、《老子》、《詩經》、《春秋左氏傳》、《禮記》等經典,另外增補“國學常識”為選修課。
  臺灣的經典文化也造就了一批學術巨匠。杜維明、余英時、成中英、劉述先等人是公認的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們幾乎都出自臺灣。杜維明為徐複觀、牟宗三的弟子,畢業于臺灣東海大學;余英時為遷居臺灣的錢穆弟子;成中英和劉述先都畢業于臺灣大學。臺灣培養的國學鉅子不止于此,還有:在大陸有廣泛影響的方東美的弟子傅佩榮,在兩岸推行“讀經運動”的牟宗三的弟子王財貴,著名老莊研究專家陳鼓應……。臺灣的經典文化還孕育出了不少優秀的藝術作品。喜歡流行音樂的人可以在《東風破》、《菊花台》、《青花瓷》這些細膩淒婉的曲詞裡感受到古代詩詞之美。喜歡看電視劇的人可以在《新白娘子傳奇》裡發現古典夫婦情誼與宋代儒學、佛學精神的完美融合。喜歡舞蹈的人可以在林懷民那裡領悟到民族舞蹈的現代魅力。
  臺灣保持著傳統的倫理秩序。臺灣的家庭關係很傳統。臺灣的媳婦是小媳婦,伺候孩子、洗衣做飯是分內的職責,要是婆婆不高興、一瞪眼,媳婦還要賠不是;老人是臺灣家庭裡的爺,兒女如果不孝就是大逆不道。到臺灣旅遊的大陸人總會留下一個印象,那就是:臺灣比中國更像禮儀之邦。首先,遊客會被臺灣的地名吸引。如臺北市區從北往南排列著幾條主幹道,路名依次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此外還有“四維”、“八德”之類出自“四書五經”的路名(“四維”出自《管子》:“國之四維,禮義廉恥”;“八德”在宋代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近代則指孫中山等提出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只有到了臺灣,大陸遊客才能體會到什麼是中華民族提倡的“溫良恭儉讓”。在商店裡買東西,服務人員為你提供了服務,不待你說聲感謝,人家會主動說聲謝謝。在公交月臺排隊等車,車上到站的人沒有下完之前,絕不會有人上車。上了車,車上有深藍色的“博愛座”,那是給老弱病殘孕準備的,年輕人總是寧願站著也不佔用。在餐廳用餐,人們總是非常自覺地保持餐桌和周圍的清潔,桌上和地面幾乎看不到用餐後的殘留物和紙屑。曾有大陸人這樣回憶自己在臺灣購物的經歷:“臺北尚未如香港那樣通用人民幣,營業員稍有遲疑,進去問過,歡天喜地回說可以,倒好像是她的麻煩,解決了,比我還要寬慰……禮貌、笑容、抱歉、連聲謝謝,都不在話下,辦各種瑣事,沒一次落空、尷尬、被拒絕。我本能預備遭遇粗暴的態度,冷漠的臉,僵硬荒謬的機制,窮凶極惡的生意經,還有,在零星小節上的不專業,不認真,權責不清,或心不在焉——那是我在北京隨時隨地的日常經驗”。臺灣人親切善良,質樸,有禮貌。有的人會以為傳統的道德不能適應民主制度。兩者真的存在矛盾嗎?有一位臺灣作家曾講到臺灣人日常生活中的一個情節:電視機前,一對父子面對兩位總統候選人為誰應當選爭論得面紅耳赤,可是一到飯桌前,就“有酒食,先生饌”,立即恢復了傳統的禮讓孝悌。
  臺灣淳樸的民風和良好的道德風尚,應該歸功於其傳統教育。臺灣道德教育的宗旨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繼承固有道德”。當年國民黨為臺灣各級學校立下了“禮、義、廉、恥”的共同校訓,今天臺灣的中小學教育更加重視修身養德。“小學開設《生活與倫理》課程,重點加強對小學生‘社交禮儀、生活起居、孝親敬長、善友樂群、待人接物、愛國’等方面的教育。國民中學(初中)開設《國民與道德》課程,重點強化對初中生‘修己善群、立身處世、互助合作、濟人利物、民族意識、民主法制、國家尊嚴’等方面的教育,意在‘弘揚中華優良文化’。高級中學則開設‘公民’課程,在‘學養、知能與價值觀念、健全品格、弘揚優良文化、培養法制精神、建設和樂社會’等方面作為教育的重點”。可以說,“禮儀廉恥、溫良恭儉讓”已經成為臺灣人生活中潛移默化的東西。
  臺灣繼承了傳統的宗教。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是儒釋道。佛教和道教也已經在大陸敗落,可是在臺灣卻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臺灣寺廟特別多,香火鼎盛。與大陸相比,其一大特點就是進廟不需要買門票,這使寺廟真正發揮了承載民眾信仰的功能。目前臺灣信仰佛教的人口為550萬,占臺灣總人口的24%,摻雜佛教信仰的人口占全島總人口的比例則高達80%。佛教在臺灣主要有四大宗派:星雲法師創立的佛光山、聖嚴法師創立的法鼓山、證嚴法師創立的慈濟功德會、惟覺和尚創立的中台禪寺。臺灣佛教的弘法手段非常現代化,他們不僅採用講經、講座、共修等傳統的方式;還有自己的出版社,出版書籍和音像製品。他們大多創辦有自己的網站,甚至自己的電視臺。目前臺灣共有五家佛教界的電視臺,如佛光山的佛光衛視,慈濟的大愛電視臺等。它們在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傳播佛法,或傳播與佛教有關的內容,民眾可以方便地聽聞佛法。臺灣很多佛教宗派都辦有佛學院或研究所,目的是培養僧眾、研 佛法或服務社會,如星雲法師創辦佛光大學、曉雲法師創辦華梵大學、中國佛教會辦玄奘大學、星雲法師創壽山佛學院、如學法師創辦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證嚴法師則創辦了慈濟醫學院。臺灣很多佛教宗派都開辦慈善事業。例如證嚴法師創辦了“慈濟基金會”。這是一個專門的慈善團體,自1966年創建以來,會員已達461萬之多,從慈善、醫療、文化、教育四個方面為社會提供幫助。臺灣也有很多人信仰道教。有的人每天早、晚都要到廟裡去焚香參拜。臺灣的道教小廟遍佈鄉村,大的城鎮還有不少規模宏偉的道教宮觀,例如臺北市就有道教宮觀七十五座,其中霞海城隍廟、指南宮、行天宮等規模較大,前來參拜的善男信女也非常多。臺灣人的信仰體系是混雜的。很多道觀裡供奉的是三教神佛,還包括地方神。實際上,道觀裡供奉最多的就是媽祖和關公。
