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九大特征与教育需求(下)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8 09: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次调查显示,当代少年儿童在媒介接触的方式和时间上都有比较明显的变化,与1999年相比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从媒介的选择看,在不同的媒介中,少年儿童接触最多、最广泛的是电视,其次是图书、报纸和杂志等;少年儿童用于不同媒介的时间有较大变化,用于阅读书报的时间整体上有一定减少,而用于看电视、上网的时间有了较大增加。
随着电视在我国城乡的普及,看电视几乎成为大多数少年儿童每天的“必修课”。本次调查显示,被调查者平均每天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大约为1个小时,周末或节假日看电视的时间更长,平均超过100分钟。
从阅读课外书的数量看,在过去的一年中,少年儿童总体上阅读课外书平均大约25本。其中城市少年儿童平均阅读课外书35.69本,农村少年儿童平均阅读课外书20.20本。从年级对比看,小学一到三年级的学生去年平均阅读课外书的数量大约为24.06本;小学四到六年级的学生平均阅读课外书的数量大约为32.86本;初中一到三年级的学生去年平均阅读课外书的数量大约为20.09本。可见,城市少年儿童阅读课外书籍的数量总体上要远多于农村少年儿童,而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数量最多。
从阅读课外书的时间看,平时少年儿童总体上阅读课外书报的时间大约为50分钟,双休日阅读课外书报的时间大约1个小时。本次调查显示,少年儿童平时每天读课外书刊、报纸的平均时间约为47.8分钟;双休日每天读课外书刊、报纸的平均时间约为63.37分钟;从城乡对比看,城市少年儿童平时每天读课外书刊、报纸的平均时间约为51.35分钟;双休日的平均时间约为75.28分钟,而农村少年儿童平时每天读课外书刊、报纸的平均时间约为44.88分钟;双休日的平均时间约为63.27分钟。可见,城市少年儿童用于课外书阅读的时间量要多于农村少年儿童;从年级对比看,小学一到三年级的少年儿童平时每天读课外书刊、报纸的平均时间约为49.09分钟;双休日的平均时间约为69.13分钟;小学四到六年级少年儿童平时每天的平均时间约为53.05分钟;双休日的平均时间约为72.80分钟;初中一到三年级少年儿童平时每天的平均时间约为39.54分钟;双休日的平均时间约为61.12分钟。可见,小学中高年级的少年儿童用于课外书阅读的时间是最多的。
随着我国电脑普及率提高,少年儿童的家庭电脑和个人电脑拥有率有显著增长。调查显示,25.6%的少年儿童表示家中拥有电脑,其中城市少年儿童达到50.4%,农村少年儿童达到12.8%;与1999年相比,少年儿童家庭拥有电脑的比率大大增加。1999年只有8.4%的少年儿童家中拥有电脑(城市20.0%,农村4.6%)。需要提及的是,有10.5%少年儿童表示自己拥有电脑(城市21.2%,农村5.0%)。以上这些数据表明,最近几年,我国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提高迅速,少年儿童接触电脑的基础条件大大改善,但城乡差距仍然巨大。
本次调查显示,73.2%的少年儿童使用过电脑(城市87.0%,农村66.1%);35.5%的少年儿童上过网,在使用过电脑的少年儿童中,上过网的达到52.5%(城市68.4%,农村41.4%)。可见,会使用电脑和上网在少年儿童中已经比较普遍,尤其是在使用过电脑的城市少年儿童中更是如此。调查还显示,“玩网络游戏”是少年儿童最经常的网络行为。其中有19.2%的少年儿童经常玩网络游戏,有27.7%有时玩网络游戏。

90后特征之七:亲子关系缓和但沟通不畅
研究发现,在“90后”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已由高高在上的“家长”逐渐变为与孩子平起平坐的“朋友”。51.2%的少年儿童将母亲视为自己的好朋友(1999年为36.5%),46.7%的少年儿童将父亲视为自己的好朋友(1999年为36.2%),这两个比例较1999年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朋友关系与亲子关系很大的不同在于朋友关系更加平等,“90后”更多地将父母视为自己的好朋友,这说明成人的权威地位进一步动摇,少年儿童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
少年儿童社会地位的提升与他们在信息时代的优势地位相关。调查表明,在对电脑和网络这些新媒介的使用技术上,少年儿童的掌握能力要远远超出他们的父母等长辈。调查数据显示,73.2%的少年儿童使用过电脑,但使用过电脑的父母只有36.6%;在使用电脑方面,70.1%的少年儿童认为“父母比自己懂得少”;61.5%表示“自己经常或有时教给父母一些新知识”。只有20.1%认为“父母比自己懂得多”。
