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中蠱了嗎?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8 05: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民间,有一个口头语叫「整蛊」,是用来形容遭到别人无端的作弄、伤害。蛊是中国巫术中的一种, 以云南苗疆最盛,也最神奇和负有盛名。据说中了蛊术,就必须听命于放蛊人的差遣,并定期回到苗疆,服用特制的解蛊药,续命一年。年年如此, 直到死亡。也只有放蛊者帮你拔除蛊毒,才有可能摆脱蛊毒的残害。有关放蛊的传说。 大多来自云南边境,以苗女的善于放蛊最为闻名。而一些苗人也只是听说有放蛊这回事, 大多未亲眼目睹过。传闻最多的是边境的野人山,那里地形险要, 峰峦叠嶂,山上的人与外界极少接触。"
  直到今天,这里还仿如世外桃源,发生着许许多多怪异的故事。
  有一个贫穷的苗族青年,四处流浪去找工作,而不愿待在家里过苦日子。 那一天正碰上农田欠收,极少人请雇工。有一天,他来到边境的野人山, 向一户人家借宿。这人家有个美丽的女儿,看上他忠厚老实,便招他入赘, 留在山上干活。每日,青年下田干活,女子在家编织。两口子的感情非常好。 就这样好几年过去了,青年也渐渐把家乡忘掉。
  有一天,青年正巧在田间干活, 一个老和尚刚巧经过。他抬起头跟老和尚打了个招呼,便地下头继续干活。老和尚却诧异地打量着他, 上前说道:「年轻人,恕我直言,你是否遇上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啊?」「不对, 我看你的脸色就知道了,你是否在这山中居住?」青年便把他离家到此, 娶妻定居之事告诉了老和尚。和尚点点头,说:「我有一事相告,不过你千万要镇静, 否则会招来杀身之祸。你的妻子甚是古怪,你若不信,今晚你可假装睡着, 偷看妻子在做何事,明天上午我在这儿等你。
  这青年虽然不太相信和尚的话, 还是决定偷看妻子会做些什么事。深夜,身畔的妻子似乎睡着了。当他蒙朦胧胧, 正要睡去之际,听到妻子轻轻唤他数声,他假装睡着了,不予回答,妻子便坐了起来, 悄悄下床。青年轻睁双眼,偷偷窥看妻子。只看妻子坐在梳妆台前梳头画眉, 打扮妥当之候。角不动,身不摇,人便飞出了窗外。青年忙起身到窗口外一看, 不禁魂飞魄散。
  原来外面空地有一颗大榕树,树的周围有数十颗人头在飞舞, 人头上的双眼在黑暗中发出碧绿的光。青年倒回床上,因惊恐而一夜未睡。 快天亮时,妻子又飞了回来。良久,青年听到妻子走出户外,不久又听到她切菜做饭的声音。 等到妻子来叫他去吃早饭,他推说不饿,便飞也似的跑到田里,一看见和尚便跪倒在地, 磕头如捣蒜地请他救命。
  和尚说:「我也无法就你,不过你若是想暂时离开此地, 我倒有个办法。你只消说思念父母,想要返乡住一段时间, 她必会答应的,不过她会与你约定一个回家的期限,期限一到,你一定要赶回来, 否则性命不保。这是你最后的一线希望。
  青年无可奈何,也只能如此了。回家后, 他便恳求妻子,让他回乡探望双亲。这苗女起初不答应,但禁不起他的一再请求和保证, 便答应让他回家。然,相约以一年为限,一年之内一定要赶回来。
  临行时, 苗女送他许多金银珠宝,然后依依不舍地挥泪而别。青年在父母的家中时间过得飞快, 一年的时间就快到了,双亲催促儿子赶快启程。青年想到此可能永别了, 便迟迟不肯动身,直到期限逼近,才匆匆上路。到了野人山麓,呼闻雷声,接着暴风狂至,青年只得在山脚下避雨。不料雨越下越大,又引起山洪爆发,去路被阻挡了,他心急如焚。待雨稍停,便不顾一切地赶路,爬山涉水,不胜其苦。
