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如何看待「宋楚瑜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转载)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6 | 2021-1-28 04: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参选对谁有利?谁当选对大局有利?
  

  
  
宋楚瑜高调重出江湖,立刻引来万众瞩目。虽然还没有正式宣布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但看这轰动的声势,大家都自然地往这方面猜想。「宋楚瑜参选对谁有利?」这是媒体关心的焦点所在;蓝军的反应自是一片骂声,因为他们认为宋选不上;出来搅局,徒然让蔡英文得享渔利。蔡若当选,则两岸关系必然倒退,台湾经济、安全等等又要回到扁时代,甚至更糟,…而这一切恶果,都是宋出来搅局所致。所以,当然要毫不留情地对宋大加挞伐,就算不能致宋于死地,至少也要把他的影响力(破坏力)降至最低。
  
  
然而,在一些网路的论坛上(例如联合网上的「天下纵横谈」),则出现相反的情形,一片拥宋之声。因为「天下」是一个统派的论坛,对于「什么才是对台湾有利」的判断标准,与媒体上的蓝军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蓝军媒体关注的「台湾利益」,无非是「两岸和平」「经济发展」「国际参与」之类。在这个标准下,关键当然是两岸和平,因为没有两岸的和平、和解,一切都不用谈了。马英九纵有千般不是,但只要在这一点上赢过蔡英文,就全面赢过蔡英文了。台湾人除了深绿之外,就算内心再怎么想独,也不能置现实的生存问题于不顾啊?(更何况马一直在表现对「独」的贴心啊!)而宋,他的两岸政策与马无异,行政能力也明显比马要强,抛开过去的恩恩怨怨不考虑,宋当选,情况只会比马当选要好而不会更坏;三人依对台有利的程度来排序,应该是「宋、马、蔡」。但问题是,宋选不上啊!出来搅局,分马的票,让蔡当选,则全盘皆输了。
  
  
而「天下」等统派论坛的多数网友看法则有所不同。他们所关心的「台湾利益」,是必须在「中国利益」这个大前提之下的。也就是说,必须有助于中国的崛起,有助于国家统一,能共同参与中国复兴,才是真正的台湾之大利所在。马虽然承认九二共识(也就是接受「一中」),但实际上却处处强调「台湾主权」;他讨好台独之程度,让人怀疑那不止是讨好,而是他骨子里根本就是。于是,马利用大陆「和平统一」的战略,在「九二共识」的掩护下占尽便宜,却又处处向大陆摆高姿态,向台独献媚。这种「吸中国的奶向台独输血」的做法,岂不比真正的台独更可恶?(真正的台独享受不到「一中」的好处。)加上马英九行政能力不佳,使大陆加惠台湾人民的政策也大打折扣;而其养「台独」自重,与绿军大唱双簧来向大陆要价的手段,其卑下丑陋也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所以有不少网友明确表态,宁愿蔡当选也不要马当选。因为蔡当选,「一中」的好处没有了,大陆不再向台湾输血,台湾就得自己面对经济、外交等各方面既艰困又每况愈下的局面。在此情形下,台湾只有两个选择,一是铤而走险,坚持台独,不惜与大陆撕破脸摊牌;另一则是翻然悔悟,知道台独不可行,而认真考虑统一(或至少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就范于大陆的要求,被动地接受统一谈判)。以台湾人的聪明,你觉得他们会选择那一条路呢?所以,蔡当选,反而会开启统一的大门,比马这样不死不活的拖着要好。
  
  
因此,在他们心中,如果宋当选,就算其两岸政策与马一样,不会更积极,但以其行政效率,至少可以使大陆的「输血」不致白流。(何况他理应比马更积极一些。)而宋选不上,让蔡当选本来就比让马当选来的好。所以,这三个人的排序,应是「宋、蔡、马」,甚至是「蔡、宋、马」的。宋选上固好,选不上搅局也很好。我个人本来也是倾向于此一观点的,但在看了市长YST〈背水一战的亲民党〉一文之后,却有了一点不同的看法。
  
  
加入国际局势的因素,「谁当选最有利于大局」的排序将有所不同
  
  
YST的文章,最特殊的一点是,把未来十年的国际局势列为非常值得考虑的重要因素。在YST看来,美国对中国崛起要采军事遏制的想法从未改变,而未来十年是最后的机会。美国的军事遏制,也许不一定是打大仗,而是增加中国与周边地区冲突的可能性,形成一种「战争边缘」的状态。一旦中国处理稍有不当,就可借故掀起国际上新一波的遏制中国的声浪,甚至予以经济、军事的打击。总之,是要打乱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布署。这个时候,台湾就成了美国最好的一颗棋子。依YST的看法,宋是最有本钱、最有能力抗拒美国摆弄的人。但是他在文中没有提到,如果因宋而导致蔡当选,那么,蔡因为在中方反正没有利益,所以对美的依附程度必然高于马,那就形成了对中国最不利的状况。
  