  兩岸同為炎黃子孫,對民族的忠誠卻顯示出天壤之別。民國給大陸留下了200萬知識份子,他們是信守“仁義禮智信”的民族精英。經歷了思想改造、反右、文化大革命等運動之後,這批知識份子從整體上被消滅,從此作為傳統文化代表的“士階層”不復存在。炎、黃二帝被中華民族奉為始祖,他們同樣難逃厄運。文革期間,“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焚骨揚灰”,黃帝陵號稱“天下第一陵”,亦被永久性的毀滅。1966年11月,中央文革“紅人”戚本禹指使譚厚蘭掘開曲阜孔子陵墓,孔子遺骸和遺物慘遭遊街示眾,並被焚毀。有資料統計說,曲阜“三孔”(孔府、孔廟、孔林)共計毀壞石碑千餘塊,搗毀文物六千餘件,焚毀書籍十萬餘冊,砍伐古代松柏五千餘株,盜掘陵墓二千餘座。到底是誰背棄了自己的父母之邦?
  不久前,中共第十七屆六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指出: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顯然,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它表示,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慘遭荼毒60年之後,終於有了一點恢復的跡象。大陸說,臺灣必須回到祖國的懷抱,那麼,大陸不應該重新回到中華民族的懷抱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8 04: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確切地講台灣的文化不是中華文化
  是融合了荷蘭 日本 美國等先進文明的海洋民族文化
  很多中國文化的醜陋在台灣人身上早就看不到了
  只有跑到對面國家才有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8 04: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弱智一个。
  商人的文化就是敬鬼神、搞占卜,西周的文化是礼乐文化,春秋战国是百家争鸣,汉朝前期重道,后期尊儒,实际是王霸道杂之,魏晋说的是隐者,隋唐兴起的是诗,宋朝推崇的是词,元朝还有曲,明朝又有小说。以楼主的逻辑来看,周朝没有继承商的文化,春秋战国没有继承西周的文化,汉朝没有继承春秋战国的文化,魏晋没有继承汉朝的文化,隋唐没有继承魏晋的文化,宋没有继承唐的文化,元没有继承宋的文化,明没有继承元的文化。
  楼主的智商似乎很难理解文化是人创造的,不同的时代必然有不同的文化。文化的传承不是读了几本尚书、论语就可以的,文化的传承依靠的是全体的社会,全体的人民。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只可能是在中国大陆进行的,进化的主流是在中国大陆。就好像科幻片里面你看到三叶虫和恐龙一样,他们是够原汁原味的,其实是封闭、落后的代表。
  按照楼主的落后逻辑,西方文化已经灭绝,只有日本很好的保留了西方文化。为什么?你看日本首相上任的时候居然要穿那种长尾巴的燕尾服,而西方已经没有了,可见,西方文化很好的保留在了日本。只有日本才能代表西方文化,如果要研究西方的历史、建筑、艺术必须要在日本才可以。
  日本果然厉害啊,集中国、西方文化的大成于一身,这个世界不学日本还能学谁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8 04: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遣唐之后无扶桑,二战之后无日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8 04: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这个世界可以说没有一个民族保留纯粹的传统文化或习俗了。有点融合又有点自我地域特色。仅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8 04: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要说保留,还属中国。中国的古籍里基本上都有比较完整的记载。文物科考等都能实际的参考。如果特定条件下需要恢复,比较容易做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8 04: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有《四库全书》,比如佛家有《佛藏》,道家有《道藏》,儒家有《儒藏》,易学理论和阴阳五行,风水堪舆等有《术藏》,古建筑有《营造法式》《中国建筑史》。固然,老毛发动了文革,损伤了一些文化或毁坏了一些文物。但是在前期也应该看到保留和发展了一批传统文化。可以这样说,现在能走向世界的一些传统文化也是早期保留和发展的结果。比如琴棋书画,中医,武术,戏剧,诗词曲赋,各地的手工艺。应该说系统化的继承传统个人认为还是大陆领先于台湾。当然台湾在传统习俗,佛教方面保留或者发展的比较有特色。
  要完完全全恢复完全现实,只不过与时俱进,怎样取舍是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8 04: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这东西太虚了,普通人关心什么文化呀,只知道吃中国饭,说中国话,过中国节,信中国理,其实这样做,现代普通人已经继承了传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8 04: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以前也看到过类似楼主的文章,也一直觉得类似楼主的文章有点道理。为此走了不少论坛,之后观点完全改变。中国传统文化应该说现在传承的还比较的好。只不过怎样走向世界开枝散叶确实是个问题。总之,外人了解的比较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