孩子对父母的影响不仅涉及知识技能,也涉及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今天的少年儿童成长在剧烈变革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的整个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化过渡的时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全方位地接受了现代社会的影响,他们身上出现了许多符合时代精神的社会性品质,比如勇于张扬自我,较强的规则意识,积极的生活态度,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等,都对成年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90后”普遍承载着父母较高的学业期望。调查发现,超过90%的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能读到大专或大专以上,其中希望孩子读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高达70.3%。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家庭,由于许多父母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的期望普遍比非独生子女家庭要高。分析发现,独生子女父母和非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期望差异非常显著。独生子女的父母希望孩子读到大专或大专以上的有94.5%,其中希望孩子读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高达77.1%,分别比非独生子女的父母高出4.3个百分点和11.4个百分点。
在2005年的调查中,让少年儿童分别选出父亲和母亲最关心自己的三个方面,结果发现,父母最关心的都是孩子的“学习成绩”(父亲88.2%,母亲78.7%),而对孩子的心理、情绪、性格、爱好等关注不够。甚至有将近一半(45.1%)的少年儿童认为“父母经常只关心我的学习成绩”,认为父母有时这样做的也有23.0%。这表明,在父母的教育意识中,孩子的学习是第一位的,除学习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发展并没有引起父母足够的重视。父母对孩子过高的学业期望,会影响孩子的成就动机,给孩子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导致焦虑、情绪困扰、问题行为等心理问题。
今天的少年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沟通状况也令人担忧。在2005年的调查中,“经常”和父母说心里话的孩子仅有27.7%,比1999年调查时的39.9%下降了12个百分点,这是值得关注的不良倾向。在生活中,常听到父母抱怨:整天跟孩子生活在一起,却不知道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而孩子们也常常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2005年的调查显示,仅有不到一半(44.6%)的孩子表示“父母经常了解我最需要什么”,亲子之间缺乏理解和沟通,成了许多家庭最头疼的问题。
亲子沟通不畅可能反映了当前亲子关系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现在社会发展变化的速度如此之快,各种新生事物和新的价值观层出不穷,而孩子对新生事物的掌握常常先于成人,如果父母用传统的、保守的眼光审视孩子的成长,消极看待新生事物,就容易导致亲子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使亲子沟通变得越来越困难。亲子沟通的前提是父母要尊重孩子,要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要与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另外,亲子沟通不畅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现代生活节奏的紧张及父母和孩子面临的压力。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活节奏加快,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无论父母还是孩子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忙碌的生活使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成了一种奢侈,没有时间、没有机会沟通可能是造成亲子沟通频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90后特征之八:渴望同伴友谊但矛盾较多