  
也许许多人被过去十年的状况给迷惑了,觉得蔡当选,其胡闹程度不会超过陈水扁。殊不知陈水扁时代两岸之所以无事,是因为美国忙于反恐,不得不寻求中国的合作,所以扁成了「麻烦制造者」。一旦美国想要对中国生事,愿意给台独撑腰,那么,前述台湾「撞到南墙而后回头」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在蔡主政之下,只会比马更无顾忌地往「台独」的一条路子走到黑,为中国带来种种麻烦。当然,国际局势千头万绪,风云诡谲,我们很难预测会生发什么。但若依「料敌从宽」原则做最坏的考虑,则这三个人依对全中国有利的角度来排序,就成了「宋、马、蔡」,(与蓝军的排序一样),而宋若当选不了(很可能),则蔡可能获得渔利,徒然掉入了最坏的选择。加入了这一层考虑,那么,站在统派的立场,似也不该欢迎宋出来搅局了。然而,宋一定只能是个「搅局者」吗?他有没有可能冲高选票,甚至最终胜出?
  
  提出新论述最为重要
  
  
我觉得YST在文章(背水一战的亲民党)中提出了一个很重的观念,那就是宋之参选,最重要的意义要看宋能提出什么样的论述。任何政权,不论什么制度,不论什么时代,要得到支持,说到底,关键还是「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所谓「事有顺乎天理、应乎人心者」(孙中山)。能不能获得民心,带动民气,甚至引领风潮,关键在于能不能提出切中时弊而又浃洽人心的论述,也就是要看你有一没一个合于时代需要的中心思想,而这个中心思想,也总能够形成一个纲领,被归纳成一两句亦于掌握的口号。(也就是台湾媒体人喜欢说的「slogan」,只不过台湾媒体人往往误以为slagon只是骗选票的包装,而不知它其实深刻反应了政治的基本盘。)
  
  
当年孙中山要革命,「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亦可谓旗帜鲜明。尤其前二句,更能普遍反应民意,深中人心。老共打胜国民党,「打土豪、分田地」是多么的浅显易懂,相对的国民党就提不出什么生动的口号了。国民党到了台湾,「反攻大陆」、「毋忘在莒」等,也产生了一定的力量,但等到提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就明显只在敷衍,故而疲软无力。李登辉的「台湾主体性」、「台湾优先」、「台湾人出头天」等,呼应当时台湾人普遍存在着的受外省人压制的怨气,也很能一呼百应,凝聚人心,其效用居然长达二十年;到目前,仍然是绿营的主轴。而其他的什么「亚太营运中心」等,空泛无内容,基本上没有人理,自然灰飞烟灭。而「立足台湾、胸怀大陆、放眼天下」之类的,既不能反应民意,又没有真实的内容来创造、带动民意,十足只是个虚假的高调。至于陈水扁什么「有梦最美,希望相随」,摆明了就是纯粹的包装,不过是托庇在「台湾主体性」之下耍弄一点修辞与暗示。至于马英九的「不统不独不武」,连续三个否定句,这能代表什么时代精神?简直可与叶铭琛的「四不」前后辉映。(也许马很得意这是继承了蒋经国的「三不」,殊不知蒋经国的真精神在于「十大建设」,在于「革新保台」,而不是「三不」。后世史家终将证明蒋经国的「三不」是「坐昧先机之兆」,而绝不是他值得称述的地方。)扁与马能够胜出,完全是运气所致,而不在于他们有什么真正的中心思想、核心论述,无怪乎他们的时代,只能是一个平庸的、沈闷的时代。
  
  
在2004连宋败选后,有识者便已指出,国民党要有自己的新论述。然而,这个论述一直提不出来,于是整个台湾仍受制于李扁集团的「台湾主体性」,无人敢撄其锋。然而不幸的是,「台湾主体性」,是个虚幻的论述;过去之所以能够掀动人心,是在于它能够消极地帮助台湾人排解长期积压的郁闷;但若要说到积极的引领台湾人走出一条有尊严的光明的道路,则绝对是无能为力的。因为这个论述是建立在「想象的国际现实」(如美国会保护台湾)和「牵强的虚假历史」(如说台湾文化是荷兰、日本、英美、中国等四大文化的融合等)两个幻想之上。虚假的东西如何能生出真实的力量?所以历经二十年的全力推动,现在已到了外强中干的地步。
  