  青年正走着, 乎觉腹中绞痛难忍,四肢逐渐涨大。在接近村落,摇见家门,他终于不支倒地, 痛苦死去。这时,苗女也正在家中焦急地等待,她对丈夫下了蛊毒,眼看时辰将近,她拿着解药走出门探望,可是,她看到的却是丈夫的尸体。她虽然伤心, 却又感到安慰,庆幸丈夫并没有辜负自己。于是她拿出毒药,在丈夫身边服毒自尽。 村人见状,便在村边把两人合葬了。
  这蛊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蛊-据记载, 若是谷子存放太久,谷子表皮变成一种飞虫,这就是蛊了。在『左传』昭公元年中写道: 「谷之飞,亦为蛊。」注曰:谷之积,则变为飞虫,名曰蛊。这种飞虫, 应该是没有毒的。而用来害人的,是由人工培养出来的一种毒虫。这毒虫培养的方法是: 把几百种毒虫放在一个容器,不喂它们东西,让它们彼此互吃,到最后剩下来的那一只, 便是蛊了。
  蛊的种类非常的多,常见的有金蚕蛊、蛇蛊、植物蛊、拍花放蛊等。 在所有的蛊中,以金蚕蛊最毒。本草纲目引用『蔡攸丛话』中说: 金蚕蛊对人体危害最大,侵入人的腹中之后,会吃光人的肠胃,而且它的抵抗力极强, 水淹不死,火稍不死,就是用力也打它不死。相传金蚕蛊的表皮是金色的, 每天要喂它四分当归,放蛊的方法是把它粪便放在人的食物中。蛇蛊是在毒月毒日, 即每年农历五月五日放养长大的;虱蛊是聚集许多虱虫制成的,若是把它吃到人腹中, 它会把人的内脏吃光。植物蛊则是由一种叫胡蔓草的草制成,叶子含有剧毒, 放入人的口中,人就会七窍流血而死。另外一种拍花放蛊,是与人握手寒暄时, 由手心将蛊传过去。传说中有许多避蛊的方法,要试验是否中了金蚕蛊, 可以口嚼黑豆或啃白矾,若是觉得难吃的黑豆是香的,苦味的白矾是甜的,那就是种了金蚕蛊。
  古代治蛊毒的方法,一是服用草药,周礼称这种草药为嘉草;二是祷告神明。 在『后汉书』中写道:仲夏三月,用一根米色的绳索,将荤菜和酒瓶连在一起扑灭蛊毒,在大门上挂一枝树杈可驱邪气;而在端午节时抹雄黄酒,也是为了去毒除蛊。 这就是中国民间习俗立春烧樟树叶,端午节在门口悬挂菖蒲和艾草避邪, 在房子四周洒雄黄驱蚊精的来历。
  中国的古人,非常相信有蛊这回事。在历史上曾有发生过数次宫廷内巫蛊作祟的事件。 例如汉武帝时,丞相公孙贺之子和阳石公主被朱安世所诬陷, 指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和阳石公主通*,危害武帝,在武帝经常通过的驰道上埋木偶为巫蛊。 武帝信以为真,就把三人处死了。可见人们对巫蛊能害人之事是深信不疑的, 所以,历史上对巫蛊的查禁相当的严格,曾立有诛九族的法律。 若中了金蚕毒蛊,用石榴皮煎汁来服用,便能解毒。相传一个竹林和尚制作了一种治蛊的药丸, 治好了不少中蛊的人。他的秘方是在每年农历五月初取桃子一枚, 把皮碾成细末,拿两钱分量,再将三味药用米汤拌在一起,搓成丸子, 给中蛊的人用米汤送服,毒就被解除了。养蛊害人能致富,便致使一些人专以养蛊来谋财。 养蛊人每年都必须找个人来下蛊,若是三年之内尚未害人,养蛊人自己反而会中蛊而死。 如果养蛊人不想在养蛊害人,解决办法是找一只小箱子,放些金银丝绸, 再放进金蚕,然后把小箱子放在路旁,让过路人把小箱子带走。这就是「嫁金蚕」的办法,养蛊人便可以摆脱此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