少年儿童喜欢与同龄伙伴交往,同龄伙伴在少年儿童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调查显示,81.2%的少年儿童认为自己的好朋友主要是同学或同龄伙伴,远远高于选择母亲(51.2%)、父亲(46.7%)、老师(32.5%)、祖父母或外祖父母(31.2%)等成年人的比例。而且,无论是小学低年级还是初中阶段的少年儿童,将同学和同龄伙伴选为好朋友的都高于选择其他人的比例。这一结果与1999年的调查大致相同。这说明,同龄伙伴始终在少年儿童的心目中处于重要位置,是他们最乐于交往的对象。对不同年龄少年儿童的比较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同龄伙伴越来越重要,在小学低年级,将同学或同龄伙伴选为好朋友的比例为67.1%,到小学高年级,这一比例增长到86.2%,在初中阶段,这一比例继续增长,达到89.4%。
同龄伙伴是少年儿童最主要的陪伴者。调查表明,在被问到“在空闲时间,你和谁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时,38.2%的少年儿童选择了同学或同龄伙伴,排在各选项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母亲(22.6%),第三位是兄弟姐妹(18.7%)。随着年龄的增长,少年儿童与同伴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多,选择在空闲时间与同伴或同龄伙伴在一起时间最长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只有22.2%,到了小学高年级这一比例已经增长到37.7%,而在初中阶段,比例增长为52.2%。
对于初中生而言,同龄伙伴还是最主要的秘密分享者,最重要的情感支持和价值增进源。数据显示,45.0%的初中生表示“内心的秘密,最愿意告诉同学或同龄伙伴”;42.0%的初中生认为“心情不好时,同学或同龄伙伴最能理解、安慰自己”;35.1%的少年儿童表示“遇到难解决的问题,最愿意向同学或同龄伙伴求助”;28.7%的初中生认为“同学或同龄伙伴最尊重自己,让自己感到自信”。在以上四个方面,初中生选择同学或同龄伙伴的比例均高于选择其他人,排在第一位。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进入青春期以后,同学和同龄伙伴将成为少年儿童寻求支持的最主要对象。
但是,调查也发现,父母和孩子在择友标准上并不一致。少年儿童最愿意与品行好(56.7%)、学习好(52.5%)、和自己有相同兴趣(29.0%)的人交朋友;然而,在被问到“你的父母最希望你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时,孩子们认为父母希望他们与学习好、品行好、和自己有相同兴趣的人交朋友。学习好排在第一位,而且父母对“学习好”这一标准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孩子们的重视程度,高达70.9%。
研究认为,在少年儿童的发展过程中,父母和同伴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并且各自的作用是独特的,同伴交往的作用是父母所不能代替的。自婴儿时期起,父母提供情感上的安全感,有利于婴儿探索环境和与他人进行交往,而同伴交往则对学习社会技能有特别的意义,有些社会性技能只有在同伴交往过程中才能学会和掌握。有些父母以学习成绩好作为择友的首要标准过于功利性,自然不利于孩子和谐发展,更不符合孩子情感需要。

90后特征之九:亲近教师但对教师要求较高
“90后”新型师生关系表现为较好的平等与民主的关系。一是老师对学生的满意与欣赏,88.7%的少年儿童认为教师“鼓励取得进步的学生”。二是老师对学生的真情与关爱,88.3%的少年儿童认为教师“关心有困难的学生”。三是老师对学生的宽容与尊重,84.3%的少年儿童认为教师“对答不出问题得学生,给予提示和鼓励”,90.9%的人认为教师“从来不”和“很少”挖苦、嘲笑学生。四是体现为课堂外师生之间的互动。1999年调查显示,有29.0%的少年儿童认为自己最好的朋友是老师;2005年为32.5%。另外,本次调查还显示,89.1%的少年儿童非常珍惜老师和自己之间的关系,58.3%的少年儿童会把自己的感受告诉老师。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与老师的关系和谐。
“90后”对老师的平等行为评价较高。他们认为老师“从来不”和“很少”有下列行为:要求或暗示学生送礼(91.5%)、挖苦、嘲笑学生(90.9%),不喜欢经济条件差的学生(90.2%),不喜欢相貌不好的学生(90.1%)。“90后”对老师民主行为的评价也比较高。他们认为老师在教学与生活中,能够较好地以民主的原则来与学生进行交往。多数少年儿童认为老师能够“有时”或“经常”鼓励取得进步的学生(88.7%),关心有困难的学生(88.3%),主动跟学生认错(77.9%)。
少年儿童越来越珍视自己的尊严与名誉。他们既期望与老师结成民主而平等的关系,又期盼老师能够尊重自己,在公开场合维护自己的尊严。为此,调查中“老师常拿我跟别的同学比,让我很没面子”的陈述,得到了21.8%的少年儿童的认同。随着师生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少年儿童对极少数老师身上存在的不良习惯和错误行为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这些行为、习惯主要表现为:处理事情不公正(24.1%),不允许学生辩解(21.8%),不喜欢学习差的学生(20.9%),不守信用(15.3%),推搡、打骂学生(11.6%),挖苦、嘲笑学生(9.1%),要求或暗示学生送礼(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