  李扁集团的台独论述已是外强中干
  
  
说「台湾主体性」已是外强中干,绝不是一句轻率的情诸语言,而是有着明确的证据。如果我们只看表象,那会感觉到「台独」之「外强」似乎声势浩大,台湾自我意识膨胀到极点,对「中国」极尽污蔑之能事,…。但剖开这些表象,就会发现,这其中实有一股十分焦躁、极度缺乏自信的情绪。何以见得?且看台湾媒体所报导的大陆新闻,一概是用负面的角度去解读,恨不得把大陆形容为一个粗野落后不文明的蛮貊之邦;但另一方面,又极喜欢报导大陆人对台湾的称赞,想要靠大陆人对台湾的崇拜来证明台湾的优越性;这不是缺乏自信下的自我矛盾吗?我每每看到「三、民、自」所报导的大陆负面新闻,发现他们并非出之于轻松的嘲讽,而是有一种煞有介事地谆谆告诫的心态,仿佛在说:「你看,他们那么烂,千万不能与他们统一。」一种「被统一」的恐惧跃然纸上。总之,在一切轻蔑、丑诋的背后,不自觉流露出来的是恐惧、焦虑的情绪;要掩盖这样的情绪,除了刻意压低对方,就是极端放大自己的成就;到处寻找「台湾之光」,鸡毛蒜皮的事也被拿来当作国际上对台湾的肯定;从某一角度看,这些现象岂不都是焦虑心情的反应?
  
  
如果说,以上的证据还不够充分,那么,请问在李扁大力宣扬「台湾主体性」二十多年之后,台湾产生了什么可以与此呼应的文艺作品?有那一部电影、戏剧、小说、甚至一首诗歌,可以与此呼应而被大众喜爱且广为人知的?没有,连一首流行歌曲也没有。(被民进党取笑为幻想的「光复大陆」,至少还有「龙的传人」传唱一时。)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台湾主体性」的空洞虚假与疲弱吗?
  
   「台湾优先」、「台湾主体性」本是为了要实现台湾人的尊严,结果却把台湾人引入了一个没有出路的死胡同。越是相信这个论述就越是焦虑,越是焦虑就越是浮躁激愤、一味仇恨中共(中国),越是仇恨中共,就越是觉得被打压而卑屈难受…。如此恶性循环,只是加深了无意义、无实际作用的负面情绪;或可同仇敌忾于一时,但毫无益于真正的自尊自信之建立。长此以往,请问台湾的出路在那里?台湾人的尊严又在那里?台湾岂不是到了该改弦易辙的时候了?
  
  
于是,宋楚瑜在此时出来参选总统。基于以上的理解,我们对此事的关注,也应从「宋参选对谁有利」、「那一个人当选对大局最有利」转移到「宋参选能为一潭死水又色厉内荏的台湾政坛带来什么新的论述?」
  
  宋楚瑜有新的论述吗?
  
  
像「选领导人」这种规模的选战,各方阵营的一切竞选努力,其实都会互相抵消;打到最后,其实就是「基本盘」的对决。而所谓「基本盘」,要看两样东西,一个就是候选人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核心论述。因为台湾是个方向感极不确定的地方,在别的正常民主国家,选民也许会关心候选人端出什么牛肉;但在台湾,一切政见最后都归结到核心论述,也就是「大方向」、「自我定位」等问题。第二就是看选民对候选人的信任度,包括过去的表现及所谓「人格魅力」等等。当然,此二者也是互相关联,而不能截然划分的。
  
  
我们不妨先来检查一下宋楚瑜是否有新的论述?依据年代电视台对宋楚瑜做的两次专访,我观察到宋有「台湾价值」与「二次宁静革命」两个提法。前者不大引起媒体的注意,我却认为有点新意思。李扁集团的台湾论述,基本上是将「土地认同」无限上纲,以地理划分来切割历史文化,切得七零八落,最后把「地域利益」当作终极价值,摧毁「文化认同」之中应有的、富于理想性的文化关怀与历史承担。所谓「台湾优先」,「命运共同体」(其实是「利益共同体」),「爱台湾」等等,无非就是如此。如今,宋喊出「台湾价值」,想来也不外是「勤奋、善良、好客、顽强打拼、灵活富创意、…」等等,看起来好像仍是向台湾人大灌迷汤,但其中确实透露了一点「文化认同」高于「土地认同」的意味。只要诠释得当,未尝不能取代李扁的台湾论述而为台湾开出新局。
  
  
我一向认为,文化认同应优先于土地认同。文化是传承的、流通的、人人可以拥有而不必争夺的,而土地却是分割的、局限的、资源有限而必须争夺的。重视前者则趋向于交流互动,突出后者则导致防卫与对立。更何况台湾文化实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强调文化认同,必然可以逐步恢复台湾人作为中国人的自觉,这才是台湾真正的出路。当然,我也不否认土地认同也有一定的意义,但应是第二序的,从属于文化认同的,而不能高于甚或否定文化认同。这就好比利益是人人都会追求的,但若将利益无限上纲而不顾道义甚或否定道义,则其后果则必然是灾难性的。
  
  
宋楚瑜有没有这样清楚的认识我不知道,但至少这个开端是好的。事实上,马英九或多或少也有一点这样的感觉,他屡次抬出蒋渭水,或许也有那么一点文化诉求的意味。只可惜马的基本思路还是臣服于李扁「台湾优先」霸权论述之下,所以他的「推崇蒋渭水」就显得那么怪异突兀而前后都不沾边。
  
   「台湾价值」如果操作得当,暂不与「台湾主体论」冲突,慢慢移形换步,也许真能带给台湾人民一种新的感受。提出「台湾价值」,代表宋在政治上还是十分敏锐的。但宋提出的「第二次宁静革命」,则显得有点莫名其妙。
  
  宋的人格持质
  
  
宋的「二次宁静革命」,是肯定第一次还是否定第一次?众所周知,「宁静革命」是李登辉为自己涂脂抹粉的东西,宋是李氏革命的重要帮手(甚至打手),对宋而言,这并非光彩的历史,不知宋旧事重提的目的是什么?客观而论,李的「革命」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的确是一场民主改革,但另一方面(或许是更重要的一面),这是一场以「本土」革掉「中国」的文化革命。此二者,何者为「里」何者为「表」?何者为实何者为虚?我们就暂不讨论了,姑且客观承认其「两面性」;宋如果够聪明,就要知道在其中如何取舍,如何继承与扬弃,而非概括承受。如果宋只想利用李的影响与资源而概括承受,那么,他又与马英九有什么差别?不过是更为精明刁钻而已。
  
   「论述」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脱离提出者而成为一种客观的力量。李扁的「台湾优先」,成为二十年来台湾政坛唯一的政治正确。由于马无力提出新的论述,于是即使马英九当选、即使马英九过去旗帜鲜明地反对台独、即便许多人相信马的内心并不是台独,都无法扭转马英九在此一论述下低头的趋势。由此可知,宋的参选,其重要性在于宋的新论述能否成功,而不在于宋个人能否当选。
  
  
除此之外,宋之「中心思想」(即其新论述)之于宋,相较于其他候选人与其论述的关系而言,要更为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宋的从政经历是非常曲折而多变的,使爱之者爱之深,恨之者恨之切。宋的基本政治性格是「投机」,但不同于一般投机者的地方是,他对于「机」的掌握都相当准确。蒋经国去世,宋敏感地察觉「本土化」势不可挡,所以第一时间便投注在李登辉身上,手段出格,成为李的头号功臣,那怕背负老国民党给他的一切骂名也在所不惜。省长开放民选,宋不惜一切,宁愿不要行政院长也要参选省长,得罪李登辉也在所不惜。因为他知道,民选时代来临,民选省长是攀上权力顶峰的必经(甚且是唯一)之路。(宋在任内干得太出色,李怕叶尔钦效应,所以废掉了省。)总统选败之后,宋知道两岸关系是今后台湾唯一出路,所以抓紧经营。虽然大陆把「第一功」给了连战,但宋抢不到第一也要抢第二,绝不会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机遇中缺席。
  
  
像这样一个长于投机,且能够聪明的、准确的投机之人,如果登上台湾地区领导人大位,会把台湾带到那里去?从宋接受年代电视台的专访中,我们可以看到,宋对于「中美关系」的消长了然于心,相较于马之蒙昧与蔡之死硬,宋似乎再一次预备准确的投机了。「投机」不是个好字眼,但若能审时度势而正确的投机,也不失为「识时务」的俊杰。然而,由于国际局势的瞬息万变,对于「投机」「善变」的性格我们还是不能不防范的,防范之道,就在于以其论述来约束他的行为。所以对宋而言,其论述的重要性,也就更甚于其他的候选人。
  
  结语
  
  
总之,重点在「论述」。关心台湾的人,无论持什么立场,都看得出台湾的困境。台湾要能起死回生,重点不在谁当领导人,而在于有没有一个新的、正确的论述;在于有没有一个领导人,可以成功地将此一新的论述让多数台湾人民接受。阿扁的乌烟瘴气,让民进党有脱离李扁另起炉灶的机会,可惜蔡英文显然没有这个能力。民国一百年,让马英九有很好的文化论述的机会,可惜马既无此胆,又无此识,平白糟蹋了历史性良机。现在,宋楚瑜如果真的出来参选,情势很明显,如果宋不能带来令人产生新希望的论述,而只是新瓶旧酒大炒冷饭,则任凭他舌粲莲花,恐怕支持度还是上不去;不但上不去,最后还会在弃保效应下大幅下滑。相反的,宋如果能成功地提出新的论述,那么,他将有机会与其他二人鼎足而三;最后不论谁当选,都不可能忽视宋的实力,也不可能不受他所提出的新论述的制约。(只要论述是成功的,那么,选举结果之后,仍会继续发酵生长。)
  
  
我以为,我们真的不必太在意宋的参选所造成的结果。如果宋毕竟东拉西扯胡说一通,那么他最终只是个昙花一现的小丑,原本该谁当选还是会由谁当选,宋影响不了大局。如果宋果然有所见地,并且风生水起有引领风骚之势,则就算当选不了,也会从此改变了台湾未来的走向,这仍然是好事。倘若宋虽有所见,却因形格势禁等种种因素不为台湾人民重视,起不了作用,那也只能说是台湾人的劫数未尽,苦还没有吃够,所以还没到觉悟的阶段,只好再自找苦吃一阵子。而最坏的情况是,倘若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但没有好的论述,而且还造成蔡的当选;而蔡当选后,又真的如YST所预言的发生了美国对中国的军事遏制,而蔡又毫无保留地愿当美国的棋子,…虽然这一连串情况都发生的机率很低,但如果真的发生了,那也只能说,台湾人是在劫难逃,怨不得别人;而对中国崛起的大势而言,或许是平添考验增加曲折,但中国毕竟今非昔比,和平崛起是潮流所趋人心所向,终究还是不可阻挡的。
  
  
回到现实的政治。要不要阻挡宋参选?我以为无此必要,况且要挡也挡不住。要不要支持宋楚瑜?现在说还太早,还得「听其言观其行」,要看宋未来的表现了。
  
  注:转发者对个别字眼有所修改。
  
  http://city.udn.com/3011/46996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8 04: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重要的一点
  
  宋参选是他的权利和自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8 04: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hshs1179 2011-8-26 09:46:00
    最重要的一点
    
    宋参选是他的权利和自由
  -----------------------------
  没错,是他的自由,但是我们也要站在中华民族角度看他参选是否对中国有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8 04: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2#回复 作者:huoshanxi回复日期:2011-8-26 9:57:00
    @hshs1179 2011-8-26 09:46:00
      最重要的一点
      
      宋参选是他的权利和自由
    -----------------------------
    没错,是他的自由,但是我们也要站在中华民族角度看他参选是否对中国有利
  ---------------------
  呵呵
  
  扯到中华民族的高度了
  
  真能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8 04: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革命才需要立场鲜明的旗帜。旗帜鲜明,可以吓跑一部分人,流失一部分支持,但同时极大地激发基本盘的战斗力,两相比较,增加的战斗力大于流失的支持,所以可行。中共与民进党都是靠此策略打天下的。
  而选战,如果旗帜鲜明,基本盘还是一人一票,流失的也是一人一票,基本盘的威力不会增加。所以选战的旗帜必须模糊,以便尽可能多地搜罗选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8 04: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huoshanxi 2011-8-26 09:41:56
   宋参选对谁有利?谁当选对大局有利?
    
    
     宋楚瑜高调重出江湖,立刻引来万众瞩目。虽然还没有正式宣布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但看这轰动的声势,大家都自然地往这方面猜想。「宋楚瑜参选对谁有利?」这是媒体关心的焦点所在;蓝军的反应自是一片骂声,因为他们认为宋选不上;出来搅局,徒然让蔡英文得享渔利。蔡若当选,则两岸关系必然倒退,台湾经济、安全等等又要回到扁时代,甚至更糟,…而这一切恶果,都是宋出...........
  -----------------------------
  
一个小破岛上2000万人选举,他们爱怎么样“折腾”是他们的事,关大陆人民屁事......他们选的人,对大陆友善,大陆就跟他打交道;对大陆不友善,就让他“滚一边去”......俺们懒得理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8 04: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小破岛上2000万人选举,他们爱怎么样“折腾”是他们的事,关大陆人民屁事......他们选的人,对大陆友善,大陆就跟他打交道;对大陆不友善,就让他“滚一边去”......俺们懒得理你
  ----------------------------------------------
  台湾选举结果对大陆对台政策是有影响的,俺们得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